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章章四句以送之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問答
問:《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的作者是誰?
答: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的作者是趙蕃
問: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是宋代的作品
問:不如歸去,春且云莫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不如歸去,春且云莫 出自 宋代趙蕃的《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
問:不如歸去,春且云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不如歸去,春且云莫 的下一句是 山中之樂,豈同岐路。
問:出自趙蕃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蕃名句大全
- 夜聞城中簫鼓簫鼓喧天競看燈,都民應(yīng)喜見升平。芳心自不同年少,細(xì)嚼梅花坐月明。
- 金縷詞/賀新郎瑞氣重閩宇。小春馀、璇霜避暖,斂威青女。一點陽和鍾英氣,崧岳今朝誕甫。正兩莢、尚留蓂舞。應(yīng)想寧川稱壽處,聽金籠、放鴿兒童語。愿千歲,祝慈父。君家自有安民譜。袖良規(guī)、時寬轡策,夜閑桴鼓。直賴汀南為保障,無復(fù)鼪鼯嘯聚。果峻秩、升朝褒敘。治最行將書第一,去思碑、擬頌歌明府。飛詔趣,綴鴛鷺。
- 偶作兒曹談笑覓封侯,自喜婆娑老此丘。棋鬭機(jī)關(guān)嫌狡獪,鶴貪吞啖損風(fēng)流。強(qiáng)留客飲渾忘倦,已辦官租百不憂。我識簞瓢真樂處,詩書執(zhí)禮易春秋。
- 除兵部侍郎賜帶趁朝參幸叨持橐侍甘泉,敢意恩榮慰暮年。紫綬金章光照地,絲鞭玉勒喜朝天。兒曹莫起無魚嘆,人世難為跨鶴仙。報國無功還自愧,直須及早決歸田。
- 丹丘道中寄錢大資二首溪橋人度柳青蔥,困臥羈孤雪鬢翁。鷺?biāo)逕熒城鐝?fù)暖,雞鳴茅店雨連風(fēng)。早年史冊書名節(jié),晚歲燕然妙勒功。急詔鳳池歸去客,紫宸殿后看鞓紅。
- 臺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月色半古寺,蟲聲雜疏鐘。江城繚山色,星斗搖空蒙。徐行不自覺,徙倚樹影中。忽然變煙雨,江上東南風(fēng)。
- 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背立梧桐嶺,面對匡廬峰。江流過其下,渺渺去朝宗。萬山左右衛(wèi),如陣復(fù)如墉。壯哉天地間,偉觀人所鐘。自有此山來,來往賞憧憧。豈是千載人,無有此心胸。定應(yīng)出圣宅,山鬼閟其蹤。茲行亦奇事,突??舷喙?。多言恐怒來,急下扶吾筇。
- 贈溪上翁生事付諸兒,日高眠起遲。本無塵內(nèi)事,亦有鬢邊絲。遠(yuǎn)取泉烹茗,新移棘補(bǔ)籬。晚來持釣出,一犬自相隨。
- 和潔堂見壽十章道義挹親仁,詩書仰鄰富。翠蓬羞排門,驪珠驚滿袖。
- 送王永二首(一作合溪送王永歸東郭)君去春山誰共游,鳥啼花落水空流。如今送別臨溪水,他日相思來水頭。綿衣似熱夾衣寒,時景雖和春已闌。誠知暫別那惆悵,明日藤花獨自看。
- 山頭月到天心小,林下秋生夜半寒——— 方回中秋前夕三首
- 龜魚出復(fù)沒,鳥雀聚仍散——— 陸游老學(xué)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彌月不止
- 春風(fēng)休記舊繁華,舉案園林樂事賒——— 劉玉贈內(nèi)
- 欲追千古意,眼底合深思——— 陳傅良用前韻招蕃叟弟仍和蕃叟癸卯二絕
- 生涯管城外,本貫醉鄉(xiāng)中——— 楊萬里病起覽鏡二首
- 暮禽飛上下,春水帶清渾。——— 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 要細(xì)聽、春風(fēng)且慢催——— 張翥沁園春 次韻李元之廳董氏雙弦
- 坐嘯清香畫戟,聽丁丁、滴花晴漏。——— 嚴(yán)仁水龍吟
- 渺愁予、岸芷江蘺,尚青青否——— 仇遠(yuǎn)金縷曲/賀新郎
- 島花開灼灼,汀柳細(xì)依依。——— 李白送客歸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