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少年時尚不知為生計而憂慮,到老來誰還痛惜都幾個酒錢?
你我爭拿十千錢買一斗好酒,令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
閑來征求酒令窮搜經(jīng)書史籍,酒令聆聽吟詠勝過領(lǐng)略管弦。
待到菊花黃時自家的酒釀熟,我再與你一令方休共樂陶然。
注釋
夢得:詩人劉禹錫,字夢得。沽酒:買酒。后期:后會之期。
猶:還,尚且。
十千:十千錢,言酒價之高以示盡情豪飲。
七十欠三年:詩人白居易、劉禹錫都生于772年,寫此詩時兩人都六十七歲。
征:征引,指行酒令的動作。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來盛行于士大夫間的一種飲酒游戲。窮:尋根究源。經(jīng)史:滿腹的經(jīng)論才學。
清吟:清雅的吟唱詩句。
菊黃:指菊花盛開的時候,通常指重陽節(jié)。家釀:家中自己釀的酒。
陶然:形容閑適歡樂的樣子。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問答
問:《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的作者是誰?
答: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是唐代的作品
問: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
問: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 的下一句是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賞析
此詩題中“閑飲”二字透露出詩人寂寞而又閑愁難遣的心境。
前兩聯(lián),字面上是抒寫詩友聚會時的興奮,沽酒時的豪爽和閑飲時的歡樂,骨子里卻包涵著極為凄涼沉痛的感情。從“少時”到“老后”,是詩人對自己生平的回顧。“不憂生計”與不“惜酒錢”,既是題中“沽酒”二字應(yīng)有之義,又有政治抱負與身世之感隱含其中?!吧贂r”二字體現(xiàn)出詩人少不更事時的稚氣與“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豪氣?!袄虾蟆眳s使讀者聯(lián)想到詩人那種閱盡世情冷暖、飽經(jīng)政治滄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氣了。詩人回首平生,難免有“早歲那知世事艱”的感慨?!肮舶选币宦?lián)承上啟下,亦憂亦喜,寫神情極妙?!笆Ч烈欢贰笔莾A注豪情的夸張,一個“共”字體現(xiàn)出兩位老友爭相解囊、同沽美酒時真摯熱烈的情景,也暗示兩人有相同的處境,同病相憐,同樣想以酒解悶?!跋嗫础倍诌M而再現(xiàn)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詳?shù)挠H切動人場面。他們兩人都生于同一年,已經(jīng)快六十六歲,按虛歲來算快六十七歲了,亦即“七十欠三年”。兩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兩張皺紋滿面的老臉,面面相覷,彼此都感慨萬千。朋友的衰顏老態(tài),也就是他們自己的一面鏡子,憐惜對方也就是憐惜他們自己。在這無言的凝視和含淚的微笑之中,包含著多少宦海浮沉、飽經(jīng)憂患的復(fù)雜感情。
頸聯(lián),具體描寫“閑飲”的細節(jié)和過程,將題中旨意寫足。這里的“閑”是身閑而心未嘗閑,借知識的游戲來怡情養(yǎng)性是假,排遣寂寞無聊才是真。雖有高雅芳潔的情懷、匡時救世的志向和滿腹經(jīng)綸的才學,卻只能引經(jīng)據(jù)史,行行酒令,虛擲時光,這正是仁人志士的不幸。這里的“醉”,似醉而非真醉;與其說是醉于“十千沽一斗”的美酒,不如說是醉于“勝管弦”的“清吟”,雖然美酒可以醉人,卻不能醉心,一般的絲竹可以悅耳動聽,卻無法像知己的“清吟”那樣奏出心靈的樂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鳴。這二句,把“閑飲”和內(nèi)心的煩悶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尾聯(lián),詩人把眼前的聚會引向未來,把友情和詩意推向高峰。一個“更”字開拓出“更上一層樓”的意境,使時間延長了,主題擴大和深化了。此番“閑飲”,似乎猶未盡興,于是二人又相約在重陽佳節(jié)時到家里再會飲,那時家釀的菊花酒已經(jīng)熟了,它比市賣的酒更為醇美,也更能解愁?!肮簿蛔硪惶杖弧保缺憩F(xiàn)了摯友間的深情厚誼,又流露出極為深重的哀傷和愁苦。只有在醉鄉(xiāng)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脫于愁苦之外,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的表現(xiàn)。
這首詩詩題為“閑飲”,表面上抒寫解囊沽酒、豪爽痛飲的曠達與閑適,深藏的卻是閑而不適、醉而不能忘憂的復(fù)雜情感。蘊藏了他們對人生愁苦、世事艱難的深刻感受和體驗,表現(xiàn)了這兩位有著相同命運的詩人的深厚友情。此詩蘊藉深厚,句外有意,將深情以清語出之,把內(nèi)心的痛苦憂煩用閑適語道出,加強了抒情效果。全詩言簡意富,語淡情深,通篇用賦體卻毫不平板呆滯,見出一種爐火純青的藝術(shù)功力。[6-8] 此詩題中“閑飲”二字透露出詩人寂寞而又閑愁難遣的心境。
前兩聯(lián),字面上是抒寫詩友聚會時的興奮,沽酒時的豪爽和閑飲時的歡樂,骨子里卻包涵著極為凄涼沉痛的感情。從“少時”到“老后”,是詩人對自己生平的回顧?!安粦n生計”與不“惜酒錢”,既是題中“沽酒”二字應(yīng)有之義,又有政治抱負與身世之感隱含其中?!吧贂r”二字體現(xiàn)出詩人少不更事時的稚氣與“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豪氣?!袄虾蟆眳s使讀者聯(lián)想到詩人那種閱盡世情冷暖、飽經(jīng)政治滄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氣了。詩人回首平生,難免有“早歲那知世事艱”的感慨?!肮舶选币宦?lián)承上啟下,亦憂亦喜,寫神情極妙?!笆Ч烈欢贰笔莾A注豪情的夸張,一個“共”字體現(xiàn)出兩位老友爭相解囊、同沽美酒時真摯熱烈的情景,也暗示兩人有相同的處境,同病相憐,同樣想以酒解悶?!跋嗫础倍诌M而再現(xiàn)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詳?shù)挠H切動人場面。他們兩人都生于同一年,已經(jīng)快六十六歲,按虛歲來算快六十七歲了,亦即“七十欠三年”。兩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兩張皺紋滿面的老臉,面面相覷,彼此都感慨萬千。朋友的衰顏老態(tài),也就是他們自己的一面鏡子,憐惜對方也就是憐惜他們自己。在這無言的凝視和含淚的微笑之中,包含著多少宦海浮沉、飽經(jīng)憂患的復(fù)雜感情。
頸聯(lián),具體描寫“閑飲”的細節(jié)和過程,將題中旨意寫足。這里的“閑”是身閑而心未嘗閑,借知識的游戲來怡情養(yǎng)性是假,排遣寂寞無聊才是真。雖有高雅芳潔的情懷、匡時救世的志向和滿腹經(jīng)綸的才學,卻只能引經(jīng)據(jù)史,行行酒令,虛擲時光,這正是仁人志士的不幸。這里的“醉”,似醉而非真醉;與其說是醉于“十千沽一斗”的美酒,不如說是醉于“勝管弦”的“清吟”,雖然美酒可以醉人,卻不能醉心,一般的絲竹可以悅耳動聽,卻無法像知己的“清吟”那樣奏出心靈的樂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鳴。這二句,把“閑飲”和內(nèi)心的煩悶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尾聯(lián),詩人把眼前的聚會引向未來,把友情和詩意推向高峰。一個“更”字開拓出“更上一層樓”的意境,使時間延長了,主題擴大和深化了。此番“閑飲”,似乎猶未盡興,于是二人又相約在重陽佳節(jié)時到家里再會飲,那時家釀的菊花酒已經(jīng)熟了,它比市賣的酒更為醇美,也更能解愁。“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現(xiàn)了摯友間的深情厚誼,又流露出極為深重的哀傷和愁苦。只有在醉鄉(xiāng)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脫于愁苦之外,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的表現(xiàn)。
這首詩詩題為“閑飲”,表面上抒寫解囊沽酒、豪爽痛飲的曠達與閑適,深藏的卻是閑而不適、醉而不能忘憂的復(fù)雜情感。蘊藏了他們對人生愁苦、世事艱難的深刻感受和體驗,表現(xiàn)了這兩位有著相同命運的詩人的深厚友情。此詩蘊藉深厚,句外有意,將深情以清語出之,把內(nèi)心的痛苦憂煩用閑適語道出,加強了抒情效果。全詩言簡意富,語淡情深,通篇用賦體卻毫不平板呆滯,見出一種爐火純青的藝術(shù)功力。
- 長歌行徐州文壤基崇壇。老蔡徑尺刳心肝。銅槃?wù)找寡獗?,上有慘澹雙鏌干。請君載書許君死,徹器未竟盟已寒。了知今人不如古,古人亦有難知處。張生刎頸殮陳馀。酈兒給印屠諸呂。勸君結(jié)交勿結(jié)心,報君多是逡巡人。救饑重脫嗾獒厄,出淖曾叨食媽恩。輕言詫心腹,心腹為禍媒。畏途攙空薄側(cè)掌,要離孤??沾掎汀N以钢刑弥卯Y常盛酒,后列絲竹前賓友。細腰燈前拓秋窗,有來白事酹其口。交亦不必結(jié),名亦不必聞。燕南氍毹藉地醉,千載一笑平原君。
- 石塘感舊十絕禪學年來亦自衰,大叢林屬小阇梨。寒翁庵子如蝸殻,卻有彌天釋住持。
- 殘歷殘歷不盈紙,苦寒侵弊裘。歲豬鳴屋角,儺鼓轉(zhuǎn)街頭。未死猶當學,長貧肯復(fù)憂。雪晴農(nóng)事起,且復(fù)議租牛。
- 徵招調(diào)中腔/徵招紅云茜霧籠金闕。圣運葉、星虹佳節(jié)。紫禁曉風馥天香,奏九韶、帝心悅。瑤階萬歲蟠桃結(jié)。睿算永、壺天風月。日觀幾時六龍來,金縷玉牒告功業(yè)。
- 春雨感懷日色開晴又半朝,山溪才漲響于潮?;ㄔ庖褂晷南炔?,柳媚春風眼易嬌。世變漢人能北語,亂興晉室有童謠。自從國事推遷后,處處禍延林木焦。
- 高宗皇帝挽詞二首河濟初開府,江淮晚視師。纘戎由子圣,永命獨天知。鶴唳空虛警,云生仗自移。上哀何以稱,卒代繼周時。
- 夏日新辟虛堂痛掃除,蕭然終日屏僮奴。此間恐是維摩室,除卻藜床一物無。
- 頌證道歌證道歌純出醍醐我常納,露他中兒標白法。潦倒溈山獨自騎,暫借驚歌胡蝶拍。
- 木蘭花令庾郎三九常安樂。使有萬錢無處著。徐熙小鴨水邊花,明月清風都占卻。朱顏老盡心如昨。萬事休休休莫莫。樽前見在不饒人,歐舞梅歌君更酌。
- 送悅上人歸仙巖道性輕為別,荒城夕照陰。波濤歸路遠,云木舊山深。夜定依霜島,中飡狎野禽。禪房清景在,飛瀑映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