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703-1
晨興問答
問:《晨興》的作者是誰?
答:晨興的作者是翁承贊
問:晨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晨興是唐代的作品
問:晨興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晨起竹軒外,逍遙清興多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晨起竹軒外,逍遙清興多 出自 唐代翁承贊的《晨興》
問:晨起竹軒外,逍遙清興多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晨起竹軒外,逍遙清興多 的下一句是 早涼生戶牖,孤月照關(guān)河。
問:出自翁承贊的名句有哪些?
答:翁承贊名句大全
- 江梅園林盡搖落,冰雪獨相宜。預(yù)報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 縱囚論標(biāo)簽:古文觀止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三百余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后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fù)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fù)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 然則何為而可?曰: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為恩德之致爾。然此必?zé)o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爾。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 書適細(xì)讀養(yǎng)生主,長歌歸去來。山僧借水品,溪父送琴材。病退稀求藥,身閑日探梅。今宵喜無寐,岷下有書回。
- 答李任道謝分豆粥豆粥能驅(qū)晚瘴寒,與公同味更同餐。安知天上養(yǎng)賢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 華山尋隱者自入華山居,關(guān)東相見疏。瓢中誰寄酒,葉上我留書。巢鳥寒棲盡,潭泉暮凍余。長聞得藥力,此說又何如。
- 蘭花見山堂里小春寒,觴政詩囊甚有歡。重客分明知小李,美人自在寫猗蘭。直須博都去紉佩,只欠香來劣可餐。菊磵一枝光灑落,不妨人作易芳看。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天蒼蒼而云閒,水深深而月寒。妙一點之自得,縱四辯以奚殫。
- 無題便縱拼爭反下游,隨波逐浪詎慚愁。庸夫碌碌惟虛滅,烈士昂昂豈罷休。說法雙關(guān)如此樂,聽詩萬首向何憂。孤芳自賞雕蟲老,興盡塵封故紙樓。
- 九曲尼院曾是衣裳第一人,曲終認(rèn)得本來身。多年不作東風(fēng)夢,閑卻薔薇一架春。
- 送許郎中出知漳州君子重出處,兒女多依違。孰知退有義,一辭若發(fā)機。刑部今其人,識遠(yuǎn)渺造微。時方事疾走,而我心獨非。老色未上面,健筆駃于飛。宛然傲霜菊,璨璨黃金輝。勉留鵷鷺行,夫豈少輕肥。一麾即得請,眾目駭見稀。了不露纖芥,舒卷流清{上山下徵}。涼風(fēng)稱歸棹,灝氣浥征衣。婆娑慰邱園,咳唾落珠璣。因風(fēng)來錦囊,猶足慰依依。
- 人生更在艱難內(nèi),勝事年來不易逢——— 趙令畤鷓鴣天
- 桐木散陰鄰屋壁,子居巷東我巷西——— 王冕寄東鄰唐彥常
- 清泚階下流,云自谷口源——— 韋應(yīng)物云陽館懷谷口
- 四時風(fēng)雨沒時節(jié),共保松筠根底塵。——— 周祚失題
- 陳義一何高,夫人驚拊手——— 頓起贈廣都寓舍賢婦二喻詩
- 一筆都勾罷,——— 佚名【雙調(diào)】快活年_裊裊婷婷似
- 應(yīng)瑞花中絕,標(biāo)名世上傳——— 張詠朝日蓮
- 燕薊奔封豕,周秦觸駭鯨——— 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jié)度使三十韻(郭英乂)
- 殘羯如蜂暫寄窠,十年南北問干戈——— 劉克莊有感
- 治狀要須聞豈弟,此行端為霽威嚴(yán)——— 黃庭堅送徐隱父宰余干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