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62-13
七夕問答
問:《七夕》的作者是誰?
答:七夕的作者是劉威
問:七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七夕是唐代的作品
問:七夕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出自 唐代劉威的《七夕》
問: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 的下一句是 云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問:出自劉威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威名句大全
- 失調(diào)名百紫千紅開遍了。
- 雨中花/夜行船小小中庭,深深洞戶,誰人笑里相迎。有三年窺宋,一顧傾城。舞態(tài)方濃,簫聲未闋,又黯離情。怎奈向,贏得多情懷抱,薄倖聲名。良宵記得,醉中攜手,畫樓月皎風(fēng)清。難忘處、憑肩私語,和淚深盟。假使釵分金股,休論井引銀瓶。但知記取,此心常在,好事須成。
- 代任閬州和人重午二首游龍蹴浪錦江高,節(jié)物驚人感二毛。京洛承平真富貴,江湖風(fēng)物歡蕭騷。荃蕪有恨流千古,駑驥當(dāng)年共一槽。圣處相期君不肯,自煎明焰泣流膏。
- 水調(diào)歌頭三十九年我,老色上吟髭。生辰月宿南斗,正合退之詩。今歲兩逢正月,準(zhǔn)算恰成四十,歲暮日斜時。臘彘剮紅玉,湯餅煮銀絲。炷爐香,飲杯酒,賦篇詞。蕭然世味,前身恐是出家兒。天下誰非健者,我輩終為奇士,一醉不須辭。莫問黃楊厄,春在老梅枝。
- 和人禁中作鈞曲來深殿,宮花出御溝。云天正如畫,壁月在西樓。
- 題金陵雜興詩后十八首長干小婦學(xué)吹簫,樓外閑風(fēng)弄翠條。近得廣陵消息未,暮潮已過赤欄橋。
- 一剪梅·唱到陽關(guān)第四聲標(biāo)簽:離別唱到陽關(guān)第四聲。香帶輕分。羅帶輕分。杏花時節(jié)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更沒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滿,空有啼痕。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
- 和李太白泰山一首泰山天地極,鄒魯圣賢關(guān)。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間。五文合泗水,八荒無競山。扶輿清淑運,日夜何曾閑。尼山連嶧阜,豈徒翠浮鬟。軒轅與羲昊,孔孟垂曾顏。正氣盡此出,高哉其可攀。
- 河陽道中沖風(fēng)仍躡凍,提轡手頻呵。得事應(yīng)須早,愁人不在多。雪田平入塞,煙郭曲隨河。翻憶江濤里,船中睡蓋蓑。
- 次日湖上山南山北水平湖,屏障天開畫不如。好在風(fēng)流王謝宅,扁舟來往未應(yīng)疏。
- 湖上晴煙凍未收,湖中佳景可遲留——— 梅堯臣依韻和資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
- 侍行尚垂髫,孤露今戴白——— 司馬光和利州鮮于轉(zhuǎn)運公劇八詠寶峰亭
- 情忘意消,神凝不征——— 蘇轍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停云詩
- 園林蕭索,亭臺寂靜,萬木皆凍凋傷。——— 佚名滿庭霜/滿庭芳
- 利欲喜乘人,日夜勸自勵。——— 陸游秋懷十首以竹藥閉深院琴樽開小軒為韻
- 長亭與想東征路,柳色青青拂面來——— 趙蕃立春日呈彥博并帖審知
- 處處征胡人漸稀,山村寥落暮煙微。——— 李嘉祐題靈臺縣東山村主人
- 落月不滿窗,驚鵲屢移樹。——— 陸游夏夜
- 鑿山導(dǎo)伊流,中斷若天辟——— 韋應(yīng)物龍門游眺
- 馳驅(qū)咸雍郊,歷訪經(jīng)行地——— 蘇頌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