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樣炎熱,打開房門在月下稍微站一會。
蟲鳴不歇的茂密竹林樹叢中,不時有陣陣涼意襲來,但并不是風(fēng)。
注釋
小立:暫時站立住。
夏夜追涼問答
問:《夏夜追涼》的作者是誰?
答:夏夜追涼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夏夜追涼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夏夜追涼是宋代的作品
問:夏夜追涼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夏夜追涼》
問: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的下一句是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在微涼不是風(fēng)。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夏夜追涼賞析
“追涼”,即覓涼、取涼。較之“覓”和“取”,“追”更能表現(xiàn)對“涼”的渴求,杜甫“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羌村三首》其二)詩意可見。但這首詩在藝術(shù)處理上卻有其獨到之處:它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其中有皎潔的月光,有濃密的樹蔭,有婆娑的竹林,有悅耳的蟲吟,以及作者悄然佇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實也有一層曲折:中午時分,烈日暴曬,是一天中最為酷熱的時刻,而今,“夜熱”竟然與“午熱”相仿佛,則“夜熱”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詩人月下獨立的形象。“開門”,點出作者原在室內(nèi)?;蛟S他本已就寢,而因夜里天熱的緣故,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夢,迫于無奈才出門納涼。而“明月”,則點出正值“月華皎潔”的三五之夜。這樣,作者“獨立”的目的,應(yīng)該說是“追涼”與“賞月”兼而有之,追涼可得體膚之適,賞月則可得精神之快,難怪他要獨立不移、執(zhí)著若此了。
第三句是對周圍環(huán)境的點染:竹林深深,樹蔭密密,蟲鳴唧唧?!爸裆顦涿堋?,見其清幽;“蟲鳴”,則見其靜謐——唯其靜謐,“蟲鳴”之聲才能清晰入耳。詩人置身其間,涼意頓生,于是又引出結(jié)句“時有微涼不是風(fēng)”,這一真切、細(xì)微的體驗?!安皇秋L(fēng)”,點明所謂涼意,不過是夜深氣清,靜中生涼而已,并非夜風(fēng)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涼》詩亦云:“風(fēng)從何處來?殿閣微涼生。桂旗儼不動,藻井森上征。”雖設(shè)問風(fēng)從何來,但既然桂旗不動,可見非真有風(fēng),殿閣之“微涼”不過因靜而生。人們通常說“心靜自涼”,其理相若。因此,范詩實可與這首詩參讀。
顯然靜中生涼正是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意趣,但這一意趣并未直接點明。如果沒有“不是風(fēng)”三字,讀者很可能將“涼”與“風(fēng)”聯(lián)系在一起。陳衍《石遺室詩話》早就指出:“若將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說甚么風(fēng)矣,豈知其不是哉?!比欢@首詩的妙處恰恰也就在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將微露其本意的線索交給讀者——既然明言“不是風(fēng)”,善于神會的讀者自當(dāng)想到靜與涼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隨即又當(dāng)想到,前面出現(xiàn)的月光、竹林、樹蔭、蟲鳴,都只是為揭示靜中生涼之理所作的鋪墊。這樣,自然要比直截了當(dāng)?shù)氐莱霰疽飧性娢?。大概這就是《石遺室詩話》所稱道的“淺意深一層說,直意曲一層說”的旨趣。
- 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海榴花上雨蕭蕭,自切菖蒲泛濁醪。今日獨醒無用處,為公痛飲讀離騷。
- 布袋贊辭兜率,混凡塵。閉眼昨夜,肚裹惺惺。何如起來,提卻拄杖子,東行西行,忽然等看個人。乞錢錢又無,等人人不見。不知兜率天,何如奉化懸。折手呵呵,天回地轉(zhuǎn)。
- 偈頌七十六首昨日入院,今朝設(shè)粥。齋罷吃茶,參前澡浴。個是靈山親付囑。
- 雩祀樂章。豫和鳥緯遷序,龍星見辰。純陽在律,明德崇禋。五方降帝,萬宇安人。恭以致享,肅以迎神。
- 舟中遣懷三黜歸來結(jié)草廬,平生狂態(tài)掃無余。但思下帷授老子,那復(fù)騎牛讀漢書。歷歷舊游渾似夢,蕭蕭殘發(fā)不勝梳。閑中事業(yè)君知否?不把漁竿即荷鉏。
- 頌古四十五首饒君舌拄梵天,我也令行一半。趙州頭戴草鞵,也是新繁轢鑽。
- 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 酬王晉安德元詩稍稍枝早勁。涂涂露晚晞。南中榮橘柚。寧知鴻鴈飛。拂霧朝青閣。日旰坐彤闈。悵望一途阻。參差百慮依。春草秋更綠。鴿子未西歸。誰能久京洛。緇塵染素衣。
- 別李將軍一拜虬髭便受恩,宮門細(xì)柳五搖春。男兒自古多離別,懶對英雄淚滿巾。
- 中元夜泊淮口木葉回飄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秋涼霧露侵燈下,夜靜魚龍逼岸行。欹枕正牽題柱思,隔樓誰轉(zhuǎn)繞梁聲?錦帆天子狂魂魄,應(yīng)過揚州看月明。
- 夜榜歸舟望漁火,一溪風(fēng)雨兩巖陰——— 許渾新興道中
- 錫杖倚枯松,繩床映深竹——— 岑參題華嚴(yán)寺瑰公禪房
- 松楸遠(yuǎn)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許渾金陵懷古
- 時須勉強陪來客,未免辛勤答遠(yuǎn)書——— 樓鑰次韻十詩
- 國步乘陽九,胡塵暗上京——— 李彌遜故相少師李公挽詩
- 生歸蘇屬國,死別李將軍——— 鮑溶橫吹曲辭。隴頭水
- 明日中書見顏范,始應(yīng)通籍入金門——— 李群玉送于少監(jiān)自廣州還紫邏
- 羸兵瘦馬犯黃塵,自笑區(qū)區(qū)夢里身——— 秦觀與鄧慎思沐於啟圣遇李端叔
- 圜石銀盤疊,尖峰玉筍芽——— 趙良坡雪水庵詠雪二十韻
- 厭蜀交游冷,思吳勝事繁——— 杜甫春日梓州登樓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