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裝模作樣的人居然早早當(dāng)上了王朝公卿,惡狠好斗、蠻橫無禮的人竟享受著萬鐘的俸祿,胡說八道、欺世盜名的人竟能在社會上層暢行無阻,總而言之都是胡鬧,說英雄可到底誰是英雄?五眼雞居然成了岐山的鳳凰,兩頭蛇竟被當(dāng)成了南陽的諸葛亮,三腳貓也會被捧為姜子牙!
注釋
雙調(diào):填詞之格式。詞之由前后兩闋相疊而成者,謂之“雙調(diào)”,有前后同段、換頭與前后不同之分;僅一段者謂之“單調(diào)”。
鋪眉苫(shàn)眼:即舒眉展眼,此處是裝模作樣的意思。
三公:大司馬、大司徒與大司空,這里泛指高官。封建朝代最高的官吏,歷代所指稱不一,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
裸(luǒ)袖揎(xuān)拳: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握緊拳頭,指惡狠好斗之徒。
萬鐘:指極高極優(yōu)厚的俸祿。鐘為古代計量單位,六斛四斗為一鐘。成時用:吃得開。大綱來:總而言之,元人口語。
哄:指胡鬧。
五眼雞:也作忤眼雞,指好斗的公雞。
岐(qí)山:在今陜西岐山縣。鳴鳳:鳳凰。岐山鳴鳳:傳說周文王興周時有鳳凰鳴于岐山(在今陜西省岐山縣東北)。
兩頭蛇:毒蛇。
南陽臥龍:即諸葛亮,這里泛指杰出的人才。
三腳貓:缺一腳的貓。喻指徒有其表實不中用的人。
渭水飛熊:即周代的太公呂尚,即姜子牙、姜太公。傳說周文王夢見飛熊,而后在渭水濱遇見姜太公。這里指德高望重的高官。
水仙子·譏時問答
問:《水仙子·譏時》的作者是誰?
答:水仙子·譏時的作者是張鳴善
問:水仙子·譏時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水仙子·譏時是元代的作品
問:水仙子·譏時是什么體裁?
答:散曲
問: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 出自 元代張鳴善的《水仙子·譏時》
問: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 的下一句是 大綱來都是哄。
問:出自張鳴善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鳴善名句大全
水仙子·譏時賞析
此曲題為“譏時”,即對腐朽、寄生而虛偽的元代上層社會作了無情的揭露,備極冷嘲熱罵之致。
這首小令譏諷時政尖銳的揭露了元朝當(dāng)政者卑劣腐朽的面目,揭露世風(fēng)的齷齪敗壞。語言犀利潑辣,比喻極具特色,夸張的描寫,揭露尖刻有力。
這是元散曲中一支妙語連珠的著名作品。首尾兩組工整的鼎足對,尤見精彩。
起始的三句中,“鋪眉”與“苫眼”、“裸袖”與“揎拳”、“胡言”與“亂語”是句中自對,互相又成為工對;“時”與“十”同音,借與三、萬作數(shù)字對。“鋪眉苫眼”等三組詞語活畫出了無賴與白癡的形象,與達(dá)官貴人的身份本身形成了絕妙的諷刺。而三句從文意上看側(cè)重點又有所不同:第一句諷刺內(nèi)閣,第二句諷刺武將,第三句諷刺高官??偠灾?,“都是烘(哄)”,滿朝文武全是些瞎胡鬧的烏龜王八蛋罷了。
末尾的鼎足對,數(shù)字對數(shù)字、地名對地名、動物門對動物門不算,妙在同句之內(nèi)的雞與鳳、蛇與龍、貓與熊還都有形狀相像的聯(lián)系。一頭是文人習(xí)用的雅語頌辭,一頭卻是民間口語中帶著詈罵性質(zhì)的語匯,湊在一起,冷峭而生動。三句也各具側(cè)重點:第一句揭示兇橫,第二句揭示狠毒,第三句揭示無能。這就讓人們清楚地看出,元代社會中各種自封的或被吹捧出來的風(fēng)云人物,究竟是些什么樣的貨色。這三句承接前文“早三公”、“享萬鐘”、“成時用”而寫,作者矛頭直指上層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高官要人,是一目了然的。兩段之間,“大綱來都是烘”結(jié)上,“說英雄誰是英雄”啟下。得此兩句憤語綰聯(lián),“譏時”的題意便充分地顯露了出來。
作者這種莊俗雜陳、嬉笑怒罵而尖峭老辣的散曲風(fēng)格自成一家,被時人稱作“張鳴善體”。明代曲家薛論道就有一首仿“張鳴善體”的《朝天子·不平》:“清廉的命窮,貪圖的運(yùn)通,方正的行不動。眼前車馬鬧轟轟,幾曾見真梁棟。得意鴟鶚,失時鸞鳳,大家挨胡廝弄。認(rèn)不得蚓龍,辨不出紫紅,說起來人心動?!闭Z言雖不及本曲灝辣,卻能得其神理。
- 秋怨長信多秋氣,昭陽借月華。那堪閉永巷,聞道選良家。
- 處士妻十首嫁與張京兆,新眉掃黛濃。不如伯鸞婦,長伴藁砧舂。
- 寄智門石心和尚我栽苦瓠連根苦,君種甜瓜苦更多。自是海邊風(fēng)土別,不因種子得來訛。
- 跋本朝六名公帖道喪嗟耆舊,人亡獨(dú)簡編。家藏六君帖,何必萬人傳。
- 鵲橋仙 擬稼軒 中原懷古殘陽隴樹,寒煙塞草,戲馬臺前秋老。黃河日日水東流,斷送卻、英雄多少。西秦笳鼓,東山寄傲。萬事付之一*。閑來系馬讀殘碑,又目斷
- 邵伯埭下寄高郵陳郎中故人相別動經(jīng)年,候館相逢倍慘然。雇我飲冰難輟棹,感君扶病為開筵。河灣水淺翹愁鷺,柳岸風(fēng)微噪暮蟬。欲識酒醒魂斷處,謝公祠畔客亭前。
- 和蔣潁叔涇溪畫舸夷猶紫翠間,暮云如掃月如環(huán)。三山六刺須臾過,恰似嚴(yán)陵七里灘。
- 游洋州崇法院曉色熹微麥隴間,杖藜徐步扣禪關(guān)。兩澆水足東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仕路馳驅(qū)驚歲晚,僧寮燕坐覺身閒。故園早辦歸來計,莫待星霜滿鬢斑。
- 鴛鴦湖棹歌 之八倅廨偏宜置酒過,亭前花月至今多。不知三影吟成后,可載兜娘此地歌?
- 樓中月夜端令倚懸檻,長望抱沉憂。寧知故園月,今夕在茲樓。衰蓮送馀馥,華露湛新秋。坐見蒼林變,清輝愴已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