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秋霜:秋日的霜。
馬當:山名。在江西省彭澤縣東北,北臨長江。山形似馬,故名。相傳唐王勃乘舟遇神風,自此一夜達南昌。
朔漠:北方沙漠地帶。
從軍行問答
問:《從軍行》的作者是誰?
答:從軍行的作者是張玉娘
問:從軍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從軍行是宋代的作品
問: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 出自 宋代張玉娘的《從軍行》
問: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三十遴驍勇,從軍事北荒 的下一句是 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
問:出自張玉娘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玉娘名句大全
從軍行賞析
本詩描寫了遠離家鄉(xiāng)的戍邊將士艱苦危險的守邊生活,歌頌了他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守邊衛(wèi)國的犧牲精神。一、二句寫對戍邊將士嚴格挑選,主人公因驍勇敏捷,在三十歲時便遠離故鄉(xiāng)來到荒涼的北疆。三、四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寫征戰(zhàn)生活的艱辛,并說明在邊境上已度過無數(shù)年頭。用“流星”比喻“玉彈”,生動形象;“寶劍”上落滿“秋霜”,說明寶劍的鋒利,“秋霜”也蘊含著歲月悠悠、思鄉(xiāng)念家之感。五、六句借反映邊關生活的《折楊柳》曲調襯寫邊關荒涼,沒有春意,只能從笛曲中想象出楊柳的風姿,并極力烘托邊關的險峻?!皶恰?、“楊柳”有著濃重的軍旅色彩,在此更突出詩的主題。末二句著重突出了將士的精神風貌,“長驅”、“馳捷”與首句之“驍勇”遙呼,照應了開頭,又表現(xiàn)出守關者殺敵報國的英雄主義精神。
- 上余倅生辰唐律十章諶旴二母畢從姑,各獻蟠桃曳紫裾。共把我公游詠處,從頭善傾滿階除。
- 登鐘山館匹馬宜春路,蕭條背館心。澗花寒夕雨,潭水黑朝林。野市魚鹽隘,江村竹葦深。子規(guī)何處發(fā),青樹滿高岑。
- 宿卓水寒釭挑盡火重生,竹有清聲月自明。一夜客窗眠不穩(wěn),卻聽山犬吠柴荊。
- 廣信試院追和東坡催試官考校韻深院鎖涼秋,西風坐間好。幾凈窗明塵不飛,似躡紅云至三島。數(shù)枝淡淡桂新香,千帶垂垂柳初老。此邦天下秀,多士鄒魯無。負薪或解談王道,被褐或解談王道,被褐無非懷璧夫。五兵奪目庫觀武,大嚼快意門過屠。誰言扳才古難必,披沙求金要須得?;厮脊埲恢瑺T,一心敢擬思鴻鵠。
- 望金華山絕句四首一溪屈曲幾彎環(huán),贏得金華四面看。雨黛欲收晴翠滴,忽然云起又漫漫。
- 謁金門蘭棹舉。相趁落紅飛去。一隙輕簾凝睇處。柳絲牽不住。昨日翠蛾金縷。今夜碧波煙渚。好夢無憑窗又雨。天涯知幾許。
-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未過蔣山關,須過蔣山關。過得蔣山關,呼喚不回,牢籠不住。平地鼓洪波,青天撒白雨。石田笑嘻嘻,未敢輕相許。射虎不真,徒勞沒羽。
- 卜算子(李季允屷約登鄂州南樓即席次韻)攜月上至南樓,月已穿云去。莫照峨眉最上峰,同在峰前住。東望極青齊,西顧窮商許。酒到憂邊總未知,猶認胡床處。
- 棲霞宮山齋山棲極造理,其北恰嵐壁。下吞泉數(shù)斗,中有蒲數(shù)脊。巖留未化雪,竹迸將崩石。不為世所薰,直入玄之寂。道人無一吝,近我如相識。忽然問周易,再三說太極。言清嚼冰雪,事奧通金碧。吐納少滯咽,導引多精色。陰火養(yǎng)陽鼎,黃云生寶鬲。定是西母池,佳桃已中食。
- 送光祿寺丞李德遠得請奉祠君家臨川我廬陵,兩郡相望宜相親。長安城中初結綬,石灰橋畔還卜鄰。扣門問道日不足,篝燈照夜論心曲。寸莛那許撞洪鐘,跛鱉逝將隨驥騄。聞君上書苦求歸,君今豈是當歸時。滿朝留君君不顧,我雖嘆息何能為。莫攀楊柳濤江岸,莫唱陽關動凄斷。行行但祝加餐飯,潮落風生牢擊纜。
- 10愛上卷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