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們都有喜愛酒的嗜好,我就找到你的山中別墅來。
薜荔女蘿伸向山上的的小徑,荷花菱花開在水亭的周圍。
太陽尤散發(fā)著的熱氣含著殘雨,陰云傳送看黃昏的雷聲。
洛陽城里報暮的鐘、鼓之聲清晰地傳來,但車馬仍然拴著,遲遲沒有起程。
注釋
過:訪,探望。鄭七:杜審言的好友。山齋:山中別墅。
樽(zūn)中好(hào):喜愛杯中之物。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言:句首助詞,無義,湊足音節(jié)。谷口:漢代縣名,在今陜西禮泉縣東。據(jù)皇甫謐《高士傳》記載,漢代有一個叫鄭璞的人,家住谷口,躬耕壟畝,避世隱居,恬淡靜默。成帝之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他出山,他也不屈就。當(dāng)時人們佩服他的清高,名振京師。杜審言因友人姓鄭,就以谷口借指友人的山齋,用鄭璞的清高,比喻友人的高潔。
薜(bì):薜荔,木本植物,又名末蓮、木饅頭,莖蔓生,花小,果實形似蓮房。蘿:女蘿:地衣類植物,即松蘿,常寄生松樹上,絲狀,蔓延下垂。晉后多以薜蘿指隱士的服裝。此用以贊美鄭七歸隱之志。
芰(jì):菱角,兩角者為菱,四角者為芰。屈原《離騷》中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之句,后用芰荷指隱者的服裝,比喻生活高潔。此用其意,贊賞友人。
日氣:日光散發(fā)的熱氣。
洛陽:唐代東都。鐘鼓:古代有黃昏時擊鼓、撞鐘以報時的風(fēng)尚。此指時近傍晚。
系(xì):拴縛。遲回:遲疑,徘徊。
夏日過鄭七山齋問答
問:《夏日過鄭七山齋》的作者是誰?
答:夏日過鄭七山齋的作者是杜審言
問:夏日過鄭七山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夏日過鄭七山齋是唐代的作品
問:夏日過鄭七山齋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出自 唐代杜審言的《夏日過鄭七山齋》
問: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的下一句是 薜蘿山徑入,荷芰水亭開。
問:出自杜審言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審言名句大全
夏日過鄭七山齋賞析
此詩約作于高宗上元年間(674~676),杜審言任洛陽丞時。鄭七的山齋在洛陽附近。詩人與鄭七既是文友,又是酒友,故于夏日造訪,過山徑,開水亭,在雨后麗日、云陰晚涼的清爽氣氛中,文酒相樂,流連忘返。因此詩人用明朗爽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這一過程。
- 庚戌赴荊閫舟過湘江湘流得雨掌來平,艇子乘風(fēng)羽樣輕。過眼千山才嶺粵,轉(zhuǎn)頭一水又衡荊。大江東下懷鄉(xiāng)國,落日西邊是戍城。鳴鴃數(shù)聲青嶂晚,客心如鐵如關(guān)情。
- 敘州宗元永州志浯溪,幾年煙草含凄迷。昌黎海門水半扉,至今詩句藏翠微。涪翁亦從天上歸,自鑿嵐翠成巖棲。
- 水龍吟 題曹德祥水居舊家金谷園林,盡隨海變桑田了。一灣流水,一枝修竹,菟裘將老。瀟灑軒窗,波光隱映,筆床茶灶。但溪無六逸,林無諸阮,誰相與,論懷抱。不用滄洲洗耳,聽風(fēng)前、此君清嘯。黃金臺上,盡教塵土,聘車爭道。魚鳥情親,漁樵邂逅,不時談笑??垂艁硇新冯y行,真?zhèn)€是閑居好。
- 瀘州使君巖在城南一里深三丈有泉出其左音中云間刁斗過邊州,沙際丘亭艤客舟。漲水方憂三峽嶮,短筇猶作兩巖游。蛟龍矯矯拏云起,琴筑泠泠繞榻流。未死人生誰料得,會來攜客試茶甌。
- 楊柳枝南內(nèi)墻東御路旁,須知春色柳絲長。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行人最斷腸。
- 涼夜斷階露草濕鳴蛩,桐樹涼生落葉中。月上小樓人未睡,曲欄敲遍倚西風(fēng)。
- 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郭歷精術(shù)數(shù),知晉必亡秦。逃秦遠歸晉,追兵殺亡臣。洛陽牛背叟,讀書孝其親。涼州未經(jīng)破,先歸忽如歸。術(shù)人不靈己,哲士固全身。
- 拒霜二首天與司花細細論,秋花雖是殿花軍。拒霜假得后凋操,造化豈容先策勛。濃著胭脂潮醉暈,蹙成玉板折裙紋。
- 和圣制蠟梅二首不容紅白斗芬芳,色染薔薇照水央。冷艷可供清燕賞,日融風(fēng)軟暗傳香。
- 賦梅奉呈陳太博霜清木脫嫩寒森,驚見孤英吐竹林。不負(fù)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無心。月橫瘦影池塘淺,風(fēng)遞微香院落深。莫問調(diào)羹并止渴,枝枝且愜醉來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