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子融韻問答
問:《和徐子融韻》的作者是誰?
答:和徐子融韻的作者是陳文蔚
問:和徐子融韻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和徐子融韻是宋代的作品
問:雨馀云靜太虛澄,月在今宵分外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雨馀云靜太虛澄,月在今宵分外清 出自 宋代陳文蔚的《和徐子融韻》
問:雨馀云靜太虛澄,月在今宵分外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雨馀云靜太虛澄,月在今宵分外清 的下一句是 喜得佳篇來諷詠,世間榮辱一毫輕。
問:出自陳文蔚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文蔚名句大全
- 偈頌十首無衫歌扇,花鼓拍板??偸钦邆€(gè)戲棚,賣弄許多伎倆。咦,任他千圣出頭來,立在下風(fēng)高著眼。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 論政賢哉三握發(fā),為有天下憂。孫弘不開閣,丙吉寧問牛。內(nèi)政由股肱,外政由諸侯。股肱政若行,諸侯政自修。一物不得所,蟻穴滿山丘。莫言萬木死,不因一葉秋。朱云若不直,漢帝終自由。子?jì)胍皇妓畺|悠悠。
- 次韻盧贊元再喜雪史君新詩來不絕,燦燦珠星聯(lián)璧月。黃堂旌旆曉排衙,喜見賓僚重賀雪。寒儒茅屋補(bǔ)更穿,雪余仍值江風(fēng)顛。擬招鄰叟共一醉,斗酒十千愁費(fèi)錢。南枝又見新梅萼,試熨春衫冷難著。飄零節(jié)物易驚心,常恐星星侵鬢腳。東閣何當(dāng)呼侍兒,蟹螯不妨左手持。參陪后乘盡珠履,誰賦劉叉冰柱詩。
- 奉和御製讀五代周史文伯懷明識(shí),英規(guī)世所推。濟(jì)時(shí)陳策畫,急用備論思。隘郭爰增廣,煩音亦改為。溫恭非不濟(jì),感遇志如茲。
- 八冬苦雨禱晴幸應(yīng)劉若訥惠詩為賀因次其韻酒難忘處能消日,雨不愁時(shí)任戴星。欲和新詩無好語,竹窗燈火夜晶熒。
- 出東城步出東城門,獨(dú)行已彷徨。伊洛泛清流,密林含朝陽。芳景雖可矚,憂懷在中腸。人生幾何時(shí),苒苒隨流光。愿得心所親,尊酒坐高堂。一為浮沉隔,會(huì)合殊未央。雙戲水中鳧,和鳴自翱翔。我無此羽翼,安可以比方。
- 塞上聽吹笛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戌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fēng)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
- 丹青小景山水沙禽毛羽新,來往采桑津。野水碧于草,桃花紅照人。徘徊遠(yuǎn)山莫,窈窕江南春。芳思不可極,悠然懷釣綸。
- 偈頌四十一首右脅才生,便放拍盲。指天指地,獨(dú)步縱橫。云門要打殺,建長助掘坑。惡種從教不復(fù)萌,雖然也是賊過后張弓。
- 補(bǔ)周禮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王夏之歌者,王出入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爣爣皎日,欻麗于天。厥明御舒,如王出焉。爣爣皎日,欻入于地。厥晦厥貞,如王入焉。出有龍旂,入有珩珮。勿驅(qū)勿馳,惟慎惟戒。出有嘉謀,入有內(nèi)則??埍顺际?,欽王之式。(肆夏之歌者,尸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愔愔清廟,儀儀象服。我尸出矣,迎神之谷。杳杳陰竹,坎坎路鼓。我尸入矣,得神之祜。(昭夏之歌者,牲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有郁其鬯,有儼其彝。九變未作,全乘來之。既醑既酢,爰朄爰舞。象物既降,全乘之去。(納夏之歌者,四方賓客來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麟之儀儀,不縶不維。樂德而至,如賓之嬉。鳳之愉愉,不篝不笯。樂德而至,如賓之娛。自筐及筥,我有牢醑。自筐及篚,我有貨幣。我牢不愆,我貨不匱。碩碩其才,有樂而止。(章夏之歌者,臣有功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王有虎臣,錫之鈇鉞。征彼不憓,一撲而滅。王有虎臣,錫之圭瓚。征彼不享,一烘而泮。王有掌訝,偵爾疆理。王有掌客,饋爾饔餼。何以樂之,金石九奏。何以錫之,龍旂九旒。(齊夏之歌者,夫人祭之所奏也。一章,四句)玲玲衡笄,翚衣榆翟。自內(nèi)而祭,為君之則。(族夏之歌者,族人酌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洪源誰孕,疏為江河。大塊孰埏,播為山阿。厥流浩漾,厥勢嵯峨。今君之酌,慰我實(shí)多。(械夏之歌者,賓既出之所奏也。三章,章三句)禮酒既酌,嘉賓既厚,牘為之奏。禮酒既竭,嘉賓既悅,應(yīng)為之節(jié)。禮酒既罄,嘉賓既醒,雅為之行。(驁夏之歌者,公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桓桓其珪,袞袞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富钙浍暎栃柶浞?。入作三孤,國人是福。
-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徑風(fēng)篁。——— 梁寅玉蝴蝶
- 美人亭亭面如雪,纖手當(dāng)弦金桿撥——— 張耒啄木詞
- 點(diǎn)點(diǎn)行行,總是凄涼意——— 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
-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盧照鄰雜曲歌辭·行路難
- 寥落留三徑,柴扉對(duì)楚江——— 權(quán)德輿題亡友江畔舊居
- 流鶯知我恨,落日再三啼——— 韓維暮春游卞氏園
- 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 藍(lán)采和踏歌
- 采掇獻(xiàn)吾君,朝廷視聽新——— 戴叔倫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
- 一罅清光斜露、玉纖纖。——— 洪瑹南柯子/南歌子
- 應(yīng)憐門下客,余力亦為文——— 貫休上東林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