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
惜哉聞道寡,氣志苦不常。
心如蟲絲輕,隨風東西揚。
一事若可喜,不顧道所長。
公言絀原憲,俠賊乃為良。
仁義謂足羞,貨殖比君王。
黃老生六經(jīng),斯言固猖狂。
吁嗟夫子沒,兩觀無刑章。
予懷班孟堅,駁議何洋洋。
傳與后世人,慎思其否臧。
讀史問答
問:《讀史》的作者是誰?
答:讀史的作者是李覯
問:讀史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讀史是宋代的作品
問:子長漢良史,筆鋒頗雄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子長漢良史,筆鋒頗雄剛 出自 宋代李覯的《讀史》
問:子長漢良史,筆鋒頗雄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子長漢良史,筆鋒頗雄剛 的下一句是 惜哉聞道寡,氣志苦不常。
問:出自李覯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覯名句大全
- 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早蠶上箔將成趼,晚界蠶方起大眠。兩月辛勤敢胥怨,成絲成絹更成綿。
- 喜魯直還用前韻再作君有非常罪,幸此非常赦。收身黑水西,重人白蓮社。
- 襲襲襲襲前修與后生,要言高爵是身榮。卻將獵較誣師圣,不見三年學有成。
- 昭信淮上清淮渺然去,白浪勢如奔。同發(fā)已先遠,獨行將向昏。洲長寧辨路,夜泊偶依村。燈火稍覺亂,應聞人語喧。
- 移住西門之溪上罷官來就湖州住,為愛雙流貫一城。僦屋本非嫌僻靜,開窗正要納空明。魚是幸要隨宜買,饘粥何妨逐漸營。況有雙梅供索笑,昭琴底處有虧成。
- 圣筆石湖大字歌石湖仙人補天手,整頓乾坤屈伸肘。爾來化作懶臥龍,簸弄珠璣漱瓊玫。五云萬里天九重,玉皇深拱蓬萊宮。豈無九虎守閶闔,北門半扉當朔風。夜令云師敕風伯,鞭起臥龍湖底月。湖水卷上天中央,卻煩北門護風雪。仙人馭風乘綠云,玉宸殿上朝帝真。帝將北斗酌天酒,冰桃碧藕脯麒麟。傳呼玉蜍吸銀浦,黟霜調(diào)冰澆月兔。灑成羲畫河洛書,白璧一雙浮雨露。石湖二字天上歸,奎星壁宿落山扉。昭回下飾吳花草,姑蘇臺前近太微。詩人不直一杯水,自是渠儂命如紙。教人妒殺石湖仙,手攬星辰懷袖底。
- 登宛陵條風樓寄竇常侍亂罹時節(jié)懶登臨,試借條風半日吟。只有遠山含暖律,不知高閣動歸心。溪喧晚棹千聲浪,云護寒郊數(shù)丈陰。自笑疏慵似麋鹿,也教臺上費黃金。
- 水調(diào)歌(送敬則赴袁州教官)人笑杜陵客,短褐鬢如絲。得錢沽酒,時赴鄭老同襟期。清夜沈沈春酌,歌語燈前細雨,相覓不相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問先生,今去也,早歸來。先生去后,石田茅屋恐蒼苔。休怪相如滌器,莫學子云投閣,儒術(shù)亦佳哉。誰道官獨冷,袞袞上蘭臺。
- 又記數(shù)載樂幽幽,欲逃寒暑逼。不求名與利,猶恐身心役。苦志慕黃庭,殷勤求道跡。陰功暗心修,善行長日積。世路果逢師,時人皆不識。我?guī)煓C行密,懷量性孤僻。解把五行移,能將四象易。傳余造化門,始悟希夷則。服取兩般真,從頭路端的。烹煎日月壺,不離乾坤側(cè)。至道眼前觀,得之元咫尺。真空空不空,真色色非色。推倒玉葫蘆,迸出黃金液。緊把赤龍頭,猛將驪珠吸。吞歸臟腑中,奪得神仙力。妙號一黍珠,延年千萬億。同途聽我吟,與道相親益。未曉真黃芽,徒勞游紫陌。把住赤烏魂,突出銀蟾魄。未省此中玄,常流容易測。三天應有路,九地終無厄。守道且藏愚,忘機要混跡。群生莫相輕,已是蓬萊客。
- 寄陜州姚中丞(時分司東都)八月天氣肅,二陵風雨收。旌旗闕下來,云日關(guān)東秋。禹跡想前事,漢臺馀故丘。徘徊襟帶地,左右帝王州。留滯悲昔老,恩光榮徹侯。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
- 一年兩度請官衣,每月請米一石五——— 徐照促促詞
-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王勃春莊
- 新發(fā)煙霞詠,高人得以傳——— 黃滔和友人酬寄
- 降庭佳氣蔥蔥,輝聯(lián)南極光如畫。——— 洪希文水龍吟
- 雨聲更霰雪,昏聽達清晨——— 方回十一月十四夜聽雨為霰聽為雪久之雪后為驟雨
- 已歸天上神仙籍,不就人間飲啄腥——— 薛嵎別鶴
- 還知否,蓋道分彼此,事有參差——— 劉敏中沁園春 題戶部郎完顏正甫舒嘯園,仍用盧齊
- 先生絕妙不須言,引墨為我一落筆,蟠屈玉箸入石壁——— 鄭獬題名碑石琢之已成求章伯益先生篆額
- 烏者種有二,名同性不同。——— 白居易和《大嘴烏
- 得非所領(lǐng)州,其下臨渤澥——— 曾幾聞東湖荷花盛開未嘗一游寄鄭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