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春風(fēng)乍起,吹皺了一池碧水。(我)閑來無事,在花間小徑里逗引池中的鴛鴦,隨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輕輕揉碎。
獨自倚靠在池邊的欄桿上觀看斗鴨,頭上的碧玉簪斜垂下來。(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終不見回來,(正在愁悶時),忽然聽到喜鵲的叫聲。
注釋
⑴謁金門:詞牌名。
⑵乍:忽然。
⑶閑引:無聊地逗引著玩。
⑷挼:揉搓。
⑸斗鴨:以鴨相斗為歡樂。斗鴨闌和斗雞臺,都是官僚顯貴取樂的場所。獨:一作“遍”
⑹碧玉搔頭:一種碧玉做的簪子?!段骶╇s記》載:“(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p>
謁金門·風(fēng)乍起問答
問:《謁金門·風(fēng)乍起》的作者是誰?
答:謁金門·風(fēng)乍起的作者是馮延巳
問:謁金門·風(fēng)乍起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謁金門·風(fēng)乍起是唐代的作品
問:謁金門·風(fēng)乍起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出自 唐代馮延巳的《謁金門·風(fēng)乍起》
問: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的下一句是 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問:出自馮延巳的名句有哪些?
答:馮延巳名句大全
謁金門·風(fēng)乍起賞析
【評解】
馮延巳擅長以景托情,因物起興的手法,蘊藏個人的哀怨。寫得清麗、細(xì)密、委婉、含蓄。這首膾炙人口的懷春小詞,在當(dāng)時就很為人稱道。尤其“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是傳誦古今的名句。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點明時令、環(huán)境及人物活動。下片以抒情為主,并點明所以煩愁的原因。
【集評】
四印齋刻《陽春集序》:馮詞類多勞人、思婦之作,“憂生念亂,意內(nèi)而言外。”據(jù)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一載,當(dāng)時中主李璟曾戲問馮延巳:“吹縐一池春水,干卿何事?”馮答道:“夫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中主悅。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風(fēng)乍起”二句破空而來,在有意無意間,如柴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稱賞。此在南唐全盛時作?!跋猜匇o報”句,殆有束帶彈冠之慶及效忠盡瘁之思也?!掇@詞選》引沈際飛云:聞鵲報喜,須知喜中還有疑在,無非望幸希寵之心,而語自清雋。
賀裳《皺水軒詞筌》:南唐主(李璟)語馮延巳曰:“‘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何與卿事?”馮曰:“未若‘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小樓吹徹玉笙寒’。”不可使聞于鄰國。然細(xì)看詞意,含蓄尚多。又云:“無憑諧鵲語,猶覺暫心寬”,韓偓語也。馮延巳去偓不多時,用其語曰:“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彪m竊其意,而語加蘊藉。
陳秋帆《陽春集箋》:考古今詞家選籍,如《尊前集》、《花庵詞選》、《草堂詩余》、《花草粹編》、《歷代詩余》、《唐五代詞選》、《詞林紀(jì)事》等,均作馮詞,尤為可證。
馮延巳這首詞寫貴族少婦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無聊賴的景況,反映了她的苦悶心情。由于封建社會婦女無地位,上層社會的婦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錮在閨房,精神上很憂郁,這種情況在封建社會相當(dāng)普遍,因此古典詩歌中寫閨閣之怨的也有很多,這種閨怨詩或多或少從側(cè)面反映了婦女的不幸遭遇。如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边@首詞著力表現(xiàn)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優(yōu)美的意境。
“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边@兩句是雙關(guān)語,表面寫景,實際寫情,本來水波不興,忽然刮來風(fēng)吹皺了池塘的水,象征著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動蕩不安,起伏不平靜。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丈夫遠(yuǎn)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獨一人,不由產(chǎn)生寂寞苦悶。開頭這兩句是是傳誦古今的名句,據(jù)說李璟與馮延巳相諧謔,李說馮:“‘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馮答:“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歡!
“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兵x鴦是水鳥,雌雄成雙成對,在詩歌中經(jīng)常作為愛情的象征, 《孔雀東南飛》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庇谩傍x鴦”來比喻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這兩句是倒裝句,女主人公為了排遣苦悶,就雙手揉搓著紅杏的花蕊,引逗著鴛鴦徘徊在園中的小路里,這多少給她帶來了愉悅,暫時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見鴛鴦成雙成對,更顯得自己孤單,又勾起了自己的煩惱,引起對心上人的懷念。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古代有以鴨相斗為戲的,《三國志·吳書·陸遜傳》:“時建昌侯慮于堂前作斗鴨闌,頗施小巧?!惫糯≌f《趙飛燕外傳》中也說過:“憶在江都時,陽華李姑畜斗鴨水池上,苦獺嚙鴨。”晉代蔡洪、唐代李邕都作有《斗鴨賦》。這里的“斗鴨”有人認(rèn)為就是看斗鴨,有人認(rèn)為是看水中的鴨子嬉戲,實際上是欄桿上的一種雕飾。從句式和意境看,理解為雕飾合適。女主人公心緒不佳,獨自靠著欄桿站著,頭上的簪隨便斜插著,快掉下來。勾畫出女主人公懶散的心情,《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中有“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的句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時人之家,聞鵲聲皆以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睆脑绲酵硇闹邢氲降氖切纳先藘含F(xiàn)在何處?何時才會回到自己身邊?喜鵲的再次鳴叫,又勾起她的期待,但誰又知道新的期待不是新的失落呢?無須過多語言,只這一句“舉頭聞鵲喜”就夠了,詞如池塘的漣漪,波折不停,最后掀起了一個較高的波浪,定住作結(jié),婉轉(zhuǎn)含蓄,耐人尋味,可以說,這一句是整篇詞的畫龍點睛之筆。
- 鸚鵡曲 序云,白無咎有鸚鵡曲云,儂家鸚鵡葉扁舟,睡江南煙雨。覺來時滿眼青山,抖擻綠蓑歸去。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余壬寅歲,留上京,有北京伶婦御園秀之屬,相從風(fēng)雪中,恨此曲無續(xù)之者。且謂前后多親炙士大夫,拘於韻度,如第一個父字,便難下語,又甚也有安排我處,甚字必須去聲字,我字必須上聲這,音律始諧,不然不可歌,此一節(jié)又難下語。諸公舉酒,索余和之,以汴吳上都天就風(fēng)景試?yán)m(xù)之山亭逸興嵯峨峰頂移家住。是個不唧*樵父。爛柯時樹老無花,葉葉枝枝風(fēng)雨。故人曾喚我歸來,卻道不如休去。指門前萬疊云山,是不費青蚨買處。
- 題建溪劉希和吟趣園佳氣滿吳洲,瑯瑯謫仙句。當(dāng)其傲云月,風(fēng)流良可慕。寂寥數(shù)百載,何人踵逸步。建溪有劉侯,于吟契其趣。是和建與吳,妙處同一悟。水石巧縈紆,煙云互吞吐。花光時變眩,山色無旦暮。物物可供吟,先為梅花賦。
- 為吳太初題初鄰齋二首此宅元無一物遮,問君隔壁是誰家。伏羲未畫前頭事,籬落傍邊靠得些。
- 立春后三日作拂面毿毿巷柳黃,穿簾細(xì)細(xì)野梅香。春回江表常年早,日向山中特地長。千古事終輸釣艇,一毫憂不到禪房。綠尊掩罷惟須睡,高枕看人舉世忙。
- 病后覺衰病著初無惱,安來始覺衰。人誰長健底,老有頓來時。山意凄寒日,秋光染瘦詩。小松能許劣,學(xué)我弄吟髭。
- 環(huán)翠亭當(dāng)年把臂入龍山,猶記相逢醉夢間。君似孤云了無礙,我如倦翼早知還。茅檐負(fù)日真成算,竹榻論詩整破顏。欲問太平真氣象,夜來風(fēng)月到松關(guān)。
- 寄羅主管四首四海羅夫子,乾坤識此心。貌真南似北,人是古居今。老大胸懷苦,優(yōu)游歲月深。諸公用之武,莫待二毛侵。
- 用明發(fā)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在昔授子書,髧彼垂兩發(fā)。乖離今十年,樹立映先達(dá)。青燈哦妙句,如酌春酒滑。把書念攜手,惆悵至明發(fā)。
- 耄志十首憶昔叨陪冊府仙,曾陳大計璪{旒方換王}前。探符癡妄空勞矣,當(dāng)璧休祥已灼然。奉璽相真曾浴日,倚楹女豈敢貪天。分明狐趙俱釀賞,不似之推隱去賢。
- 詠鷹獲自野羅知性巧,飼之鮮食已恩豐。下鞲未便隨人意,須是經(jīng)春更一籠。
- 身與江山遠(yuǎn),書尋鴻雁飛——— 王铚洪駒父泛舟將過潁同張仲宗出錢席間留詩為別
- 頻探秋香開未開,恰似春來了——— 吳文英卜算子·涼掛曉云輕
- 天用莫如龍,有時系扶桑——— 杜甫遣興二首
- 離亭不惜花源醉,古道猶看蔓草生——— 法振送韓侍御自使幕巡海北
- 蜀州夸海棠,邈然隔夔巴——— 劉克莊池上榴花一本盛開
- 行玉盤中驚杜老,扣窗聲里喚祈賓——— 魏了翁次韻楊尚書立春
- 慣於巖畔諳風(fēng)雨,可與人間作棟梁——— 潘牥松
- 春草滿庭門寂寂,數(shù)欞窗日掛空堂——— 張耒春日書事
- 尚憶齏鹽形夜夢,聊因椒柏薦春醪——— 鄭霖淳佑己酉月正人日春雨堂宴三學(xué)同舍即事
- 五月寒風(fēng)冷佛骨,六時天樂朝香爐———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