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
隴山的流水,流離了山下。想著我孤身一個人,翩然走在空曠的野外。
(二)
早上從欣城出發(fā),晚上睡在隴山。凍得說不出話來,舌頭都卷進了喉嚨里。
(三)
隴山的流水,也發(fā)出嗚咽的鳴聲。遙望著秦川,心肝都要斷絕了。
注釋
《隴頭歌辭》為“梁鼓角橫吹曲”之一?!稑犯娂份d三首,寫游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隴頭:隴山頂上,一說隴頭(平涼、慶陽的一帶)古代隴山指六盤山。甘肅省簡稱為“隴”,這個隴由古代“隴山”而來,因為前人習慣上稱平涼慶陽兩區(qū)為隴東。天水為隴右,張掖、武威一帶為隴西,而古代隴西還包括今屬平涼市的莊浪、靜寧兩縣。六盤山處甘肅、陜西、寧夏三省區(qū)交界處,主脈在甘肅境內。
隴頭流水,指發(fā)源于隴山的河流、溪水。一說是發(fā)源于隴山,向東流的涇河等幾條河水。
欣城:不詳,我認為指今鎮(zhèn)原縣的“新城”,“新”與“欣”同音。漢代時平涼部分地方,包括今鎮(zhèn)原縣屬北地郡。新城距平涼不遠,距隴山東麓也就一百多里路程;朝發(fā):早晨從欣城出發(fā)。
暮宿隴頭:傍晚住宿在隴山頂上;暮:傍晚;宿:投宿,住宿。
寒不能語,舌卷入喉:形容六盤山一帶氣候十分嚴寒,凍得舌頭都卷了上去,不能說話;語:說話。
鳴聲幽咽:天寒地凍,隴山下東流的河水結了冰,河流在冰層間嗚嗚咽咽,像人哭泣一樣。
遙望秦川:遙望:遠眺,即向東遠望;秦川,指陜西省中部。這里的秦川,指隴山以東廣大地區(qū),不一定指中原或關中地區(qū)。
隴頭歌辭問答
問:《隴頭歌辭》的作者是誰?
答:隴頭歌辭的作者是北朝民歌
問:隴頭歌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隴頭歌辭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隴頭流水,流離山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隴頭流水,流離山下 出自 南北朝北朝民歌的《隴頭歌辭》
問:隴頭流水,流離山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隴頭流水,流離山下 的下一句是 念吾一身,飄然曠野。
問:出自北朝民歌的名句有哪些?
答:北朝民歌名句大全
隴頭歌辭賞析
由于南北朝長期處于對峙的局面,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情調與風格。南朝民歌清麗纏綿,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獷豪放,廣泛地反映了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風習。
漢唐四朝,前后十朝,長安之名真正是名聲赫赫,以至在唐以后長安成了國都的代稱,李白《金陵》詩說:“晉朝南渡日,此地舊長安?!狈Q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都城金陵為長安,實即今江蘇南京。長安位居關中的中心,它的地理形勝于天下獨居第一。
關中周圍群山環(huán)抱,東有華山、崤山,西有隴山,南有終南山、秦嶺,北有洛水東西的黃龍山、堯山和涇水兩岸的嵯峨山、九嵏山。其中隴山又稱隴坂、隴坻,在今陜西隴縣西北,為六盤山的南段,南北走向約一百公里,綿亙于陜西、甘肅二省邊境,山勢陡峭,山路曲折難行,是渭河平原與隴西高原的分水嶺。古稱隴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過,上有清水四注而下。站在艱??嗪碾]山頂上,回望富麗繁華的長安城和千里平原沃野,眼見隴水一股向東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種感受真是無可名狀的凄涼和悲壯。古代四方行旅西登隴坂,往往徘徊瞻顧,悲思涌起。歷代流傳歌詠秦隴的詩篇不下數百上千首,其中尤以北朝樂府民歌的三首《隴頭歌辭》最為有名。
第一、三兩首均以“隴頭流水”起興,與下文內容的聯系是在隴頭之水“流離”而下——無定所、不由自主方面。
- 桃花雙槳春風款款移,斜陽平半落芳池。不妨暫向橋邊駐,更為桃花了一詩。
- 瑞鷓鴣半,桃杏皆飄零,惟此花獨芳,尤不可孤。因索再賦司花著意惜春光。桃杏飄零此獨芳。一抹霞紅勻醉臉,惱人情處不須香。王孫好客成巢飲,故翦繁枝簇畫堂。后夜更將銀燭照,美人斂衽怯殘妝。||
- 和張王臣郊游韻三首秀句清圓掩百家,錦心幽思定餐霞。鳳騷誰敢闚嚴律,誦數惟應滿洛叉。已有文名肩杜曲,卻憐覉旅賦彭衙。自嗟下里陪高唱,羞說花時鼓子花。
- 題河中亭子河擘雙流島在中,島中亭上正南空,蒲根舊浸臨關道,沙色遙飛傍苑風。晴見樹卑知岳大,晚聞車亂覺橋通。無窮勝事應須宿,霜白蒹葭月在東。
- 松聲(修行里張家宅南亭作)月好好獨坐,雙松在前軒。西南微風來,潛入枝葉間。蕭寥發(fā)為聲,半夜明月前。寒山颯颯雨,秋琴泠泠弦。一聞滌炎暑,再聽破昏煩。竟夕遂不寐,心體俱翛然。南陌車馬動,西鄰歌吹繁。誰知茲檐下,滿耳不為喧。
- 偈頌九首十方聚會魚游網,三月安居鳥入籠。生殺盡時蠶作繭,心空及第黑山中。
- 讀折詩效其體人生有窮達,不系才不才。造物所付與,圣賢不能回。君看孔孟氏,遇世何如哉。豈其有不如,王驩與醒{魁換隹}。以茲自忖度,所遭已逾涯。前瞻固不反,后顧又可咍。同時第進士,或未離藁萊。歸來亦云幸,瀟散月下杯。山池芰荷過,野岸芙蓉開。幅巾一筇竹,適可眠秋崖。
- 東西京二絕親祀甘泉歲一終,屬車徐動不驚風。宓妃何預詞臣事,指點譏呵豹尾中。
- 題洛陽縣壁猾吏畏服,縣妖破膽。好錄政聲,聞于御覽。
- 臨江仙(九之七)夜飲不知更漏永,余酣困染朝陽。庭前鶯燕亂絲簧。醉眠猶未起,花影滿晴窗。簾外報言天色好,水沈已染羅裳。檀郎欲起趁春狂。佳人嗔不語,劈面D878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