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待制月夜有感問答
問:《和范待制月夜有感》的作者是誰?
答:和范待制月夜有感的作者是陸游
問:和范待制月夜有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范待制月夜有感是宋代的作品
問:榆枋正復異鵬飛,等是垂頭受馽鞿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榆枋正復異鵬飛,等是垂頭受馽鞿 出自 宋代陸游的《和范待制月夜有感》
問:榆枋正復異鵬飛,等是垂頭受馽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榆枋正復異鵬飛,等是垂頭受馽鞿 的下一句是 坐客笑談嘲遠志,故人書札寄當歸。
問:出自陸游的名句有哪些?
答:陸游名句大全
- 感山十詠雪窗地爐宿松火,紙帳橫梅枝。春蟲撲蔌蔌,惟有蒲團知。
- 次坰韻北湖先生作許癡,閉門覓句嗔人知。日炊官米著處飽,獨憎飯頭行飯遲。天教五車與癯瘦,大笑阿蒼如瓠肥。小槽秫糜已溜溜,老子拜會罌聊朵頤。
- 答客難標簽:懷才不遇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shù)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zhí)戟。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 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擒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說得行焉。身處尊位,珍寶充內,外有倉麋,澤及后世,子孫長享。今則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懾,諸侯賓服,連四海之外以為帶,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fā)舉事,猶運之掌,賢與不肖何以異哉?遵天之道,順地之理,物無不得其所;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云之上,抑之則在深淵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雖欲盡節(jié)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說,并進輻湊者,不可勝數(shù);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門戶。使蘇秦、張儀與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傳曰:‘天下無害,雖有圣人,無所施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试唬簳r異事異?! 半m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曰:‘鼓鐘于宮,聲聞于外?!Q鳴九皋,聲聞于天’。茍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于文武,得信厥說。封于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學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痹娫疲骸Y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yōu)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塊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酈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huán);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筵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fā)其音聲哉?猶是觀之,譬由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惑于大道也。”
- 向隅守道得途遲,中兼遇亂離。剛腸成繞指,玄發(fā)轉垂絲。客路少安處,病床無穩(wěn)時。弟兄消息絕,獨斂問隅眉。
- 蘇幕遮 曲江上,看月華澄凈,有個鳥飛燦燦明,天河曲。蚌上光輝,內長娑羅木。卯兔千年毛似玉。陰里生陽,只要人知悟。日中鳥烏,生三足。陽內藏陰,本向離中住。二物同收歸一處。對景觀形,*莫生塵污。
- 小女惜汝今何恃,言來淚滿襟。死生雖分定,襁褓累人心。饑買鄰家乳,寒勞祖母針。豈知泉路隔,時發(fā)繐帷尋。
- 山中六言三首鶴外竹聲簌簌,座邊松影疏疏。夜靜不收棋局,日高猶臥紗廚。
- 再和二首古柏每經(jīng)寒聳秀,朝花不待夕離披。舉揚壹似德山棒,摧拉過于力士椎?;Q仙歸見孫老,感麟翁泣嘆吾衰。楚狂難和薰風句,聊自歌之舞蹈之。
- 一落索(牡丹次謝主簿韻)露沁香肌嬌秀。燕脂微透。蕊宮仙子駕祥鸞,被風卷、霞衣皺。輕翦倩他紅袖。簪來盈首。直須沈醉此花前,怕花到、明朝瘦。
- 次韻劉安收惠詩二首此地冠蓋國,古來翰墨場。夜看蟇頤山,上干牛斗光。試酌老翁井,尚余書傳香。想其居清華,漢閣千此廊。大字寫汗青,小楷書硬黃。仙去不可追,里人祀烝嘗。神兮肯不來,冠劍在帝傍。作詩遺里人,聞者當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