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片言”句:意謂沒有說過一句諂媚討好的話,指為人正直,作風(fēng)正派。傷:此處有恥辱、不光彩的意思。
藏牙浦:據(jù)說象在年老瀕死時,便悄悄地離開象群,獨(dú)自向深山老林中某個隱秘的山洞中走去。那里是這頭象歷代祖先死亡的地方。它便靜靜地躺在洞中,直到死去。人們認(rèn)為象愛惜自己的長牙,不愿被獵人于其死后拔去,故躲往山洞將牙藏起來。這種象藏牙待死的地方便做藏牙浦。因?yàn)橄笱朗钦滟F的工藝品原料,獵人們往往千方百計(jì)去謀求。或設(shè)計(jì)捕殺活象,或追蹤老象尋找藏牙浦,但畢竟很難達(dá)到目的。象因?yàn)橛幸粚﹂L牙而遭獵人捕殺或追蹤。比喻有了珍貴之物而招致殺身之禍,藏牙浦也便成了藏險(xiǎn)招禍之處的代名詞。賣子鄉(xiāng):佛教認(rèn)為世俗生活本質(zhì)是“苦”,而人生最凄苦的事莫過于出賣骨肉子女,因以賣子鄉(xiāng)比喻痛苦的人生。以上兩句均指責(zé)世人對危險(xiǎn)而又痛苦的人生不知醒悟,沉迷太深。
雪:洗雪、昭雪。去已:去吧。已為襯詞,無實(shí)義。思量:本意為考慮。此處有回想,懊悔之意。
送遷客問答
問:《送遷客》的作者是誰?
答:送遷客的作者是虛中
問:送遷客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遷客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遷客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倏忽墮鹓行,天南去路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倏忽墮鹓行,天南去路長 出自 唐代虛中的《送遷客》
問:倏忽墮鹓行,天南去路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倏忽墮鹓行,天南去路長 的下一句是 片言曾不諂,獲罪亦何傷。
問:出自虛中的名句有哪些?
答:虛中名句大全
送遷客賞析
遷客指流遷或被貶謫到外地的官員。這是一首為朋友送行的詩。這位朋友究竟因犯何罪而遭流貶,不得而知,但詩中明白地介紹了這位朋友為人正直無私,縱被不公正地處罪也不是可恥的事,早晚會得到昭雪。臨別之際,朋友的心情自然沉郁黯淡。作者便通過自己的詩句語重心長地勉勵朋友要重新振作,忘懷舊事,充滿希望,勉勵朋友珍惜前程。一方面,這首詩寫得是非鮮明,態(tài)度堅(jiān)決,語言明朗有力。另一方面,這首詩卻也深沉委婉,親切溫暖,充滿了知己朋友的深情厚意。
- 依韻答人九華山圖生憶眠云處,當(dāng)檐列翠屏。有時聊極目,盡日坐忘形。去此心惟苦,懸圖恨忽醒。數(shù)峰秋欲活,虛籟夜重聽。地鎮(zhèn)三吳遠(yuǎn),天連萬古青。幾人曾得道,是草即通靈。松鶴閒窺鼎,龕僧闇誦經(jīng)。終須卜長往,回首謝明庭。
- 臨江仙(寄張安國)自古文章賢太守,江南只數(shù)蘇州。而今太守更風(fēng)流。熏香開畫閣,迎月上西樓。見說宮妝高髻擁,司空卻是遨頭。五湖莫便具扁舟。玉堂紅蕊在,還勝百花洲。
- 能寐吟大驚大寐,大憂不寐。大傷不寐,大病不寐。大喜不寐,大安能寐。何故不寐,湛於有累。何故能寐,行於無事。
- 寄韓仲止主簿舊來絕嘆茶山行,今日重悲南澗泉。儒雅風(fēng)流真不愧,兩賢真可作三賢。
- 曹云西畫山水圖前年常見云西畫,今年始識云西翁。文章驚世怈所重,筆力到老老更工。流水涓涓石鑿鑿,一嘯長才風(fēng)雨作。豈云筆底有江山?自是胸中蘊(yùn)丘壑。昨日亭東白云起,悵望吳松滿江水。安得先生乘興來?寫我江南雪千里。
- 春寄尚顏含桃花謝杏花開,杜宇新啼燕子來。好事可能無分得,名山長似有人催。檐聲未斷前旬雨,電影還連后夜雷。心跡共師爭幾許,似人嫌處自遲回。
- 題廬山白蓮社十八賢圖六老臞儒十二僧,柴桑醉士肯為朋。葫蘆自與葫蘆纏,更要閒人纏葛藤。
- 省中當(dāng)直即事書懷兼簡閣長李舍人兩掖深沉大帝居,紫微西省掌泥書。天閽啟鑰趨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五吏援毫才患少,萬錢分膳食無馀。鳳池荀令連賓閣,騎省潘郎對直廬。煙氣霏霏生屋瓦,雷聲隱隱度宮車。滄波滿壁浮蘭橑,修竹當(dāng)軒蔭綺疏。性懶無堪過叔夜,思遲多病似相如??澰北便y臺路,拭目看君侍玉除。
- 中宮致齋重重絳闕隱琳房,落絮飛花日正長。著作未諳青鎖闥,祠官還伴紫微郎。林藏鵯鳺隨鶯囀,風(fēng)引酴醾助酒香。十載京城倦游客,不知身世在何鄉(xiāng)。
- 楊復(fù)先寄荔子仍和予昨所贈二詩因次韻野色正如此,廢書時出游。山吞落日盡,硤束大江流。俗駕謝逋客,郊居如隱侯。愛君吐佳句,落紙不能休。
- 方擬殺身酬圣主,敢于高處戀鄉(xiāng)關(guān)——— 薛能題大云寺西閣
- 霜螯臘蟻君須醉,細(xì)雨疎簾罷遣愁——— 李流謙即事
-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白居易池上
- 臨安記、龍飛鳳舞,信神明有后,竹梧陰滿——— 劉過四犯翦梅花(上建康錢大郎壽)
- 還辭郡邑喧,歸泛松江淥——— 韋應(yīng)物送丘員外還山
- 翅拂繁枝落,風(fēng)添舞影斜——— 趙存約鳥散余花落
- 邊兵盡東征,城內(nèi)空荊杞。——— 杜甫塞蘆子
- 手持白蓮騎赤鯶,萬壑千巖自風(fēng)雨——— 毛方平游淡巖陽華
- 曾將俎豆為兒戲,爭奈干戈阻素心。——— 李咸用寄所知
- 眺遠(yuǎn)直疑滄海近,洞靈曲坳涌泉回——— 鄭應(yīng)開游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