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
海棠花底東風(fēng)惡。
人情不似春情薄。
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綠尊細(xì)細(xì)供春酌。
酒醒無奈愁如昨。
殷勤待與東風(fēng)約。
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卻。
注釋
綠尊:酒尊。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問答
問:《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的作者是誰?
答: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的作者是管鑒
問: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是宋代的作品
問: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春陰漠漠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春陰漠漠 出自 宋代管鑒的《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
問:春陰漠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陰漠漠 的下一句是 海棠花底東風(fēng)惡。
問:出自管鑒的名句有哪些?
答:管鑒名句大全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賞析
管鑑《 養(yǎng)拙堂詞》里另有一首《虞美人》,序中說 :“與客賞海棠,憶去歲臨川所賦,悵然有遠(yuǎn)宦之嘆。”“這首《醉落魄》就是“去歲臨川所賦”的。管鑑原來是龍泉(今浙江省某縣名)人,靠父親的功績被蔭授為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司干辦官,任所在撫州 ,于是移家臨川(郡名 ,治所在今江西省撫州市西 )。根據(jù)這些材料,我們可以估計這首詞中“酒醒無奈愁如昨 ”的“愁”,除了因落花而產(chǎn)生的傷春情緒以外,還應(yīng)當(dāng)包括離鄉(xiāng)“遠(yuǎn)宦”之愁。
從詞篇描寫,作者的遠(yuǎn)宦之愁,是由賞海棠未能盡興而引起的,究其未能盡興的原因,則是由于陰雨連綿的天氣、狂風(fēng)怒吼的巨風(fēng)。海棠花開得早,敗得也早 。所以剛是“ 正月二十日”便遭受到零落的厄運(yùn)。 這不能不勾起詞人的惜花之情?!豆沤裨~論》引張砥中的話說:“凡詞前后兩結(jié)最為緊要 。前結(jié)如奔馬收韁,須勒得住 ,尚存后面地步 ,有住而不住之勢。后結(jié)如眾流歸海,要收得盡,回環(huán)通首源流,有盡而不盡之意。”這首詞寫的是“張園賞海棠”,但開頭兩句一方面是從大的范圍講“ 春陰漠漠”,另一方面是從眼前的注意中心講“ 海棠花底東風(fēng)惡”,于是在“人情”(要賞花)與“春情”(催花落)之間自然形成了矛盾。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作者別出心裁地吟出“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兩句。這個前結(jié),構(gòu)思新巧,想象奇特 ,在煉意鑄句上已略勝別人一籌。并且細(xì)細(xì)領(lǐng)略詞意,則賞海棠的初衷,惜花落的情緒,詛咒“春情 ”的心境,全都包含在這兩句九個字中,不僅內(nèi)涵豐富,而且作為“賞海棠作”的一篇小詞似乎已全部說盡了,這就是它“勒得住”的地方??墒?,“守定花枝”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人“不放”花零落 ,花就真的不零落嗎 ?在下半片里,作者說他們“ 綠尊細(xì)細(xì)供春酌”,乃是死下心來,要“守”到底了。然而,“酒醒無奈愁如昨” !愁也沒有減,風(fēng)也在繼續(xù)“ 苦吹花”。由此觀之,那么上半片的“勒得住”實在是沒有留得住,而是“ 尚存后面地步”的。
“守定”之法告敗 ,看來一段公案該了結(jié)了 。誰料“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作者那里另有高招 :“殷勤待與東風(fēng)約 :莫苦吹花,何吹愁卻?!边@簡直是在異想天開地希望換個東西給風(fēng)吹!如果是這樣,愁情被吹盡了,艷麗的海棠花依舊常開,人情花意哪里還有比這更美好的思想境界呢?這個后結(jié) ,想象之奇,情緒之真,造語之癡,更在前結(jié)之上。作為一首小詞,作者連生兩段癡想,惜花與寫愁的目的都已達(dá)到。所以這個后結(jié) ,算得上是“眾流歸?!?,算得上是“收得盡 ”。只是,誰也看得出來 :“與東風(fēng)約”是辦不到的 ,“莫苦吹花”和“吹愁卻”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當(dāng)讀畢掩卷的時候,人們想到的仍是作者更深重的苦悶,這又是這個后結(jié)“有盡而不盡之意”的證明。
最后,這首詞在煉字、選詞方面,也很有一此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第二句說 :“海棠花底東風(fēng)惡”。
論理只要“風(fēng)惡”,就不僅僅是“惡”在“花底”。一方面作者這么寫,由于強(qiáng)調(diào)了“ 花底”,當(dāng)然也就帶過了花上,其結(jié)果是加深了花受東風(fēng)襲擊的程度;另一方面,用上“ 花底”,還可以暗示人在花下,因而又有惜花情緒的寄托。再如,“定”與“ 往”同為去聲,依詞律可以互換??墒窃~中卻偏說“守定花枝”,這是要更加突出死守不放的意思。還有,“ 綠尊細(xì)細(xì)供春酌”,其中的“細(xì)細(xì)”二字可當(dāng)“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注腳看:因為這里的“細(xì)細(xì)”不只是一般的品酒,而是要借細(xì)勘慢飲,來從容地守定將落的海棠而已。此外,如“莫苦吹花”的“苦”,“何似吹愁卻”的“卻”都是極其平常的字,但用在作者的筆下,卻能表達(dá)出十分準(zhǔn)確而又十分豐富的內(nèi)容來。
賞析二
“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fēng)惡?!薄澳?,是寂靜無聲之意;“惡”,在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厲害”的意思引申而來,此義至今在某些地區(qū)的方言中還保留著(如魯西南和豫東)。首二句說,春天的時光萬籟俱寂,但從海棠花穿過的東風(fēng)卻吹得強(qiáng)勁猛烈。標(biāo)題中說“賞海棠作”,卻不寫海棠花的艷麗,而突出了“東風(fēng)惡”。寫春風(fēng)、春光一般是喜悅、溫暖、吹拂、和煦,縱使風(fēng)大天寒,也不過用“料峭”之類的詞來形容。詞人別出心裁,一方面是“寫實”,另一方面,也只有這樣寫,才與下文協(xié)調(diào)。
“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緊承“東風(fēng)惡”,意思是說,人對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風(fēng)對花是薄情的,因此“東風(fēng)”對花猛吹乃至摧殘。正因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寫海棠花如何美麗嬌艷,側(cè)重寫人對花的態(tài)度,對海棠的愛憐和保護(hù),反襯海棠花的艷麗,是脫俗之筆。
過片之后,寫以酒澆愁,雖然憂愁無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進(jìn)一步說明了它在詞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詞主旨更為鮮明。
“綠尊細(xì)細(xì)供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痹~人沒有說是因為什么發(fā)愁,酒只能暫時麻醉神經(jīng),卻不能從根本上排解憂愁,酒醒后“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來寫“酒”與“愁”的詩詞很多,如柳永有“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qiáng)飲還無味”(《鳳棲梧》),又有“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訴衷情近》)。意境與該詞相近,這說明管鑒在某些方面受過他以前的一些詞人的影響。
但“殷勤”以下三句,則屬作者創(chuàng)新?!耙笄诖c東風(fēng)約”一句,與上片“海棠”句相呼應(yīng),他要與那吹得迅猛異常的“東風(fēng)”“約定”,“規(guī)勸”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卻?”前句說,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后句說,你用什么辦法把我的“愁”吹跑呢?這里的寫法頗為微妙,一是把“東風(fēng)”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觀事物中。把內(nèi)心活動包含于客觀景物之中,在我國古典詩詞中歷來有之,所謂“神與詩者妙合無垠”(《夕堂永日緒論》),自然和諧而恰到好處,這首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三年三年宦牒托東侯,旌蕩危心斛貯愁。一命鴻毛徒許國,單身螢火若驚秋。
- 鷓鴣行不得也哥哥。瘦妻弱子羸牸馱,天長地闊多網(wǎng)羅。南音漸少北音多,肉飛不起可奈何。行不得也哥哥。
- 寓展江亭謝堯夫寄酒及花措枉我先違陛石,均勞公亦下堤沙。已欣晚歲逢良友,更喜高秋見好花。旨酒芳新來似水,危亭清絕至如家。三杯舉白歌相和,忘卻風(fēng)前兩鬢華。
- 丑奴兒/采桑子幽芳不為春光發(fā),直待秋風(fēng)。直待秋風(fēng)。香比馀花分外濃。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吹動瓏。恰似瑤臺月下逢。
- 登游齊山星使南馳入楚重,此山偏得駐行蹤。落花滿地月華冷,寂寞舊山三四峰。
- 代應(yīng)本來銀漢是紅墻,隔得盧家白玉堂。誰與王昌報消息,盡知三十六鴛鴦。
- 偈頌一百零二首高不高膚寸,低不低太華。深不深蹄涔,淺不淺溟渤。法華高低深淺,瞞諸人一點不得。諸人高低深淺,亦瞞法華一點不得。盡情畫斷,更莫論量。綴缽飯抄云子白,晴甌茶泛雪花香。
- 贈天卿寺神亮上人 師不下寺已五年。五看春盡此江濆,花自飄零日自曛??沼写缺S物念,已無蹤跡在人群。迎秋日色檐前見,入夜鐘聲竹外聞。笑指白蓮心自得,世間煩惱是浮云。
- 南臺舟中聯(lián)句秋陽紅若柿,曉雨翠如絲。福地逢迎日,江天笑傲?xí)r。蓮臙猶殢水,桂粟已粘枝。波靜天一色,山低云四垂。垂綸懷渭叟,縱棹擬鴟夷。上水遲吾樂,西風(fēng)壯我詩。
- 六言沙鷗對立機(jī)外,胡蝶相逢夢中。帆去帆來野水,花開花落春風(fēng)。流水獨吟花逕,好山重約云門。茶甌疏竹孤寺,桐角斜陽遠(yuǎn)村。
- 煢煢孤思逼,寂寂長門夕。——— 齊浣相和歌辭·長門怨
- 弊袍披槁葉,瘦馬兀扁舟——— 秦觀次韻傳道自適兼呈都司蕓叟學(xué)士
- 相期云水鄉(xiāng)。——— 趙彥端菩薩蠻
- 翁媼饑?yán)壮^D(zhuǎn)腹,大兒嗷嗷小兒哭——— 趙汝鐩翁媼嘆
- 杯水慱詩元不直,醬瓿覆卻那作嗔——— 楊萬里謝丁端叔直閣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
- 春風(fēng)也似江南早,梅與辛夷斗著花——— 黃庭堅次韻元禮春懷十首
- 花方繁開,上乘照夜車,太真妃以步輦從——— 林正大括臨江仙
- 羞逢山友長低面,悔把漁竽不到頭——— 利登至家
- 極知山與詩為地,老去無詩奈若何——— 方岳次韻方教采芹亭
- 應(yīng)玉渚流虹,璇樞飛電。——— 趙孟頫長壽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