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問答
問:《海上》的作者是誰?
答:海上的作者是顧炎武
問:海上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海上是清代的作品
問:海上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滿地關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滿地關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臺 出自 清代顧炎武的《海上》
問:滿地關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滿地關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臺 的下一句是 名王白門江東去,故國降幡海上來。
問:出自顧炎武的名句有哪些?
答:顧炎武名句大全
海上賞析
1、這首詩概括敘述南明諸王或降或遁,但作者把希望寄托在福建的唐王身上。首二句:總領全詩,大意說登臨四望,河山易幟,瘡痍滿目,時事堪憂。胥臺,即姑蘇臺?!短K州府志》:“姑蘇臺,在胥門外,一名胥臺。”按乙酉六月初七日,清兵破蘇州。
2、“名王”二句:指南明諸王,相斷被俘降清。白馬江東去,《晉書·元帝紀》:“太安(西晉惠帝年號)之際,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作為龍。'(司馬氏的瑯琊、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南渡,其中瑯琊王司馬睿登帝位,是為晉元帝)”江東,蕪湖以東的長江南岸。降幡,見淡遷《渡江》注〔二〕〈〔二〕降帆:猶“降幡(f?。?番)”。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詠晉朝王(左氵右睿)率水軍攻吳,吳王孫皓投降,有“一片降幡出石頭”之句,降幡,降旗。這里借此詠明福王降清。〉。
3、“秦望”二句:寫魯王在紹興已敗散,唐王遠在福建。秦望,紹興山名,相傳秦始皇登此山望海。陽鳥,鴻雁一類的候鳥,比喻魯王朝的官員。據(jù)《南疆逸史》,乙酉“閏六月,兵部尚書張同紀等奉魯王監(jiān)國,移駐紹興”;第二年(丙戌)六月,清兵攻下紹興,魯王浮海逃往舟山群島。冶山, 在福州城東北, 相傳歐治子在此煉鋼鑄劍而得名。朔風,北風,比喻清兵。
4、“樓船”二句:意思是聽說福建軍容甚盛,但軍中尚乏統(tǒng)帥的人才。樓船,指唐王部下鄭鴻逵等所率領的水師?!皹谴本湟槐咀鳌斑b聞一下親征詔”。左次,指軍中?!兑捉?jīng)·師卦》有“師左次,無咎”的話。授鋮才,指統(tǒng)師的人才?!赌辖菔贰罚骸耙矣习嗽露∮希仆跻脏嶘欏訛橛鶢I左先鋒,出浙江;鄭彩為御營左先鋒,出江西。駕幸西郊,行授鋮禮?!笨赡茏髡哒J為鄭彩未必可以依賴。
- 賦得路旁一株柳送邢校書赴延州使府路旁一株柳,此路向延州。延州在何處,此路起悠悠。
- 嶺南鞭春一辭湖上月,三見嶺南春。怪鳥呼如鬼,癡猿立似人。蠻商通海舶,漁戶雜江濱。尚有鞭牛撲,紛拿起路塵。
- 太真入宮圖二首夾道千花護彩云,三郎馬上不勝情。誰知繡幰深深許,中有漁陽百萬兵。
- 過臨平蓮蕩四首蓮蕩層層鏡樣方,春來嫩玉斬新光。角頭一一張?zhí)J箔,不遣魚蝦過別塘。
- 詩一首偶乘青帝出蓬萊,劍戟崢嶸遍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識,為留一笠莫沉埋。
- 貧居自警三首赤粟黃虀味最深,此生不恨老云林。鬼神每瞰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涫咳寄毆q殉貨,先賢覆首或無衾。一瓢千駟同歸盡,莫為浮云錯動心。
- 錢塘鶴人間路靄青天半,鰲岫云生碧海涯。雖抱雕籠密扃鑰,可能長在叔倫家。
- 相和歌辭·采蓮女采蓮女,采蓮舟,春日春江碧水流。蓮衣承玉釧,蓮刺罥銀鉤。薄暮斂容歌一曲,氛氳香氣滿汀洲。
- 偈頌一百五十首四月十五,云龍風虎。掃蕩欃槍,肅清寰宇。五月十五,松巒竹塢。明月作龕,白云閉戶。即今六月十五,毒蛇橫古路。
- 江城晚望一望江城思有馀,遙分野徑入樵漁。青山經(jīng)雨菊花盡,白鳥下灘蘆葉疏。靜聽潮聲寒木杪,遠看風色暮帆舒。秋期又涉潼關路,不得年年向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