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譯文
千尺長的釣絲直直下垂,一波蕩起萬波相隨。
夜靜水寒涼,魚不食餌,空船載滿明月而歸。
注釋
絲綸:粗絲線,即釣絲。
船子和尚偈問答
問:《船子和尚偈》的作者是誰?
答:船子和尚偈的作者是德誠
問:船子和尚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船子和尚偈是唐代的作品
問:船子和尚偈是什么體裁?
答:偈
問: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出自 唐代德誠的《船子和尚偈》
問: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的下一句是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問:出自德誠的名句有哪些?
答:德誠名句大全
船子和尚偈賞析
參禪與釣魚也有密切關系,這大概是由于釣趣與禪趣有相通之處的緣故。南宋普濟所編佛教禪宗典籍《五燈會元》中載有船子和尚的“釣魚偈”六首(七言絕句和《漁歌子》詞各三首),都是這位自稱“三十年來坐釣臺”高僧自述其在垂釣中心專一境、妙悟禪理的?!百省笔欠鸾?jīng)中的唱詞,即禪詩。這六首釣魚偈中,以七絕其三寫得最好。此詩描寫月夜獨釣情景,寓禪理于詩情畫意之中,是故“叢林(即禪林)盛傳”(北宋惠洪《冷齋夜話》)。
首兩句敘垂釣實況:“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前句表明釣者穩(wěn)坐釣臺居高臨下;后句把垂綸入水激起波紋以釣線為圓心身四周層層蕩開的景象,描繪得生動傳神,極富動態(tài)美。這里采用以動寫靜的手法,反襯出萬籟俱寂的寧靜氛圍,既是月夜垂釣的逼真寫照,又暗示出佛家禪定的最佳境界,釣境與禪境密合無間,“清波皓月照禪心”的感受油然而生。
后兩句寫垂釣結果:“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水寒而釣魚無獲,自在情理之中,然而,釣者卻另有所獲。上句的“靜”字和下句的“空”字是全詩的詩眼,言在此而意在彼,寄旨遙深。佛教禪宗認為,宇宙萬物“四大皆空”,一切事物都無實體,修煉者靜坐斂心、專注一境,久之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凈”的狀態(tài),終以悟“空”而進入涅槃之門?!皾M船空載月明歸”不正反映了參禪者對“禪定”的潛心領悟嗎?
據(jù)《五燈會元》記載,船子和尚臨終時曾以垂釣啟發(fā)夾山和尚悟禪,授以“垂綸千尺,意在深潭”、“絲懸綠水,浮定有無之意”,“釣盡江波,金鱗始遇”等禪機,說他在藥山從師學禪三十年,只明白了這個道理。因此,他的七絕其一稱:“三十年來坐釣臺,鉤頭往往得黃能。金鱗不遇空勞力,收起絲綸歸去來?!?“黃能(tai))"為傳說中藏于深淵的一種神獸)他的《漁歌子》其一寫道:”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釣得來?“這些禪詩,抒寫了他一輩子在垂釣中參禪悟禪的心得,禪理釣趣水乳交融,堪稱釣魚詩園林中的奇花異卉。
--李旦初
- 句明月飛出海,黃河流上天。(《暮行潼關》)芙蓉初出水,桃李忽無言。(《觀內(nèi)人樓上踏歌》)夜夜月為青冢鏡,年年雪作黑山花。(《塞上曲》)
- 蘭陵王己未八月二十日夜,夢有人以石研屏見餉者。其色如玉,光潤可愛。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狀。云:“湘潭里中有張其姓者,多力善斗,號張難敵。一日,與人搏,偶敗,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來視之,浮水上,則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輒不利。”夢中異之,為作詩數(shù)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憤變化異物等事,覺而忘其言。后三日,賦詞以識其異?! 『拗畼O。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后來,其血三年化為碧。鄭人緩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夢,沈痛化余,秋柏之間既為實?! ∠嗨贾叵鄳?。被怨結中腸,潛動精魄。望夫江上巖巖立。嗟一念中變,后期長絕。君看啟母憤所激。又俄傾為石。難敵。最多力。甚一忿沈淵,精氣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蝶。
- 和武公望催梅三首絲絲弱柳猶迎歲,點點飛霙亦餞年??墒乔甯邊捈姼?,百花那許著鞭先。
- 次韻宋尚書山居賦梅堂夜草春牋奏玉皇,橫波曾識水曹郎。硯香留得東風在,一吐嵬崔冰雪腸。
- 玉漏遲絮花寒食路。睛絲罥日,綠陰吹霧。客帽欺風,愁滿畫船煙浦。彩柱秋千散后,恨塵鎖、燕簾鶯戶。從間阻。夢云無準,鬢霜如許。夜永繡閣藏嬌,記掩扇傳歌。剪燈留語。月約星期,細把花須頻數(shù)。彈指一襟幽恨,謾空倩、啼鵑聲訴。深院宇。黃昏杏花微雨。
- 西村老叟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發(fā)白不記歲,鳥鳴知是春。耕桑了衣食,兒女俱和循。日暮野中歸,荷鋤仍帶薪。見人但恭敬,塵滿頭上巾。未嘗褒都邑,豈聞有君臣。我疑百世下,猶有羲皇民。
- 游洞霄紀實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慣是名勝游,不許俗眼識。余雖一俗吏,心實慕名德。癡兒官事了,此行烏可惜。天氣暖如春,得意馬蹄疾。仆夫嗟況瘁,告我請休息。止宿蕭市中,明朝辨行色。未曉垂玉繩,向風嘶金勒。行行十數(shù)里,漸漸仙境出。始見九鎖峰,窮眸望不極。一似天為門,四山作扃鐍。云煙一齊起,松檜萬古碧。巖洞是處有,名了難盡憶。入拜大有庭,奇特更奇特。洞天與福地,它山得其一。惟此為兩全,四字揭奎畫。主人貝道士,高志頗嗜客。引謁帝宸殿,金釘朱戶飾。出示御書經(jīng),鳳篆龍章筆。拜手拈瓣香,舉頭看近日。既見撫掌泉,又觀松花石。小愒漱玉軒,恍驚風雨夕。再登虛白樓,頓覺天地窄。迤邐游二洞,其東名大滌。仰視洞中山,群崖翠欲滴。蛟龍現(xiàn)鱗距,天產(chǎn)非人力。石鼓清可聽,石魚亦堪擊。中有一小洞,謂能隔凡跡。稚子曾入去,海聲親聽得。出洞見一井,石欄四圍赤。云是葛翁泉,大旱無竭澤。西洞號棲真,卻在山絕壁。華蓋垂于上,獅子橫其側。非煙亦非云,蟠結斬如刻。上有倒掛仙,疑是帝所謫。棋臺別東西,棋子散黑白。又見方尺地,三人可容膝。下如空谷聲,必是仙隱室。道士雖攜持,余亦倦登陟。歸息翠蛟亭,寒玉走鳴瀑。心目盡開豁,塵累渙然釋。坡仙紀舊游,壁間著遺墨。吾得繼清賞,奚必問姑射。試觀殊勝地,何年是開辟。雖慕子長游,未學子真逸??上滴⒐?,匆匆整還役。小子不不詩,數(shù)章□紀實。
- 寄超然居士瀫水一言親領略,桐城千里重相聞。節(jié)角謠訛斬新句,不知居士與誰論。
- 春晴常年春日少春晴,拂面今朝暖吹輕。水閣家家橫小舫,園亭處處聽新鶯。桃花不管詩人老,菖葉空催野叟耕。自笑此生余幾許,銅駝荊棘尚關情。
- 宋次道得廣南金橘為餉且有詩因和酬越橘如金丸,爛然已盈篋。誰傳嶺外信,尚帶霜前葉。莫嫌道路遠,得與樽俎接。主人無吝心,懷歸予敢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