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人書(節(jié)選)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狈蛞钥鬃又?,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人做學問,如果不是天天進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沒有學伴,見解就會片面淺顯,難以學成。在一個環(huán)境里待久了,會染上某些習氣而自己沒有察覺。如果不幸處于窮鄉(xiāng)僻壤,沒有坐馬車的盤纏,也仍要廣泛的獵取學問并詳細考究。要(將自己的思想)與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學問的正確與否,這樣一來,(才)差不多能掌握學問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門去,又不去讀書,則是如面壁(不問世事)一般,對學問一無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對國家還是沒有用處的??鬃诱f:“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連孔子這樣的圣人,也仍須努力地學習,現(xiàn)在的人難道不該以此勉勵自己嗎?
注釋
孤陋:片面、淺陋。
覺:自覺。
域:地方。
資:盤纏。
審:詳細。審問:詳細考究。
稽:探究,考察。
庶幾:差不多。
子羔、原憲:孔子的弟子。
邑:地方,
丘:孔丘,即孔子。
以:動詞,和“如”“若”相同。
勉:勤勉,努力。
為學;做學問
方:地方
窮僻之域:貧困偏僻的地方
猶當:還應當
濟:有利
丘:孔子。
與友人書(節(jié)選)問答
問:《與友人書(節(jié)選)》的作者是誰?
答:與友人書(節(jié)選)的作者是顧炎武
問:與友人書(節(jié)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與友人書(節(jié)選)是清代的作品
問: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出自 清代顧炎武的《與友人書(節(jié)選)》
問: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的下一句是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
問:出自顧炎武的名句有哪些?
答:顧炎武名句大全
與友人書(節(jié)選)賞析
顧炎武是我國十七世紀的一位杰出的愛國活動家和具有進步思想的啟蒙學者,博學強記,耿介絕俗,以著作《日知錄》馳名于世。
抗清失敗后,顧炎武奔走南北,眼界大開,對人生的認識也更加殷實、深刻了。針對當時知識分子崇尚“游談無根”的理學情況,《與友人書》以“為學”為話題,發(fā)抒了獨具個性的治學觀。
文章的結(jié)構(gòu)呈放射狀。作者從為學者與自我、現(xiàn)實的學友、書本(實際上仍是人——古代作者或書中古人)、歷史的“學友”(文中提到了孔子,實際上是指對提升學者的學養(yǎng)有幫助的一切古人)的關(guān)系切入,精到地闡述了這四組關(guān)系中的心靈互動的重要性。他要求為學者做到博學審問(廣泛涉獵,詳細考究)、稽(與別人心靈契合)、求其是非之所在(實際上指學會辨析,學會批判),使別人的東西化為自己的東西,從而拓展自己的知識疆域。作者強調(diào)為學不是始于學習,終于學習,而應該聯(lián)系實際,學有所用,即“有濟于天下”。為學應該貫穿人生的始終,不進則退。這是為學者必須謹記的一條法則,圣人也不例外。
文中提倡的是一種注重“廣博、淵深、實用”三位一體的治學觀,辨證而深刻,實在而靈活。這不僅對當時的學人具有警策的作用,對現(xiàn)代的人們?nèi)绾未蛟鞎闳松瑒?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也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示的。
- 同張子春淮上作南風今日好,歸棹上淮津。川迥舟如葉,山遙石似人。波光篙底動,沙壘漲馀新。誰信機心少,溪鷗伴此身。
- 同吳居安入開善四首游松庵虛廓附山翔,泉聲小庵閉。齋余恣行遨,剝啄忻屢至。午陰遇蘭芳,夕照坐松吹。徜徉無所為,聊盡今日意。
- 丫頭巖山前露立幾時休,老大垂髫羞不羞。與汝云冠別梳洗,免教人喚作丫頭。
- 七絕·蘇醒標簽:春天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 代上楊誠齋杜陵已醉老坡仙,生后百年恨不及。那知開眼大江西,突兀見公正冠幘。凜然清風不可攀,千載懦夫毛骨粟。暇時略吐胸中云,坐使九霄成五色。未辨執(zhí)樂三千指,不計酒材七百石。落然收寶入丹田,歸省廬阜千尋碧。那知城裹住相如,但信城東有太白。一時馀子皆鷁退,家有諸郎傅正胍。世塵千劫都磨盡,獨有詩緣渺亡極。天欲留公在世間,管領(lǐng)風月長為客。彩鳳一鳴天地靜,安得微吟容晚出。巨止青山吞澤芥,許投頑石博拱璧。先丘宰木已參天,幽碣未刊但惕夕。魯山四絕先李文,誼貫幽膽光存歿。先生匹素不可辜,儻得煙云生勃郁?;癁槠ュ\授丘遲,磨鈍為铦希萬一。要是人貧常熟書,非關(guān)賣菜復求益。詎敢限字如昔聞,小大當唯意所適。庶幾掛在露寒堂,瑯然一讀意一釋。不須點白鱠松鱸,解衣臥聽歌赤壁。
- 和河陽王宣徽九日平嵩閣宴集九日英僚集,千秋勝賞同。飛橋貫河渚,危閣壓霜風。金散黃花泛,雷驚疊鼓通。百常高鳥外,萬里寸眸中。檻底臨丹葉,杯中倒碧嵩。來云低拂座,去雁無深空。吹帽陪游阻,折旌結(jié)想?yún)病oL流免堙滅,鄒湛倚羊公。
- 熙寧以后祀高禖六首赫赫高禖,萬世所祀。其德不回,錫茲福祉。蕃衍椒聊,和平芣莒。傅類降康,世濟其美。
- 滿江紅 歸故居答楊潤之袖拂西風,臨古道、行行且止。遙指處、故園三徑,歸程十里。老虹青紅疏雨外,遠山紫翠斜陽里。更澄江、萬頃白鷗輕,天連水。銅花銹,貂裘敝??肇摿耍缴???畮锥嗤?,昨非今是。仙沉腰圍緣底瘦,愁潘鬢影今如許。有元龍、百尺最高樓,君來倚。
- 杏花天慢(杏花)桃蕊初謝,雙燕來后,枝上嫩苞時節(jié)。絳萼滋浩露,照曉景、裁翦冰綃禁格。煙傳靚質(zhì)。似淡拂、妝成香頰??磁?、催吐繁英,占斷上林風月。壇邊曾見數(shù)枝,算應是真仙,故留春色。頓覺偏造化,且任他、桃李成蹊誰說。晴霽易雪。待對飲、清賞無歇。更愛惜、留引鷴禽,未須再折。
- 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朝騎寶馬聽雞聲,夕問歸舟灶婢驚。手扳抽還無責任,諫書訖了少施行。有時短褐過鄰舍,不記巍冠待邇英。善類合離關(guān)世運,非人頰舌所能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