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清明時節(jié)我獨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門戶綠柳隱映。
隔水淡淡煙靄中,看得見佛寺修竹成蔭, 一路上細雨蕭疏, 經(jīng)過的村莊落花陣陣。
天氣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讓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樓只見天高地迥, 我思鄉(xiāng)念友更容易極度傷心。
回望故家遠在千里以外,滿懷離情別緒又去講給誰聽?
注釋
寒食:寒食節(jié)。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禁火,吃冷食,謂之寒食。鄭起:宇孟隆,后周時曾任右拾遺、直史館,遷殿中侍御史。入宋,963年(乾德元年)外貶后,未再入任而卒?!笆汤伞笨赡苁恰笆逃敝`。
清明時節(jié):寒食節(jié)后兩日為清明節(jié),故寒食、清明常并舉。郊原:郊外原野。古代風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掃墓,出郊春游。
柳映門:宋代清明寒食節(jié)時有插柳于門上的習俗,《東京夢華錄》卷七、《夢粱錄》卷二均有記載。
修竹寺:長著修長竹子的佛寺。
落花村:飄落花朵的村子。
酒?。壕莆兜 ?br />迥(jiǒng):遠。斷魂:這里是形容哀傷至極。
故山:故鄉(xiāng)。
寒食寄鄭起侍郎問答
問:《寒食寄鄭起侍郎》的作者是誰?
答:寒食寄鄭起侍郎的作者是楊徽之
問:寒食寄鄭起侍郎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寒食寄鄭起侍郎是唐代的作品
問:寒食寄鄭起侍郎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清明時節(jié)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清明時節(jié)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出自 唐代楊徽之的《寒食寄鄭起侍郎》
問:清明時節(jié)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清明時節(jié)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的下一句是 水隔淡煙脩竹寺,路經(jīng)疏雨落花村。
問:出自楊徽之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徽之名句大全
寒食寄鄭起侍郎賞析
此詩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興國(976—984)初,楊徽之貶為外官之時。向故人鄭起傾訴“別離心緒”是全詩的主旨。
楊徽之與鄭起二人均負詩名,同為五代后周的宰相范質(zhì)所賞識,擢任臺省之職。宋太祖代周稱帝之初,二人又被貶為外官。相同的愛好,相近的性格,一段相似的政治遭遇,使二人雖分處二地,仍書信往來,互訴衷曲。
首句“清明”后綴以“時節(jié)”二字,即將寒食包括在內(nèi)。在此時節(jié)“出郊原”春游,是宋時風俗,如邵雍《春游》詩即有句云:“人間佳節(jié)唯寒食?!?/p>
第二句“山城”點明詩人出游的地點?!凹偶拧?,用疊詞渲染周圍的環(huán)境氣氛。柳則是帶季節(jié)氣候特征的植物,不但唐人韓詡有“寒食東風御柳斜”名句傳世,而且宋人每逢寒食,即以楊柳等物飾于轎頂之上,四垂遮蔽。每戶且以“面造棗(饣固)飛燕,柳條串之,插于門根”(《東京夢華錄》卷七)。因此,“柳映門”是寒食特有之景。
頷聯(lián)二句二景:一遠一近,一朦朧一清晰,如畫家構(gòu)圖,色調(diào)和諧,筆觸錯落有致。同是寫寒食清明,柳永《木蘭花慢》詞:“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湘桃繡野,芳景如屏?!倍跅罨罩P下,則是“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jīng)疏雨落花村”,如此色調(diào)淡雅、風物凄清之景,與前“寂寂山城”相呼應,與都城寒食時繁華熱鬧景象形成鮮明的對照,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詩人被貶后的愁思。
頸聯(lián)即景抒情?!疤旌?,點出寒食節(jié)乍暖還寒的氣侯特點?!熬票 保凳旧匠堑幕钠?。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掃墓之俗。此時此景,登高見之,倍生思家之念。詩中“易斷魂”,由“地迥”和“回首故山千里外”而來;而“難成醉”也與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兩句與范仲淹《御街行》詞“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有異曲同工之妙。據(jù)說宋太宗很欣賞楊徽之的詩,特地挑出十聯(lián)寫于屏風,其中就有這一聯(lián)。
尾聯(lián)之妙,在以問句作結(jié)。詩人本有一腔“別離心緒”,噴涌欲出,這里以“向誰言”出之,于“露筋骨”之中,仍為唱嘆之音,與全詩的基調(diào)和諧一致。
作者于西昆體盛行之時,能不雕金鏤玉,不堆砌典故。額聯(lián)平仄稍作變化,頸聯(lián)雖對得很工,然而略有“流水對”之意,仍有自然流轉(zhuǎn)之美。全詩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藝術(shù)手法,都顯得自然而清新。宋代僧人文瑩曾評價說:“楊公必以天池皓露滌筆于冰甌雪碗中,則方與公詩神骨相副?!保ā豆沤裨娫挕芬?/p>
- 送遵式師謁金陵王相國杯渡當過白鷺灘,石城春氣尚微寒。公臺謁罷如乘興,試訪南朝事跡看。
- 苦吟世間何事好,最好莫過詩。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生應無輟日,死是不吟時。始擬歸山去,林泉道在茲。
- 得耿湋司法書因敘長安故友零落兵部…鄭倉曹暢參軍昆季鬢似衰蓬心似灰,驚悲相集老相催。故友九泉留語別,逐臣千里寄書來。塵容帶病何堪問,淚眼逢秋不喜開。幸接野居宜屣步,冀君清夜一申哀。
- 近承楊子遣垂和池上短篇愛而有贈且攄予懷楊子文格少已遒,自關以西鮮此流。逸興一發(fā)不言休,詩吟千篇酒百甌。始謂富貴力可求,行年四十差厥謀。相逢渭水初清秋,氣俊秋隼辭長虬。歡然一見分輒投,往來自爾月屢周。忽聞屋角鳴春鳩,感時出門寫我憂。載酒興慶荒池頭,半酣系馬聊登舟。紛紛涉水驚眠鷗,晚陽欲落孤煙收。開元盛事空林丘,流年數(shù)百如回眸。陳跡隨感來吟搜,偶作短句詒同游。楊子既見遽和酬,筆落紙上不暫留,詩珍玉案書銀鉤。詩人乃是天地讎,造化萬物遭剜鎪。天公報之甚操矛,少使稱遂多窮愁。子嘗兩舉試此州,病坐試席出則瘳。筆力健可掣十牛,及與命鬧力弗侔,翻被命屈豈自由。嗟予所學淺以浮,不與造化為怨仇。胡然天公亦我尤,剛腸勁貌寡媚柔。觸忤貴勢在轉(zhuǎn)喉。蒼顏常調(diào)祗自羞,使看平步趨公侯。子來我語徒啾啾,天高聽卑誠謬悠。不若且默真良籌,有酒一醉春風樓。
- 云安九日,鄭十八攜酒陪諸公宴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地偏初衣夾,山擁更登危。萬國皆戎馬,酣歌淚欲垂。
- 讀史太初結(jié)繩制自好,庖犧倉頡計益疏。拓跋小羌行國字,鐘山丞相著新書。
- 忠州醉歸舟中作耿耿船窗燈火明,東樓飲罷恰三更。不堪酒渴兼消渴,起聽江聲雜雨聲。垂首道涂悲驥老,滿懷風露覺蟬清。蘭亭禹廟山如畫,安得飄然送此生?
- 奉酬綿州中丞以江山小圖遠垂賜及兼寄詩巴江與雪山,井邑共回環(huán)。圖寫丹青內(nèi),分明煙靄間。移君名郡興,助我小齋閑。日想登臨處,高蹤不可攀。
- 鷓鴣天落魄東吳二十春。風流詩句得清新。今年卻恨花星照,再見溫卿與遠真。分楚佩,染巫云。赤繩結(jié)得短花茵。若非京口初相識,安得毗陵作故人。
- 出東城門見牧牛出逢春客放牛天,浩嘆微官久自纏。回首未能收白牯,歸家猶可養(yǎng)烏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