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竹初種時,用棘條編成籬笆,小心謹慎保護好新竹,新竹長成,碧綠濃蔭,倒映在水之漣漪中。
夏日的清風吹過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當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熱。
筍殼脫落時,聽到簌簌悉悉的聲音,竹子拔節(jié)時,初現(xiàn)疏疏落落的倩影。
退歸閑暇的時候,我經(jīng)常來這里,來的時候仍然隨身帶著枕頭和竹席,好隨地安眠。
注釋
東湖:在今浙江紹興市城郊。
插棘編籬:即用荊棘編成籬笆。指開始種竹時的情況。棘,荊棘,有刺的草木。
護持:保護維持的意思。
寒碧:蒼翠。寒,清冷,竹葉給人有清涼之感,故稱寒碧。
漣漪:細小的水波。
掠地:卷地;從地上刮來。 秋:清涼。
赤日:夏天的太陽。 午:中午。
籜(tuò):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竹類軀干上生出的葉,俗稱“筍殼。”竹竿生長過程中逐步脫落,稱為“解籜”。
簌簌:象聲詞,形容風吹葉子等的聲音。此處指筍皮脫落的聲。
放梢:竹梢生長伸展。梢,枝頭末端。
離離:茂盛的樣子。此指枝繁葉茂。
簟(diàn):一種輕便細巧的竹席。
東湖新竹問答
問:《東湖新竹》的作者是誰?
答:東湖新竹的作者是陸游
問:東湖新竹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東湖新竹是宋代的作品
問:插棘編籬謹護持,養(yǎng)成寒碧映淪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插棘編籬謹護持,養(yǎng)成寒碧映淪漪 出自 宋代陸游的《東湖新竹》
問:插棘編籬謹護持,養(yǎng)成寒碧映淪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插棘編籬謹護持,養(yǎng)成寒碧映淪漪 的下一句是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問:出自陸游的名句有哪些?
答:陸游名句大全
東湖新竹賞析
詩的形象性很重要,詠物詩更是如此。一株樹,一竿竹,一朵花,看起來是靜止的東西,比較平常,但有才華的詩人,通過藝術(shù)的語言,從各個側(cè)面,以恰當?shù)拿璁嫲阉蜗蟮乇磉_出來,就會把景物寫活,從而“靜止”的東西也會變得栩栩如生。陸游這首詠竹詩,正是以“多側(cè)面”的形象性描寫,賦予“東湖新竹”以生命。詩的開頭一句,寫出種竹時的情景,接下來一連五句,都是從不同角度,對新竹進行形象化的描繪。第二句“寒碧映漣漪”,通過水來反映它的疏影。這里竹的“寒碧”和水的“漣漪”,互相呼應,都有“冷”、“涼”的含意。第三句“清風掠地秋先到”,通過“風”來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風搖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十分準確,生動,把“新竹”纖枝因風而動的特點,形象地烘托出來。第四句“赤日行天午不知”,通過“光”來反映它的綠蔭萋萋、一片蒼翠的景象。五六兩句中“聲簌簌”、“葉離離”,用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畫出新竹成長過程中的特點,讀后使人如見如聞。最后兩句抒情,寫作者對竹林的愛慕和想望,希望“官閑”是經(jīng)常到此“枕簟”。而這竹篾制成的“簟”,又呼應試題的“竹”字。這首詩由于在形象性方面著意求工,詩意也就更加清新傳神了。
- 酬令狐相公親仁郭家花下即事見寄荀令園林好,山公游賞頻。豈無花下侶,遠望眼中人。斜日漸移影,落英紛委塵。一吟相思曲,惆悵江南春。
- 辛未興龍節(jié)日懷歷陽王掾元胥昨歲東溪口,扁舟欲下江。伴愁燈映幔,欺睡月侵窗。漫寄書連紙,誰同酒一缸。何當見之子,聊使我心降。
- 采蓮曲·秋江岸邊蓮子多秋江岸邊蓮子多,采蓮女兒憑船歌。青房圓實齊戢戢,爭前競折蕩漾波。試牽綠莖下尋藕,斷處絲多刺傷手。白練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釵妝梳淺。船中未滿度前洲,借問誰家家住遠。歸時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蕩槳。
- 上陳文惠昨夜西風爛漫秋,今朝東岸獨垂鉤。紫袍不識衰衣客,曾對君王十二旒。
- 夜對巾山塔燈呈史君李孟達寺簿光明臺畔舊曾逢,何自飛來碧海東。未問眼根齊等級,要先心地證圓通。八還究竟千光合。四面回旋一視同。坐想玉霄風月夕,超然清對一詩翁。
- 野望霜葉紅於染,吹花落更馨。平江行詰曲,小徑夾蔥青。度鳥開愁眼,遙山入畫屏。畏人惟可飲,從俗郤須醒。
- 寒食節(jié)有感江南兒女尚多情,為愛芳晨載酒行。幸自不知惆悵事,鳥啼花落是清明。
- 酹江月(詠梅)孤村籬落,玉亭亭、為問何其清瘦。欲語還愁誰索笑,臨水嫣然自照。甘受凄涼,不求識賞,風致何高妙。松挨竹拶,更堪霜雪﹀︽。爭奈終是冰肌,也過了幾個,晴昏雨曉。冷艷寒香空自惜,后夜山高月小。滿地蒼苔,一聲哀角,疏影歸幽渺。世無和靖,三花兩蕊不少。
- 芝山春風幾樹石楠開,誰采靈芝去不回。彭蠡水分雙港落,匡廬云度五峰來。鐘沉古寺僧初定,月墮長松鳥自哀??皣@昔人攜酒地,斷碑無主臥蒼苔。
- 句霜皮圍四十,水擊黑三千?!胶託w整頓,天地入陶甄。……但存忠貫日,未問寫凌煙?!h汲金莖露,高攀玉井蓮?!L度優(yōu)囊笏,恩光繞賜鞭。……李唐光夾日,炎漢赫中天?!渤刑熘?,獨斡斗杓旋?!瓚压鸥桫櫻?,傷今拜杜鵑。……王氣周旋內(nèi),胡塵笑語邊?!≡崎_斥堠,飛鳥避戈鋋?!竦篱_天險,雄夸億萬年。??阵慈饸?,蓋代出真賢。……國多艱難盡,公歸早晚遄。原為元結(jié)頌,磨石待高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