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封書中敘去歲七夕之樂因寄問答
問:《伯封書中敘去歲七夕之樂因寄》的作者是誰?
答:伯封書中敘去歲七夕之樂因寄的作者是李洪
問:伯封書中敘去歲七夕之樂因寄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伯封書中敘去歲七夕之樂因寄是宋代的作品
問:去年此夜對芳樽,今日棲棲嘆失群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去年此夜對芳樽,今日棲棲嘆失群 出自 宋代李洪的《伯封書中敘去歲七夕之樂因寄》
問:去年此夜對芳樽,今日棲棲嘆失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去年此夜對芳樽,今日棲棲嘆失群 的下一句是 茅屋只馀燈伴我,酒爐應有月尋君。
問:出自李洪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洪名句大全
- 滿江紅斜日镕金,三萬頃、棹歌齊舉。風不動、采蘋雙槳,翠鬟相語。月殿欲浮蟾兔魄,海神不放魚龍舞。到今宵、秋氣十分清,無今古。君試喚,扁舟侶。來伴我,瀟湘渚。共夷猶春浪,笑歌秋浦。霸越獨高身退后,塵纓未濯人誰許。嘆酒杯、不到子陵臺,劉伶土。
- 蘇幕遮 李公實索慵軒詞不梳頭,不洗面。餒在其中,吃飯心懷倦。無病閑眠身懶轉。有客來尋,問著仍慵喘。不燒香,不禮念。落魄婪耽,酬了今生愿。日用不勤功怎見。紫詔來宣,大道無為顯。
- 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環(huán)脅驅,陰靷鋈續(xù)。文茵暢轂,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俴駟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交韔二弓,竹閉緄滕。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 湖上有作平湖共天遠,浸月坐寒光。乘流溯荃璧,掉舟尋藥房。佳人折輕荷,隨風來珍香。顧盼但微笑,眉宇何清揚。日暮共攜手,遙指煙中湘。
- 題廬山雙劍峰倚天雙劍古今閑,三尺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燒得動,始應農器滿人間。
- 富陽道中早行山腰宿霧遠模糊,水面柔云近有無。青女妝成連夜粉,鮫人啼盡一川珠。陽光稍稍褰層箔,春色徐徐殿畫圖。試向東風揩病目,駕天青浪麥平鋪。
- 自貽吟六十有七歲,生為世上人。四方中正地,萬物備全身。天外更無樂,胸中別有春。
- 山居詩野景陶情皆得意,凡夫舉目盡堪愁。秦川幾度埋番骨,棘路還曾聳玉樓?;皿w不知波上沫,狂心須認鏡中頭。浮生役役貪榮者,求到真空卒未休。
- 減字木蘭花·斜紅疊翠公下世。此詞,公之絕筆也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真香妙質。不耐世間風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 奉送達之秘郎還豫章親庭吾友不藏善,相逢過所聞。政茲欣再見,忽爾嘆離群。舉子名場事,躬行對處勛。相期在白首,勿漫躡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