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黃臺下種著瓜,瓜成熟的季節(jié),瓜蔓上幾長了很多瓜。
摘去一個瓜可使其他瓜生長得更好。再摘一個瓜就看著少了。
要是摘了三個,可能還會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注釋
黃臺:臺名,非實指。
離離:形容草木繁茂。
自可:自然可以,還可以。
蔓(màn):蔓生植物的枝莖,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黃臺瓜辭問答
問:《黃臺瓜辭》的作者是誰?
答:黃臺瓜辭的作者是李賢
問:黃臺瓜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黃臺瓜辭是唐代的作品
問:黃臺瓜辭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出自 唐代李賢的《黃臺瓜辭》
問: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的下一句是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問:出自李賢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賢名句大全
黃臺瓜辭賞析
這首詩形式上為樂府民歌,語言自然樸素,寓意也十分淺顯明白。以種瓜摘瓜作比喻,諷諫生母武則天切勿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傷殘骨肉,傷害親子。
開始兩句描寫種瓜黃臺下,果實累累。詩人者使用“離離”這一疊詞,簡括而又形象鮮明地點染出瓜熟時長長懸掛在藤蔓上的一派豐收景象。接著寫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一個“好”一個“稀”,言簡意賅,形象鮮明,對比強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長變化的辯證規(guī)律,于輕描淡寫中寄托了詩人的深遠用意?!叭q自可”使用讓步修辭手法,以突出“摘絕抱蔓歸”的可悲結局。詩人的原意是借以對武后起到諷喻規(guī)勸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對親子一味猜忌、過度殺戮。否則,猶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無瓜可摘,抱著一束藤蔓回來。
這首詩在格調上比較類似于曹植的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賢這首詩卻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所以,相比于曹詩“相煎何太急”這樣激烈的言辭來,李賢的這首《黃臺瓜辭》更多的是一種哀惋。他在詩句中也沒有辦法進行指責,因為“敵人”是自己的母親。李賢的詩中,并沒有太抱怨自己的厄運,而是奉勸母后“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不要對親生兒女們趕盡殺絕。
全詩雖只六句三十個字,卻表現(xiàn)出一個完整的主題思想。語言平易曉暢,體現(xiàn)了樂府民歌的特色。全詩運用比喻,寓意蘊藉深婉,能收到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藝術效果。
- 客有說 客即李浙東也,所說不能具錄其事。近有人從海上回,海山深處見樓臺。中有仙龕虛一室,多傳此待樂天來。
- 次韻許瑞石送邵容齋見寄款段余生謝伏波,詠歸心事竟云何。藕花又趁榴花發(fā),詩債仍兼酒債多。擊壤先生黃色論,賣薪老子翠微歌。吾儕胸次元相似,誰道金章勝釣蓑。
- 冬至夜郡齋宴別前華陰盧主簿虎宿方冬至,雞人積夜籌。相逢一尊酒,共結兩鄉(xiāng)愁。王儉花為府,盧諶幄內璆。明朝更臨水,悵望嶺南流。
- 最高樓(用韻答晉臣敷文)花好處,不趁綠衣郎??c袂立斜陽。面皮兒上因誰白,骨頭兒里幾多香。盡饒他,心似鐵,也須忙。甚喚得、雪來白倒雪。更喚得,月來香殺月。誰立馬,更窺墻。將軍止渴山南畔,相公調鼎殿東廂。忒高才,經濟地,戰(zhàn)爭場。
-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
- 希道使君弭節(jié)合沙館奉太夫人游鼓山乃蒙封示淮海元龍公輩流,何勞老手鎮(zhèn)方州。雍容行色自登覽,邂逅故人仍唱酬。眼界早驚云子熟,官期能為荔枝留。臨分莫話中原事,想見家山只夢游。
- 贊前人第四子良漢周歲昨見初繃浴露兒,如今又滿一年期。山林深處壽高木,薇蕨清風生瑞芝。試取印來如異日,能將字認已多時。諸郎自是詩盡種,嫡出源源分外奇。
- 惜春三首九十日春無幾日,不堪風雨競吹花。舞英逐水向何處,泛泛斜溪伴晚霞。
- 和范待制秋日書懷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閑窗貝葉對旁行,不覺城笳報夕陽。嗜酒步兵猶未達,拂衣司諫亦成忙。室無摩詰持花女,囊有娑婆等價香。欲與眾生共安隱,秋來夢不到鱸鄉(xiāng)。
- 雨中作三日雨頻作,昏昏饒睡眠。泥深散酒市,風惡惱燈天。茅屋松明照,茶鐺雪水煎。山家自成趣,撫枕寄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