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大丈夫何嘗沒有滔滔眼淚,只是不愿在離別時涕泗橫流。
面對離酒慷慨高歌揮舞長劍,恥如一般游子模樣滿臉離愁。
一旦被蝮蛇螫傷手腕之后,當(dāng)斷手臂就斷壯士決不躊躇。
既然決心闖蕩天下建功立業(yè),離別家常便飯何須嘆息怨尤。
注釋
杖劍:同“仗劍”,持劍。尊:酒器。
游子顏:游子往往因去國懷鄉(xiāng)而心情欠佳,面帶愁容。
蝮蛇:一種奇毒的蛇。螫(shì):毒蟲刺人。
解腕:斬斷手腕。
志:立志,志向。
別離問答
問:《別離》的作者是誰?
答:別離的作者是陸龜蒙
問:別離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別離是唐代的作品
問: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出自 唐代陸龜蒙的《別離》
問: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的下一句是 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問:出自陸龜蒙的名句有哪些?
答:陸龜蒙名句大全
別離賞析
這首詩,敘離別而全無依依不舍的離愁別怨,寫得慷慨激昂,議論滔滔,形象豐滿,別具一格。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下筆挺拔剛健,調(diào)子高昂,一掃送別詩的老套,生動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堅強剛毅,真有一種“直疑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的氣勢,給人以難忘的印象。
“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彩筆濃墨描畫出大丈夫的壯偉形象。威武瀟酒,胸懷開闊,風(fēng)度不凡,氣宇軒昂,仿佛是壯士奔赴戰(zhàn)場前的杖劍壯別,充滿著豪情。
頸聯(lián)運用成語,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本意是說,毒蛇咬手后,為了不讓蛇毒攻心而致死,壯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斬斷,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這里形象地體現(xiàn)出壯士為了事業(yè)的勝利和理想的實現(xiàn)而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頸聯(lián)如此拓開,有力地烘托出尾聯(lián)揭示的中心思想。“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蔽猜?lián)兩句,總束前文,點明壯士懷抱強烈的建功立業(yè)的志向,為達(dá)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離別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嘆息。
此詩以議論為詩,由于詩中的議論充滿感情色彩,“帶情韻以行”,所以寫得生動、鮮明、激昂、雄奇,給人以壯美的感受。
- 送陸明府之盱眙陶令之官去,窮愁慘別魂。白煙橫海戍,紅葉下淮村。澹浪搖山郭,平蕪到縣門。政成堪吏隱,免負(fù)府公恩。
- 伍子胥廟朝驅(qū)下越坂,夕飲當(dāng)吳門。停車訪古跡,靄靄林煙昏。青山海上來,勢若游龍奔。星臨斗牛卷,氣與東南吞。九折排怒濤,壯哉天地艮。落日見海色,長風(fēng)卷浮云。山椒戴遺祠,興廢今猶存。殘香吊木客,倒樹哀清猿。我來久沉抱,重此英烈魂。嗟吁屬鏤鋒,冥爾國士冤。峨峨姑蘇臺,榛棘晚露繁。深居麋鹿游,此事誰能論。因之毛發(fā)豎,落葉秋紛紛。
- 朝中措(建康大雪,戲呈母舅晁留守)漏云初見六花開。驚巧妒江梅。飄灑元戎小隊,玉妝旌旆歸來。恩同化手,春回隴畝,歡到尊罍。記取明朝登覽,綠漪惟有秦淮。
- 再用前韻舉觴東望玉霄峰,萬頃云濤雪塞空。擁鼻自應(yīng)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長風(fēng)。際天江草如許碧,隔水山桃無限紅。李侯長句有家法,驚倒江樓一禿翁。
- 燈夕東風(fēng)劫劫趁芳辰,調(diào)柳唆梅著處新。翠筦聲中千里月,銀花影里萬家春。樓臺拚飲夜不夜,羅綺飄香人看人。抖摟吟懷歌樂歲,江山分外長精神。
- 南歌子(示景裴弟,時葉憲明日真率)頑健輸村老,嬉游付后生。七旬才有五清明。須趁良辰美景、繞園行。云意將飛雪,天心未肯晴。難將性命作人情。只合擁爐清坐、閱醫(yī)經(jīng)。
- 天禧三年冊皇太子一首明離之象,少陽之位。固邦為本,央天作貳。備范克溫,冖章斯行。丕宣令獻(xiàn),恭守宗器。
- 晨起嚼雪老齒生冰亦一快事布衾溫燠似春晴,睡足窗前一鳥鳴。起挽梅梢拈雪嚼,五行誰帶許多清。
- 賀圣朝金絲帳暖牙床穩(wěn),懷香方寸。輕顰輕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潤。云鬟斜墜,春應(yīng)未已,不勝嬌困。半欹犀枕,亂纏珠被,轉(zhuǎn)羞人問。
- 宿西林寺,早赴東林滿上人之會因寄崔二十二員外謫辭魏闕鹓鸞隔,老入廬山麋鹿隨。薄暮蕭條投寺宿,凌晨清凈與僧期。雙林我起聞鐘后,只日君趨入閣時。鵬鷃高低分皆定,莫勞心力遠(yuǎn)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