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龔致政二首問答
問:《挽龔致政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挽龔致政二首的作者是李曾伯
問:挽龔致政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挽龔致政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繡節(jié)榮分使,斑衣喜拜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繡節(jié)榮分使,斑衣喜拜親 出自 宋代李曾伯的《挽龔致政二首》
問:繡節(jié)榮分使,斑衣喜拜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繡節(jié)榮分使,斑衣喜拜親 的下一句是 方將昌厥后,豈必在其身。
問:出自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 書齋戲題數(shù)檐隙地葺幽齋,小作軒窗傍竹開。行蟻上緣風折筍,饑鴉爭啄雨殘梅。閉門惟有讀書樂,愛客苦無佳士來。最憶西湖柳陰底,扁舟欲去尚徘徊。
- 陳嚴二先生和前詩見示次韻報之梅蕊何曾見,詩筒已再開。如憐今歲盡,喚起好春來。咫尺花當動,侵尋老故催。不知榮悴閱,更得幾何回。
- 偈頌一百五十首古人底,今人底。道著道不著,一場沒巴鼻。象王回旋,師子游戲,洎合扶不起。
- 登城東古臺迢迢東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臺。巴歌久無聲,巴宮沒黃埃。靡靡春草合,牛羊緣四隈。我來一登眺,目極心悠哉。始見江山勢,峰疊水環(huán)回。憑高視聽曠,向遠胸襟開。唯有故園念,時時東北來。
- 挽方岳倅昨解巴陵紱,將尋洛社盟。璧埋真可惜,玉立尚如生。舊轍冰天遠,新塋雪瀨清。惟應帶來鶴,解作斷腸聲。
- 中秋大風雨五絕□□□□□,冰輪□□□?!酢酢酢醵?,不管素娥愁。
- 水調歌頭(戊申送厲守赴濡須漕)締好恨不早,覿面雅相知。璿星樓上,一見天產此英奇。功在淮梁砥柱,政藹漢扶襦衤夸,僅借寇恂期。懊惱劍花冷,手欲鲙鯨鯢。濡須塢,咽喉地,腹心誰。公其攬轡憑軾,勛業(yè)笑談為。貫索旄頭息焰,斗極泰階動色,歸佐太平基??陀袉柶驼?,只說在漁磯。
- 朱橋早行田間夜打稻,茅茨耿明燈。客行過籬外,吠犬似可憎。放馬嚙露草,小憩寒塘塍。坐念今民間,貪吏無與繩。幸此歲稍稔,庶足供科徵。不然豈不窘,況乃軍旅興。往者孰柄國,未謂杞遽崩。偽心感咎證,水旱常頻仍。茲獨有年屢,天仁良可憑。緩轡忽得句,數(shù)星陂水澄。
- 游虎丘誰能竟日把書看,蕩槳扶筇十里間。未辦深藏豹林谷,不妨時到虎丘山。秋來千頃境絕麗,老矣北窗人極閒。忽見題名在塵壁,馀生那得許堅頑。
- 符讀書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別墅)木之就規(guī)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余。君子與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不見三公后,寒饑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