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67_59
尋桃花嶺潘三姑臺問答
問:《尋桃花嶺潘三姑臺》的作者是誰?
答:尋桃花嶺潘三姑臺的作者是顧況
問:尋桃花嶺潘三姑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尋桃花嶺潘三姑臺是唐代的作品
問:尋桃花嶺潘三姑臺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桃花嶺上覺天低,人上青山馬隔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桃花嶺上覺天低,人上青山馬隔溪 出自 唐代顧況的《尋桃花嶺潘三姑臺》
問:桃花嶺上覺天低,人上青山馬隔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桃花嶺上覺天低,人上青山馬隔溪 的下一句是 行到三姑學(xué)仙處,還如劉阮二郎迷。
問:出自顧況的名句有哪些?
答:顧況名句大全
- 謝吳侍郎屋角梅花枕魯宮,柏臺借重過江東。月明鳥定文書靜,九郡譙樓起烈風(fēng)。
- 題蘇虞叟巖壑隱居蘇子飄然古勝流,平生高興在滄州。千巖萬壑舊卜筑,一馬二僮時出游。香斷鐘殘僧閣晚,鯨吞鼉作海山秋。極知處處多奇語,肯草吳牋寄我不?
- 曾季明經(jīng)過相見聞壽岡先生掛冠之報且承動靜夫子文章何所如,高處直命騷為奴。世人共誦詞人賦,不道雕蟲羞壯夫。兒時聞公薌林社,既見則喜已白須。公亦與我自言志,笑謂此客向來無。昨傳得官隸王都,且復(fù)將試齊相壺。岐江嚴(yán)湍浪饒舌,愛公愿公吾道扶。今知謝事歸懸車,食可無肉寒須襦。再三問公近起居,復(fù)道今腴非昔癯。君今好去相與娛,馬牛寧得加我呼。絕代幽居在空谷,市門三五方當(dāng)壚。
-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有嚴(yán)在條,陳彼牲牢。孔碩其俎,薦此血毛。厥初生民,飲如則然。以燔以炙,伊誰云先。
- 宿柞樹下見趙行之所題詩人道朝霞不出門,今朝失喜見晴暾。長林未減霜前翠,疊巘全收雨后昏。兀兀不知為底日,悠悠又復(fù)度前村。眼明見此壁間句,回憶東江數(shù)過村。
- 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間書客所攜四扇遠(yuǎn)近高低錦樹明,直疑春教蝶多情。人間萬事思量盡,只好園居過此生。
- 邵武城南城北草如茵,綠水青山眼界新。更問樵溪何處是,滿城桃李萬家春。
- 驀山溪金風(fēng)玉露,洗出乾坤體。乘興到前村,見一片、清溪無底。竹籬茅舍,雞犬兩三家,尋漁父,問湘靈,拄杖斜陽里。青春誤我,白發(fā)今如此。幸自識方壺,有個人、神通游戲。澗邊野鶴,巖上忽孤云,傾濁酒,對黃花,又似東籬子。
- 歲朝青山不似歲華老,白酒最於鷗鳥親。十事九休書作崇,百無一有硯生春。貧中只是尋常日,醉裹何知見在身。卻喜東風(fēng)公道在,池塘吹綠漲痕新。
- 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澧朗江城秋日落,山鬼閉門中。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赤眉猶世亂,青眼只途窮。傳語桃源客,人今出處同。
- 已聞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細(xì)柳營——— 王瓊九日登長城關(guān)樓
- 盡興南游卒未回,水工舟子不須催。——— 曹唐南游
- 景簇瓊英燦爛,醉乘風(fēng)、飛舞徘徊——— 王吉昌神光燦
- 六軍將士皆死盡,戰(zhàn)馬空鞍歸故營——— 賈至燕歌行
- 大句忽隨烏鵲至,恍如前歲逢春——— 魏了翁臨江仙(叔母生日次韻許侍郎奕臨江仙為壽)
- 草木向陰猶帶雪,風(fēng)光近臘已如春——— 張耒臘
- 僧中之龍,法中之王——— 釋師范大慧贊
- 晚潤生琴匣,新涼滿藥齋——— 張籍和李仆射雨中寄盧、嚴(yán)二給事
- 遠(yuǎn)帆花月夜,微岸水天春——— 鄭谷送進(jìn)士趙能卿下第南歸
- 君王祖述竹林風(fēng),竹葉紛紛插滿宮——— 陳普詠史下山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