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片片孤云和那歸林鳥兒,頃刻間已是飛馳千余里。
想起了我長久離開家園,滯留在異鄉(xiāng)只能空嘆息。
斜陽余輝灑落高大樹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燒。
臨水卻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為害怕容顏已變改。
注釋
片:片刻,片字是“時”字的修飾語。
念:想。
何:多么。
滯:滯留,淹留。
微陽:斜陽。微,指日光微弱。
喬木:樹千高大、主干與分枝有明顯區(qū)別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楊、白樺等樹皆是。
驚:因面容改變而吃驚。
平昔:平素,往昔。
顏:面色,容顏。
落日悵望問答
問:《落日悵望》的作者是誰?
答:落日悵望的作者是馬戴
問:落日悵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落日悵望是唐代的作品
問:落日悵望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出自 唐代馬戴的《落日悵望》
問: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的下一句是 念我一何滯,辭家久未還。
問:出自馬戴的名句有哪些?
答:馬戴名句大全
落日悵望賞析
沈德潛評此詩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軒鶴立雞群矣?!保ā短圃妱e裁》)這里所說的“意”,是指詩的思想感情,全詩以鄉(xiāng)愁為主題,曲折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坎坷不遇,而不顯得衰颯;所謂“格”,主要地是指謀篇布局方面的藝術(shù)技巧。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說就是:情景分寫。情與景,是抒情詩的主要內(nèi)涵;情景交融,是許多優(yōu)秀詩作的重要藝術(shù)手段。然而此詩用情景分寫之法,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開頭二句寫詩人在黃昏日落之時,滿懷惆悵地遙望鄉(xiāng)關(guān),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仰視所見的景物:“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蓖碓乒嘛w于天際,歸鳥投宿于林間,憑著它們有形和無形的羽翼,雖有千里之遠(yuǎn)也片時可達(dá)。詩以“千里”與“片時”作強(qiáng)烈比照,寫出云、鳥的自由無礙和飛行之速;但是,這絕不是純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詩人“悵望”所見,而且這種景物又是觸發(fā)詩人情思的契機(jī)和媒介:“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原來,詩人久客異地,他的鄉(xiāng)關(guān)之思早已深深地郁積在胸中了。因此,頷聯(lián)由外界景物的描繪自然地轉(zhuǎn)入內(nèi)心情感的直接抒發(fā),不言惆悵而滿紙生愁,不言歸心似箭而實際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寫情之后,頸聯(lián)又變換筆墨寫景,景物描寫不但切合詩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遠(yuǎn),層次分明。夕陽從近處的樹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暉返照秋山,一片火紅,像野火在遠(yuǎn)遠(yuǎn)的秋山上燃燒,漸漸地隱沒在山的后面。“入”字寫出夕照的逐漸暗淡,也表明了詩人佇望之久,憶念之殷。不僅如此,這種夕陽西下余暉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詩人的鄉(xiāng)愁,而且更深一層地觸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感時傷逝的情緒??椭芯脺?,漸老歲華;日暮登臨,益添愁思,徘徊水邊,不敢臨流照影,恐怕照見自己顏貌非復(fù)平昔而心驚。其實詩人何嘗不知自己容顏漸老,其所以“臨水不敢照”者,怕一見一生悲,又增悵悶耳?!芭R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尾聯(lián)充溢著一種惆悵落寞的心緒,以此收束,留下了裊裊余音。
情景分寫確是此詩謀篇布局上的一個特點。這種寫法,對于這首詩來說,有特殊的藝術(shù)效果。細(xì)細(xì)玩味,可以發(fā)現(xiàn)此詩是頗見匠心的。全篇是寫“落日悵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間寫來,詩情就被分成兩步遞進(jìn):先是落日前云去鳥飛的景象勾起鄉(xiāng)“念”,繼而是夕陽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喚起遲暮之“驚”,顯示出情緒的發(fā)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詩句稍顛倒次序可作:“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微陽下喬木,遠(yuǎn)燒入秋山。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比绱饲鞍刖昂蟀肭?,也是通常寫法,但顯得稍平,沒有上述那種層層遞進(jìn)、曲達(dá)其意的好處。而“宿鳥歸飛急”引起歸心似箭,緊接“辭家久未還”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時)與遲(久留滯)對比,所以是“起得超脫,接得渾勁”(見《瀛奎律髓》紀(jì)批)。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如上述),則又失去這層好處。
煉字潛詞形象傳神,“孤云”“歸鳥”“微陽”“秋山”營造了秋日傍晚的蕭瑟與清冷,寄托著作者的傷感之情?!盁弊值氖褂?,是靜中有動;“遠(yuǎn)”字又寫出了意境的空闊,增強(qiáng)了對孤寂之情的表現(xiàn)。
李重華《貞一齋詩說》指出:“詩有情有景,且以律詩淺言之,四句兩聯(lián),必須情景互換,方不復(fù)沓?!彼f的“情景互換”,就是“情景分寫”。當(dāng)然,這種分寫絕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獨立而又互相映襯,共同構(gòu)成詩的永不凋敝的美。馬戴這一首望鄉(xiāng)之曲就是這樣,它的樂音越過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遙遙傳來,至今仍然能挑響讀者心中的弦索。
- 送王先生歸南山儒中年最老,獨有濟(jì)南生。愛子方傳業(yè),無官自耦耕。竹通山舍遠(yuǎn),云接雪田平。愿作門人去,相隨隱姓名。知
- 癸巳端午呈李伯高客里幾逢端午節(jié),看成雪鬢與霜髯。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老境可憐歸未得,羈懷長是病相兼。猛思一醉酬風(fēng)月,笑撚菖花揭酒簾。
- 次韻師伯渾見寄眉山漢嘉東西州,估船日日到津頭。不得講書一行字。倚遍臨江百尺樓。黃鐘大呂忽復(fù)見,繡段英瑤何足酬。愿約青神王夫子,來醉萬景作中秋。
- 送宇文侍郎知廬州和戎八十年,尺箠不施寸。彼方玄黃篚,此但青紫楦。懷榮保妻子,是固人所賤。蔌者倖邊功,橫行請十萬。問學(xué)不素講,利欲所薰焮。紅旗與黃紙,勇怯無定論。淮浦唇大江,九重重分閫。容臺少常伯,忠孝在寢飯。帝謂吾先正,嘗遺蠟書恨。汝今其聞孫,未報君父怨。九旗下青冥,往為忠義勸。再拜亟祗命,當(dāng)仁不敢遜。黃金絡(luò)馬頭,茸纛立憲憲。先聲劘塞垣,虜師不足遁。鄰里會方山,疏余且有獻(xiàn)。裴相昔守淮,董師征洄郾。兵端寔蔡啟,深入非始原。況今狃承平,士氣方曼曼。民力苦剜創(chuàng),帥債未折券。如弱者御盜,高墉守關(guān)楗。破羌趙營田,勝楚何繕堰。但當(dāng)強(qiáng)精神,勿與角勇健。功名不入眼,兩斗待其困。卻攜令名歸,太平待公建。
- 頌古三十六首龐公幸是一家人,藥嶠何須禮過勤。只為禮繁偏致亂,那堪雪也落紛紛。
- 次韻葉觀文游賢沙鳳池安國之作春云覆老屋,孤僧正安禪。繽紛雨天花,云是千歲蓮。誰知天上相,來結(jié)林下緣。徜徉愛亭陰,灌木蒼虬然。古意吊鳳穴,祖風(fēng)契漁船。豐隆亦解事,一掃千林煙。光風(fēng)尚駘蕩,芳物俱蕃鮮。詩成史阿買,平處凌羲軿。登臨賴陶寫,可但思平泉。郊原問農(nóng)事,柔桑起蠶眠。
- 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賈至)九載一相逢,百年能幾何。復(fù)為萬里別,送子山之阿。白鶴久同林,潛魚本同河。未知棲集期,衰老強(qiáng)高歌。歌罷兩凄惻,六龍忽蹉跎。相視發(fā)皓白,況難駐羲和。胡星墜燕地,漢將仍橫戈。蕭條四海內(nèi),人少豺虎多。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過。饑有易子食,獸猶畏虞羅。子負(fù)經(jīng)濟(jì)才,天門郁嵯峨。飄搖適東周,來往若崩波。南宮吾故人,白馬金盤陀。雄筆映千古,見賢心靡他。念子善師事,歲寒守舊柯。為吾謝賈公,病肺臥江沱。
- 偈頌六十七首一百禪和三十州,無繩自縛萬山頭。誰是護(hù)生誰是殺,白云影里鐵船浮。
- 鵲橋仙(次韻湖上)黃花似鈿,芙蓉如面,秋事凄然向晚。風(fēng)流從古記登高,又處處、悲絲急管。有愁萬斛,有才八斗,慷慨時驚俗眼。明年一笑復(fù)誰同,料天遠(yuǎn)、爭如人遠(yuǎn)。
- 擬送傅推官吉先予以紹興己已六月自復(fù)徙對吉漂流憶昨到封川,相繼人看淥水蓮。屈指君猶成一任,過頭吾已出三年。款門對坐惟棋局,判袂論情付酒船。九月秋風(fēng)去帆疾,可能相望不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