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江邊的城池好像在畫中一樣美麗,山色漸晚,我登上謝朓樓遠(yuǎn)眺晴空。
兩條江之間,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鏡子;鳳凰橋和濟(jì)川橋好似落入人間的彩虹。
村落間泛起的薄薄寒煙繚繞于橘柚間,深秋時節(jié)梧桐已是枯黃衰老之像。
除了我還有誰會想著到謝朓北樓來,迎著蕭颯的秋風(fēng),懷念謝先生呢?
注釋
謝朓北樓:即謝朓樓,為南朝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故址在陵陽山頂,是宣城的登覽勝地。謝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詩人。
江城:泛指水邊的城,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區(qū)的方言,無論大水小水都稱之為“江”。
兩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鳳凰橋,句溪上有濟(jì)川橋。
明鏡:指拱橋橋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圓形,像明亮的鏡子一樣。
雙橋:指鳳凰橋和濟(jì)川橋,隋開皇(隋文帝年號,公元581~600年)年間所建。
彩虹:指水中的橋影。
人煙:人家里的炊煙。
北樓:即謝朓樓。
謝公:謝朓。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問答
問:《秋登宣城謝朓北樓》的作者是誰?
答:秋登宣城謝朓北樓的作者是李白
問: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是唐代的作品
問: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出自 唐代李白的《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問: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的下一句是 (山晚 一作:曉)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賞析
謝朓北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又名謝公樓,唐代改名疊嶂樓,是宣城的登覽勝地。宣城處于山環(huán)水抱之中,陵陽山岡巒盤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縈回映帶著整個城郊,“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一個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詩人獨自登上了謝公樓。嵐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凈。詩人憑高俯瞰,“江城”猶如在圖畫中一樣。開頭兩句,詩人把他登覽時所見景色概括地寫了出來,總攝全篇,一下子就把讀者深深吸引住,一同進(jìn)入詩的意境中去了。嚴(yán)羽《滄浪詩話》說:“太白發(fā)句,謂之開門見山。”指的就是這種表現(xiàn)手法。
中間四句是具體的描寫。這四句詩里所塑造的藝術(shù)形象,都是從上面的一個“望”字生發(fā)出來的。從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系來說,上兩句寫“江城如畫”,下兩句寫“山晚晴空”;四句是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而又是有層次的?!皟伤敝妇湎屯鹣?。宛溪源出嶧山,在宣城的東北與句溪相會,繞城合流,所以說“夾”。因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靜地流著,波面上泛出晶瑩的光。用“明鏡”來形容,用語十分恰當(dāng)?!半p橋”指橫跨溪水的上、下兩橋。上橋叫做鳳凰橋,在城的東南泰和門外;下橋叫做濟(jì)川橋,在城東陽德門外,都是隋文帝開皇年間(581~600年)的建筑。這兩條長長的大橋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詩人從高樓上遠(yuǎn)遠(yuǎn)望去,縹青的溪水,鮮紅的夕陽,在明滅照射之中,橋影幻映出無限奇異的璀璨色彩。這更像是天上的兩道彩虹,而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鏡”之中去了。這兩句與詩人的另一名作《望廬山瀑布水》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相似。兩者同樣是用比擬的手法來塑造形象,同樣用一個“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聯(lián)系起來;然而同中有異,異曲同工:一個是以銀河比擬瀑布的飛流,一個是用彩虹寫夕陽明滅的波光中雙橋的倒影;一個著重在描繪其奔騰直下的氣勢,一個著重在顯示其瑰麗變幻的色彩,兩者所給予讀者的美感也不一樣,而詩人想象的豐富奇妙,筆致的活潑空靈,則同樣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靜寂的,山岡一帶的叢林里冒出人家一縷縷的炊煙,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黃,呈現(xiàn)出一片蒼寒景色,使詩人感到是秋光漸老的時候了。當(dāng)時詩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視野里,他的觀察是深刻的,細(xì)致的;而他的描寫又是毫不粘滯的。他站得高,望得遠(yuǎn),抓住了一剎那間的感受,用極端凝煉的形象語言,在隨意點染中勾勒出一個深秋的輪廓,深深地透漏出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的氣氛。他不僅寫出秋景,而且寫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筆絲絲入扣。
結(jié)尾兩句,從表面看來很簡單,只不過和開頭二句一呼一應(yīng),點明登覽的地點是在“北樓上”;這北樓是謝朓所建的,從登臨到懷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順便說一句懷念古人的話罷了。這里值得注意是“誰念”兩個字?!皯阎x公”的“懷”,是李白自指,“誰念”的“念”,是指別人。兩句的意思,是慨嘆詩人“臨風(fēng)懷謝公”的心情沒有誰能夠理解。這就不是一般的懷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傷,特別當(dāng)搖落秋風(fēng)的時節(jié),詩人那寂寞的心情,讀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舊游之地,此時他又重來這里。一到宣城,他就會懷念到謝朓,這不僅因為謝朓在宣城遺留下了像疊嶂樓這樣的名勝古跡,更重要的是因為謝朓對宣城有著和詩人相同的情感。當(dāng)李白獨自在謝朓樓上臨風(fēng)眺望的時候,面對著謝朓所吟賞的山川,緬懷他平素所仰慕的這位前代詩人,雖然古今世隔,然而他們的精神卻是遙遙相接的。這種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悶彷徨的孤獨之感;正因為政治上受到壓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當(dāng)時復(fù)雜的情懷,很難有人能理解。
- 口占示姊盎竭囊空且笑歌,更從吾命聽如何。不須直有牛羊樂,只以無求富自多。
- 宮詞一百首仙源瓜瓞慶綿綿,玉葉金枝億萬年。天意睦親流圣澤,已增宮院講書員。
- 嘲元中丞(一作襄陽中堂賞花為憲與妓人戲語潮之)鶯里花前選孟光,東山逋客酒初狂。素娥畢竟難防備,燒得河車莫遣嘗。
- 挽青陽俞夫人彼美宜家室,之媛友瑟琴。漆園歌未歇,灃浦佩還沉。懿范貽彤管,佳銘得藁砧。臥龍山下路,風(fēng)雨亂愁心。
- 【中呂】醉高歌過紅繡鞋_看別人鞍馬看別人鞍馬上胡顏,嘆自己如塵世污眼。英雄誰識男兒漢,豈肯向人行訴難? 陽氣盛冰消北岸,暮云遮日落西山,四時天氣尚輪還。秦甘羅疾發(fā)祿,姜呂望晚登壇,遲和疾時運里趲。
- 閒吟富貴懸諸天,禍福人所召。但於平處行,福輕福亦少。貪夫只競前,而不顧其后。忽焉一失腳,千佛不可球。
- 暮之春六章章五句止齋兮年年,室環(huán)堵兮兩山有川。鷗鷺巢檐兮圓荷田田,豈無芳草兮杜鵑,世微孔子兮獨抱乎韋編。
-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四秋曉未卷半簾霜,猶疑在庭月。倚樹汲清泉,疏風(fēng)獵華發(fā)。
- 聞葉初秀才東歸高鴻多北向,極目雨余天。春滿吳山樹,人登汴水船。吟生千里月,醉盡一囊錢??媳銘燕l(xiāng)邑,時清復(fù)少年。
- 題大理崔少卿駙馬林亭每來歸意懶,都尉似山人。臺榭棲雙鷺,松篁隔四鄰。迸泉清勝雨,深洞暖如春。更看題詩處,前軒粉壁新。
- 枯根一去紫茸茁,珍重已試幽人言——— 蘇轍次韻子瞻梳頭
-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鏡——— 郭印再和二首
- 古仙曾歷考,強(qiáng)半出儒生。——— 陸游秋懹
- 處處歌來暮,長江建業(yè)人——— 皇甫冉獨孤中丞筵陪餞韋君赴升州
- 小扇迎風(fēng)試拂,翩翩去、還復(fù)差池——— 劉詵滿庭芳 次韻賦萍
- 北陸藏冰后,東風(fēng)入律和——— 王阮早春示陳元達(dá)一首
- 黃昏橋上據(jù)胡床,青靄蒙籠總是香——— 張镃園中雜書四首
- 弟勸兄酬,兒歌女舞,落得醺醺醉。——— 趙龍圖念奴嬌
- 魏國山河險,周王警蹕回——— 袁暉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
- 從教雨洗煙脂淡,小摘何妨供把握——— 樓鑰鮑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詩寄坐客次韻
- 10造路夢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