翻譯和注釋
譯文
門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團團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云遮霧繞像戴著頭巾。
人們只知道雨是從云的縫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來的。
注釋
幅巾:古代文士用絹一幅束發(fā),成為幅巾,為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這里指山。
不道:猶不知。底處:何處。
偶題問答
問:《偶題》的作者是誰?
答:偶題的作者是朱熹
問:偶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偶題是宋代的作品
問: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出自 宋代朱熹的《偶題》
問: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的下一句是 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
問:出自朱熹的名句有哪些?
答:朱熹名句大全
偶題賞析
此詩大約作于乾道、淳熙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閑適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杜碱}三首》正是此類的詩篇。
朱熹的《偶題三首》約作于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間。朱熹的詩歌,往往從偶然閑適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學的道理。
- 詠數(shù)探得七鄒子譚天歲,黃童對日年。求真初作傳,煉魄已成仙。鶴駕迎緱嶺,星橋下蜀川。逢君竹林客,相對弄清弦。
- 黎廳相并栽柏生意可喜一級寒階不盡登,齊腰立雪我何能。庭前柏樹君知否,便是西來兩代僧。
- 少年游建溪靈草已先嘗。歡意尚難忘。未放笙歌,暫留簪珮。猶有紫芝湯。醉中纖手殷勤捧,欲去斷人腸。絳蠟迎歸,繡鞍扶下,笑語盡聞香。
- 戲題聽鸝館清和漸覺綠陰稠,初聽林間黃栗留。笑我本非高逸者,雙柑何必襲風流。
- 客路感秋寄明準上人日暮天地冷,雨霽山河清。長風從西來,草木凝秋聲。已感歲倏忽,復傷物凋零。孰能不慘凄,天時牽人情。借問空門子,何法易修行?使我忘得心,不教煩惱生。
- 劉晁之家園六詠翠螺繞旋曾不費躋攀,累土為基聳髻鬟。恰似洞庭湖上望,爛銀槃里封君山。
- 渚宮西城池上居城東移錫住城西,綠繞春波引杖藜。翡翠滿身衣有異,鷺鷥通體格非低。風搖柳眼開煙小,暖逼蘭芽出土齊。猶有幽深不相似,剡溪乘棹入耶溪。
- 和范公授貧病離居莫厭侵,滿床黃卷靜披尋。情通不礙天機妙,行到方知學海深。宇宙一身雖小小,乾坤萬象總森森。分明此意人難會,長望青衿肯嗣音。
- 大雪苦寒五更無睡枕上成兩篇大雪人跡絕,衡門閉不知。寒城悲角迥,幽谷曉雞遲。歲月去如失,窮通默自知。但知飽寢飯,天道兩無私。
- 頌古十首越鳥巢南枝,胡馬嘶北風。貍奴并白牯,寸步不曾通。千山都坐斷,萬派盡朝東。天王才合掌,那吒撲帝鐘。
- 10成了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