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
鮮明訝銀尺,廉纎非蠆尾。
肩聾乍驚雷,腮紅新出水。
芼以薑桂椒,未熟香浮鼻。
河魨愧有毒,江鱸慚寡味。
更咨座上客,送歸煩玉指。
饤饾雜青紅,百巧出刀匕。
翩翩鶴來翔,粲粲花呈媚。
頗疑壺中景,仿佛具盤底。
又疑三神山,幻化出人世。
更于屬饜馀,想像無窮意。
知君束裝冗,不敢折簡致。
厚賜何可忘,因筆聊舉似。
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問答
問:《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的作者是誰?
答: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的作者是劉宰
問: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是宋代的作品
問:環(huán)坐正無悰,駢頭得嘉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環(huán)坐正無悰,駢頭得嘉饋 出自 宋代劉宰的《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
問:環(huán)坐正無悰,駢頭得嘉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環(huán)坐正無悰,駢頭得嘉饋 的下一句是 鮮明訝銀尺,廉纎非蠆尾。
問:出自劉宰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宰名句大全
- 鷓鴣天薌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楊遵道光祿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館,亦甚似之。其子孫與兩蘇、山谷從游。所謂百花洲者,因東坡而得名,嘗為絕句以紀其事。后戲廣其聲,為是詞云莫問清江與洛陽。山林總是一般香。兩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楊。石作枕,醉為鄉(xiāng)。藕花菱角滿池塘。雖無中島霓裳奏,獨鶴隨人意自長。
- 郡侯奏請為先竹洲易名因送逢原入京一封奏入五云開,褒錄儒先動九垓。生意欲回洲上竹,好風已遞隴頭梅。志銘標揭留幽隧,謚法昭彰在曲臺。去去片帆春水滑,捧持飛誥看歸來。
- 宮詞露井銀床凍不收,深宮花暗曉鶯愁。殘紅滿地無人掃,一半隨風落御溝。
- 花心動(瑞香)玉井生寒,正楓落吳江,冷侵羅幕。翠云翦葉,紫錦攢花,暗香遍熏珠閣。瑞非蘭麝比,氤氳清徹寥廓。向燕寢,團團秀色,巧宜圍卻。寶檻濃開對列,蜂共蝶多情,未知花萼。愛玩置向窗幾,時時更碾,建春澆著。最是關(guān)情處,驚夢回、酒醒初覺。楚梅早,前村任他暗落。
- 蝶三三兩兩舞春暄,玉翅香須更可憐。拂草巡花情未定,又隨風絮過秋千。
- 走筆次韻察推見別二篇老愛詩書志益堅,不成魚網(wǎng)謾臨淵。幽居喜見新松菊,病目愁看舊簡編。事任間忙常自適,心忘毀譽敢求全。知君有意論騷雅,何日從容話極玄。
- 寄周秀實天目之水停山椒,匯為雙溪霅與苕。先生苕上結(jié)鄰好,遠得徑山中洞霄。浮圖道人支若永,赤城黃冠陸修靜。前山后山松柏幃,七盤九盤龍虎鼎。山前籃舁過者誰,不是長須謝靈運。此游已恨失春期,更待清和閑書景。
- 寒意嶺南霜不結(jié),風勁是霜時。日落晚花瘦,山空流水悲。棲鴉尋樹早,凍蟻下窗遲。季子家何在,衣單知不知。
- 次韻胡益之初夏見懷自是胸中三斗塵,詩兵敢敵亞夫營。愁關(guān)老子兩肩瘦,春點榴花一樹明。雨向梅邊來處細,句從夜半得時清。方狀竹枕思君切,幸有吟筒話舊情。
- 吟陊江三十年,潮打形骸朽。家人都不知,何處奠杯酒。
-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為之字——— 李覯解湯延祖字
- 別有倍深知感士,曾經(jīng)兩度得芳枝——— 孟守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 終日掩柴門,處幽軒,閑看古書慵倦——— 王志謹金人捧露盤 鳴鶴余音卷一
- 夢罷靜思巖野回,何心商鼎作羙梅——— 鄧忠臣和胡宿韻寄蔣之奇
- 步溪凡幾轉(zhuǎn),始得見幽蹤——— 劉得仁尋陳處士山堂
- 永晝通明殿,曾聽話經(jīng)綸——— 曾協(xié)水調(diào)歌頭(送史侍郎)
- 早晚從我游,共攜春山策——— 皎然訪朱放山人
- 江南江北閑為客,潮去潮來老卻人——— 杜荀鶴春日行次錢塘卻寄臺州姚中丞
- 塵埃離故國,詩酒寄他鄉(xiāng)——— 張耒寄文剛求蟹
- 行客日暮時,愁聞蕭條風——— 張嵲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