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逃歌
承樂世,董逃;
游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
帶金紫,董逃。
行謝恩,董逃;
整車騎,董逃。
垂欲發(fā),董逃;
與中辭,董逃。
出西門,董逃;
瞻宮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
日夜絕,董逃。
心摧傷,董逃。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趁著太平樂世,董逃;
多多游游四郊,董逃。
承蒙皇天恩寵,董逃;
金印紫綬戴牢,董逃。
一邊拜謝恩德,董逃;
整頓車馬上道,董逃。
剛剛準備出發(fā),董逃;
又回宮中辭行,董逃。
車馬走出西門,董逃;
不停瞻望皇宮,董逃。
遠遠眺望京城,董逃;
日夜所剩無幾,董逃,
無比傷悲心碎,董逃。
注釋
承世樂:承受一世的快樂,指董卓盡情享樂。
董逃:原是樂曲中的襯音,故每唱一句,必唱一句“董逃”或“董桃”,最初并無實義。后出董卓,民眾憎惡,無實義的“董桃”,便暗喻“董卓必敗而逃”。
游四郭:指董卓在京都洛陽城里城外游玩。郭,外城。
蒙天恩:承蒙天子的厚恩。
帶金紫:指董卓穿著金蟒紫袍(皇帝的服裝)。以上四句寫董卓顯赫一時,縱情享樂。
行謝恩:即將辭去天子的厚恩,指董卓遭到關(guān)東諸侯的聲討而焚燒洛陽準備逃往長安。
整車騎(jì):整治車駕。
垂欲發(fā):即將出發(fā)。指從洛陽出發(fā)逃往長安。垂,即將。
與中辭:與城內(nèi)辭別。中,指洛陽城內(nèi)。
出西門:指往西面逃跑(長安在洛陽之西)。
瞻宮殿:指回顧朝廷的宮殿。
京城:指京都洛陽。
絕:指食物斷絕。
心摧傷:心肝被摧折一樣傷心、難受。
董逃歌問答
問:《董逃歌》的作者是誰?
答:董逃歌的作者是佚名
問:董逃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董逃歌是魏晉的作品
問:承樂世,董逃;游四郭,董逃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承樂世,董逃;游四郭,董逃 出自 魏晉佚名的《董逃歌》
問:承樂世,董逃;游四郭,董逃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承樂世,董逃;游四郭,董逃 的下一句是 蒙天恩,董逃;帶金紫,董逃。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董逃歌賞析
昭寧元年(189年)靈帝崩,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密召董卓,卓乃率兵入洛陽。到了長安以后,董卓自立為太師,位在諸侯王之上,愈加兇暴滋甚,淫亂無度。京都人們憤恨董卓的暴戾恣肆,于是作此歌予以諷刺。
- 偈二十七首傳來鐵缽盛貓飯,摩衲袈裟入墨盆。祖翁活計都壞了,不知將底付兒孫。
- 寄悼浦江吳縣令清翁曾於詩裹識清名,幾夜吟看婺女星。番令宅前花未盛,延陵暮上草先青。燈搖殘月佳人哭,碑立斜陽御史銘。一紙哀歌和淚寄,山高水遠樹冥冥。
- 享惠昭太子廟樂章(請神)嘉薦既陳,祀事孔明。間歌在堂,萬舞在庭。 外則盡物,內(nèi)則盡誠。鳳笙如聞,歆其潔精。
- 酒醒夢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貪眠喚不應。瘦瘠江梅知我意,隔窗和月漫騰騰。
- 訪野人我行城西南,適茲素秋時。風露雖已高,草木郁未衰。敲門尋野人,一笑萬事非。拂榻意何勤,酒釅雁鶩肥。新涼天所賜,盡醉不足辭。擊壤歌堯年,瞑目以為期。
- 次韻宋永兄感舊五首三分春色二分空,莫待春歸怨曉鐘。詩句逼人何太甚,酒徒知己信難逢。百年夜永晝愁短,千樹紅疏綠漸濃。尊俎班荊元不惡,試張云幕席苕邛。
- 夜會洪方叔別杯曾破菊花期,今夕相逢菊又衰?;侣方?jīng)年能會合,人生何處免參差。漸驚老態(tài)侵常日,猶喜交情似舊時。一笑形骸俱自失,三更星斗席邊移。
- 從岐王夜宴衛(wèi)家山池應教座客香貂滿,宮娃綺幔張。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積翠紗窗暗,飛泉繡戶涼。還將歌舞出,歸路莫愁長。
- 席君從於洛城種金橘今秋始結(jié)六實以其四獻開群從好事不知疲,種子成株凡幾時。摘獻帝師三取二,自嘗兩顆且隨宜。
- 閱道書抱璞含和道俗同,寥寥萬代想皇風。后來賢智知多少,未似當年牧馬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