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孱愁,薄命長辭知已別,問人生,到北凄涼否?千萬恨,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shí),冰霜摧折,早衰薄柳。
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壽!歸日急行成稿。
把空名,料理傳身后,言不盡,觀頓首。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也漂泊他鄉(xiāng)很久。自中舉十年來,我辜負(fù)了你的深厚恩情,未報(bào)答你這位生死之交的師友。從前你我齊名并非名不副實(shí),試看曾為懷念李白而瘦的杜甫,憂悶不下于流放夜郎的李白。我的夫人已經(jīng)去世,又與知己的你分別,試問人生在世,到這步田地凄涼不?我將千種怨、萬種恨,向你細(xì)細(xì)傾吐。
你生于辛未年我生于丁丑,都受了一些時(shí)間的冰雪摧殘,已經(jīng)成了早衰的蒲柳。勸你從今要少作詞賦,多多保重與我長相守。但愿黃河變清人長壽。你歸來定會急忙翻閱戍邊時(shí)的詩稿,把它們整理出來傳給后世,但也只是憂患在前空名在后。滿心的話語說不盡,我在此向你行禮磕頭。
注釋
我亦飄零久:飄零,漂泊。作者康熙五年(1666年)中舉,掌國史館典籍,五年后因父病告歸,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入京在納蘭性德家教書,兩度客居京師,故有飄零異鄉(xiāng)之感。
十年來:從康熙五年(1666年)作者中舉,到1676年寫這首詞,正好十年。
“宿昔”四句:宿昔,過去。非忝竊,不是名不副實(shí)?!陡幸肪硎櫿饻娴脑捳f:“貞觀幼有異才,能詩,尤工樂府。少與吳江吳兆騫齊名。”杜陵消瘦,杜甫在《麗人行》中自稱“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李白戲杜甫詩中有:“借問別采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夜郎僝僽,李白曾被流夜郎(今貴州省西部),受到摧殘。這里以杜甫和李白比喻作者和吳兆騫。
薄命長辭知己別:指作者夫人去世和與吳兆騫分別。
兄生辛未吾丁丑:吳兆騫生于辛未年,即明崇禎四年(1631)。作者生于丁丑年,即明崇禎十年(1637年)。
早衰蒲柳:蒲柳,即水楊,是凋零最早的樹木。《世說新語》載:“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fā)早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zhì),經(jīng)霜猶茂?!?br />“詩賦”二句:古人認(rèn)為創(chuàng)作詩文損傷人的心魂。桓譚在《新論》里說,他和揚(yáng)雄都因作賦,“用精思大劇而得病”。作者和吳兆騫創(chuàng)作都很勤奮,尤其是吳兆騫,兒童時(shí)就作膽賦,“累千余言”。(見《國朝先正事略》)
但愿得,河清人壽:河,指黃河。黃河水濁,古時(shí)認(rèn)為黃河清就天下太平。古人云:“俟河之清,人壽幾何?!闭J(rèn)為黃河千年一清,而人壽有限。這里是希望一切好轉(zhuǎn),吳兆騫能歸來的意思。
行戍稿:在戍邊時(shí)所寫的稿子。
金縷曲問答
問:《金縷曲》的作者是誰?
答:金縷曲的作者是顧貞觀
問:金縷曲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金縷曲是清代的作品
問:金縷曲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fù)盡,死生師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fù)盡,死生師友 出自 清代顧貞觀的《金縷曲》
問: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fù)盡,死生師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fù)盡,死生師友 的下一句是 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孱愁,薄命長辭知已別,問人生,到北凄涼否?千萬恨,為兄剖。
問:出自顧貞觀的名句有哪些?
答:顧貞觀名句大全
- 移居二首庭下薔薇樹,花開玉雪球。主人明日去,相對似含愁。
- 夢稚子窮泉織骨已成塵,幽草閑化二十春。昔日相逢猶是夢,今宵夢里更非真。
- 和季弟韻二十首幾欲乘桴泛淼茫,世間詎著次公狂。幸無珠可分房老,安得錢堪遺窟郎。直筆今誰書漢晉,巍冠昔謾講虞唐。那知豀上垂綸叟,曾導(dǎo)龍綃輦出房。
- 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標(biāo)簽:愛國慘結(jié)秋陰,西風(fēng)送、霏霏雨濕。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無中,遙山色。天涯路,江上客。腸欲斷,頭應(yīng)白??丈κ着d歡,暮年離拆。須信道消憂除是酒,奈酒行有盡情無極。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
- 范百嘉百歲昆仲挽詞二首少年何敏銳,才氣伏諸生。展卷五行下,揮毫萬字傾。百年殊未艾,一病竟無成。誰謂從夫子,同開郁郁城。季子尤高爽,顏家早哭回。白頭生便爾,黃壞遽相催。舊草誰收拾,新松剩插栽。悲傷有伯氏,諸子尚嬰孩。
- 秋夕和呂講師韻誰彈招隱操,云外伴清幽。午夜山林月,一花天地秋。經(jīng)窗涼影淡,禪榻古香浮。不作蟾宮夢,凄然憶舊游。
- 挽劉宣義令子認(rèn)絞重,三年為此來。儀容親幾杖,笑語侍尊罍。今日臨歸路,傷心哭夜臺。善人常罕見,寧獨(dú)為公哀。
- 采芹亭便好時(shí)時(shí)具小槎,遍游水北水南涯。游時(shí)要揀山深處,恐有山人處士家。
-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靈之來至,垂慶陰陰。靈之已坐,飭茲五首。壇殿聿嚴(yán),陟降孔欽。靈宜安留,鑒我德心。
- 魯巷太師廟善教邈無跡,其流在民心。君看魯太師,廟食猶至今。豈如文俗土,朱墨坐浮沉。趨營止目前,不顧患害深。去漢馀千載,此弊竟相尋。我行道祠下,感激為悲吟。不見田雉馴,啼鴉空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