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fēng)亭)
束缊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
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墻。推倒胡床。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裼趾畏?。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舉著捆麻火把在夜里走了十里有余,只顧得挑著詩囊趕路卻丟掉了衣囊。天氣寒冷道路濕滑馬蹄都凍得發(fā)僵,原來是王先生實之來送劉先生克莊。
酒喝到半酣耳根子發(fā)熱談?wù)撝恼拢撜f聲驚倒了鄰居的墻推倒了胡床。旁觀的人拍手笑這兩人太粗疏狂放,我們回應(yīng)說粗疏又怎樣狂放又怎樣!
注釋
一剪梅:詞牌名。雙調(diào)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此調(diào)以一個七言句帶兩個四言句,節(jié)奏明快。
余赴廣東:這一次劉克莊是到廣東潮州去做通判(州府行政長官的助理)。實之:王邁,字實之,和劉克莊唱和之作很多。有《臞軒集》。
束缊(yùn):用亂麻搓成火把。宵行:由《詩經(jīng)·召南·小星》“肅肅宵征,夙夜在公”轉(zhuǎn)化而來,暗示遠行勞苦之意。
詩囊:裝詩書的袋子。
元:通“原”。王郎:指王實之。
劉郎:指作者自己。唐代劉禹錫多次被貶,自稱“劉郎”,此暗用其意。
胡床:坐具,即交椅,可以轉(zhuǎn)縮,便于攜帶。
疏狂:意為不受拘束,縱情任性。
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fēng)亭)問答
問:《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fēng)亭)》的作者是誰?
答: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fēng)亭)的作者是劉克莊
問: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fēng)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fēng)亭)是宋代的作品
問:束缊宵行十里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束缊宵行十里強 出自 宋代劉克莊的《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fēng)亭)》
問:束缊宵行十里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束缊宵行十里強 的下一句是 挑得詩囊。
問:出自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克莊名句大全
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fēng)亭)賞析
此詞作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為劉克莊被貶廣東時所作。劉克莊以銳意改革而屢受打擊的劉禹錫自比。在作此詩之前,他已被三次削職。其憤慨悵然之情,及其清品傲骨,表現(xiàn)得非常清楚,與唐代的詩豪劉禹錫相比,亦覺無愧。
- 望秦川/南歌子翠黛隨妝淺,銖衣稱體香。好風(fēng)偏與十分涼。卻扇含情獨自、繞池塘。碧藕絲絲嫩,紅榴葉葉雙。牽絲摘葉為誰忙。情到厭厭拼醉、又何妨。
- 張安國書簡帖贊漢輕法言,耳目所忽。予藏于湖,亦近世物。氣并華劍,烈同段笏。匪尚其容,亦尚其骨。
- 暮春聯(lián)句九首賀公雅吳語,文靖詠唐風(fēng)。我自儒多誤,心慚佛六通。將焉用彼相,不肯為渠公。明月夜?jié)M目,晴云曉盪胸。馬更騎東下,騮更入花中。無慮殊難老,有頭能自翁。徜徉生計拙,瀟散自謀忠。自酒杯中滿,紅塵門外訌。漢輪謾牧叟,魯質(zhì)不周豐。自詭冰堅渡,如新火浣同。青山青未了,綠水綠無窮。
- 此路今古皆從此路行,只有登長分早晚。我比儕輩得已多,送老生涯唯酒盞。
- 和武門下傷韋令孔雀孤號秋閣陰,韋令在時禽。覓伴海山黑,思鄉(xiāng)橘柚深。舉頭聞舊曲,顧尾惜殘金。憔悴不飛去,重君池上心。
-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霜月沉青嶂,汀鷗臥白沙。曉風(fēng)刪竹葉,秋霧補山丫。
- 送劉允叔還浙東樹倒群公尚不飛,先生於此獨知幾。殺身無益事成敗。閉口不言心是非。吳渚蓴鱸張翰去,鑒湖風(fēng)月賀章歸。從教血染長安市,一舸清風(fēng)眠釣磯。
- 丫頭巖前峰號龜豈是龜,近巖謂月亦匪月。世間景幻語未真,說著丫頭便癡絕。蒼然頑石自天成,道傍過者皆含情。我來於此發(fā)浩嘆,乃知有色能傾城。
- 奉和相公發(fā)益昌相國臨戎別帝京,擁麾持節(jié)遠橫行。朝登劍閣云隨馬,夜渡巴江雨洗兵。山花萬朵迎征蓋,川柳千條拂去旌。暫到蜀城應(yīng)計日,須知明主待持衡。
- 江上晚步鏡潭磨青空,璧月侵江淥。攬衣弄清泚,炯炯月在掬。泠然適我口,肝膈貯冰玉。流光頃百變,一玩不可復(fù)。歸來盡余樽,醉臥媚幽獨。羲娥偶相憐,歲往如破竹。余生枕中付,勿問黃梁熟。
- 不學(xué)閉門徒自潔,且欣攜酒與君同——— 韓維雪中同鄰幾出游
- 尚想秋燈下,對影欹幅巾——— 陸游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jié)病長高人情為韻
- 靈祠真館閟山隈,形勢相高對越臺——— 秦觀游龍瑞官次程公韻
- 自是老年游興少,春風(fēng)何處不堪——— 王安石翛然
- 體混凈光從隱顯,隨眼底,是蓬萊——— 劉志淵江神子令 與小李先待詔
- 朝來陰云剝,林表紅日漏——— 蘇轍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fēng)雪
- 坐上酒豪詩敵,盡騎鯨仙客——— 王之道好事近(王昭美生日)
- 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間,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辛棄疾丑奴兒(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 竿濕煙漠漠,江永風(fēng)蕭蕭。——— 杜甫桔柏渡
- 翠黛隨妝淺,銖衣稱體香——— 程垓望秦川/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