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問答
問:《千秋歲》的作者是誰?
答:千秋歲的作者是秦觀
問:千秋歲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千秋歲是宋代的作品
問:千秋歲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出自 宋代秦觀的《千秋歲》
問: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的下一句是 花影亂,鶯聲碎。
問:出自秦觀的名句有哪些?
答:秦觀名句大全
千秋歲賞析
【評解】
這是一首感事傷別之作。春回大地而人卻“不見”。眼前“花影亂”,耳邊“鶯聲碎”,這情景對一個失意飄零的人,更會勾起回憶與哀傷。昔日與眾友人歡聚的地方,如今還有誰在?撫今追昔,愈覺韶華易逝,流光似水。詩人觸景傷情,感慨萬千。全詞寫得凄涼哀婉,工麗自然?!帮w紅萬點愁如?!本?,尤為人們所稱賞。
【集評】
《汲古閣本》題作“謫虔州日作”。
《艇齋詩話》:少游“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詞,為張蕓叟作。有簡與蕓叟云:“古者以代勞歌,此真所謂勞歌?!鼻厣儆卧~云:“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今人多能歌此。方少游作此詞時,傳至予家丞相(曾布),丞相曰:“秦七必不久于世,豈有愁如海而可存乎?”已而少游果下世。少游第七,故云秦七。
《獨醒雜志》卷五:少游謫古藤,意忽忽不樂。過衡陽,孔毅甫為守,與之厚,延留,待遇有加。一日,飲于郡齋,少游作《千秋歲》詞。
毅甫覽至“鏡里朱顏改”之句,遽驚曰:“少游盛年,何為言語悲愴如此!”遂賡其韻以解之。居數(shù)日,別去。毅甫送之于郊,復相語終日,歸謂所親曰:“秦少游氣貌大不類平時,殆不久于世矣!”未幾果卒。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冷齋詩話》謂少游此詞,“想見其神情在絳闕道山之間”,乃和其韻。《后山詩話》云:世稱秦詞“愁如?!睘樾缕?,不知李后主已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以江為海耳。夏閏庵云:此詞以“愁如?!币徽Z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如玉田所舉諸句,能似此者甚罕。少游歿于藤州,山谷過其地,追和此調(diào)以吊之。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此詞為作者在處州(今浙江麗水)為監(jiān)灑稅官時所寫,詞中撫今追昔,觸景生情,表達了政治上的挫折與愛情上的失意相互交織而產(chǎn)生的復雜心緒。據(jù)處州府志云,處州城外有大溪 ,岸邊多楊柳。起首二句即寫眼前之景,將時令、地點輕輕點出。春去春回,引起古代詞人幾多詠嘆。然而少游這里卻把春天的蹤跡看得明明白白:“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br>淺淺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悄悄地退卻了。二月春尚帶寒,“春寒退”即三月矣,于是詞人寫道:“花影亂 ,鶯聲碎?!边@兩句詞從字面上看,好似出自唐人杜荀鶴《春宮怨》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然而詞人把它濃縮為兩個三字句,便覺高度凝煉。其中“碎”字與“亂”字,用得尤工。鶯聲嚦嚦,以一“碎”字概括,已可盈耳;花影搖曳,以一“亂”字形容,幾堪迷目。感于這兩句詞的妙處,南宋范成大守處州時建鶯花亭以幻之,并題了五首詩。
“飄零”句以下,詞情更加傷感。所謂“飄零疏酒盞”者,謂遠謫處州,孑然一身,不復有“殢酒為花 ”之情興也;“離別寬衣帶”者,謂離群索居,腰圍瘦損 ,衣帶寬松也。明人沈際飛評曰:“兩句是漢魏詩詩 ?!保ā恫萏迷娪嗾肪矶┥儆未嗽~基調(diào)本極哀怨,此處忽然注入漢魏人詩風,故能做到柔而不靡 。歇拍二句進一步抒發(fā)離別后的惆悵情懷 。所謂“碧云暮合 ”,說明詞人所待之人,遲遲不來。這一句是從江淹《擬休上人怨別》詩“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化出,表面上似寫怨情,而所怨之人又宛似女性,然細按全篇,卻又不似。朦朧曖昧,費人揣摩,這正是少游詞的微妙之處,將政治上的蹭蹬與愛情上的失意交織起來,于是讀來不覺枯燥乏味,而是深感蘊藉含蓄。
過片轉而寫昔,因為看到處州城外如許春光,詞人便情不自禁地勾起對昔日西池宴集的回憶 。西池,即金明池 ,《東京夢華錄》卷七謂在汴京城西順天門外街北,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閉池,雖風雨亦有游人,略無虛日?!痘春<肪砭拧段鞒茄缂吩娮⒃疲骸霸v七年三月上已,詔賜館閣花酒,以中浣日游金明池、瓊林苑,又會于國夫人園。會者二十有六人。”
這是一次盛大而又愉快的集會,在詞人一生中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鵷鷺同飛蓋”一句,把二十六人同游西池的盛況作了高度的概括。鵷鷺者,謂朝官之行列整齊有序,猶如天空中排列飛行的鵷鳥與白鷺。飛蓋者,狀車輛之疾行,語本曹植《公宴詩》:“清夜游西園 ,飛蓋相追隨 。”陽春三月,館閣同人乘著車輛,排成長隊 ,馳騁在汴京西城門外通向西池的大道上,多么歡樂;然而曾幾何時,景物依舊,而從游者則貶官的貶官,遠謫的遠謫,俱皆風流云散 ,無一幸免,又是多么痛心!“攜手處,今誰在”,這是發(fā)自詞人肺腑的情語,是對元祐黨禍痛心疾首的控訴。然而詞人表達這種感情時也是極含蓄委婉之能事。這從“日邊”一聯(lián)可以看出?!叭者吳鍓簟保Z本李白《行路難》其一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蓖蹒⒃?:“《宋書》:伊摯將應湯命,夢乘船過日月之旁?!?br>少游將之化而為詞,說明自從遷謫以來,他對哲宗皇帝一直抱有幻想。他時時刻刻夢想回到京城,恢復昔日供職史館的生活。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的夢想如同泡影。于是他失望了,感到回到帝京的夢已不可能實現(xiàn) 。著“鏡里朱顏改”一句,更聯(lián)系自身。無情的歲月,使詞人臉上失去紅潤的顏色。政治理想的破滅,個人容顏的衰老,由作者曲曲傳出,反復纏綿,宛轉凄惻。
開頭說“春寒退”,暗示夏之將至 ;到結拍又說“春去也 ”,明點春之即歸。兩者從時間上或許尚有些少距離,而從詞人心理上則是無甚差別的。蓋四序代謝,功成者退,春至極盛時,敏感的詞人便知其將被取代了。詞人從眼前想到往昔,又從往昔想到今后,深感前路茫茫,人生叵測,一種巨大的痛苦在噬嚙他的心靈 ,因此不禁發(fā)出“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钡暮艉?。這不僅是說自然界的春天正在逝去,同時也在暗示生命的春天也將一去不復返了 。“飛紅”句頗似從杜甫《曲江對酒》詩中“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化來。然以海喻愁,卻是作者一個了不起的創(chuàng)造。從全篇來講,這一結句也極有力。近人夏閏庵(孫桐)云 :“此詞以‘愁如?!徽Z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保ㄓ岜菰啤端卧~選釋》引)。
這首詞以春光流逝、落花飄零的意象,抒寫了作者因政治理想破滅而產(chǎn)生的無以自解的愁苦和悲傷,讀來哀怨凄婉,有一詠三嘆之妙。
- 次韻和酬山風亦會山人意,卷盡天紛掃雪花。明月當樓情已興,碧云落紙句還佳。天威忽應通物,仙侶相便合姓麻。群動已消林木響,臥看星斗隔窗紗。
- 關河令秋陰時晴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 送陳魯叟使君赴廣西漕闔郡留無計,匆匆奪父師。使君三月政,遺老百年思。遠宦生華發(fā),輕裝載舊碑。海山應有恨,未得謝公詩。
- 蘭花二首春到蘭芽分外長,不隨紅葉自低昂。梅花謝后知誰繼,付與幽花接續(xù)香。
- 臨江仙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馀上苑風光。粉英含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fā)一衿香。瓊窗夢□留殘月,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想見,如夢懶思量。
- 送朝宗兼簡閩帥年來知我不如公,日日相思恨不逢。君若見時須問我,為言老子已龍鐘。
- 橫江亭東注流求日本波,西吞金翅玉融河。好開亭館延三益,橫截江潮看萬艘。此是人煙生巨海,莫辭鮮食送新醪。網(wǎng)山勝處名賢跡,隔水相迎立兩坡。
- 夕陽洞塵寰雖未遠,顥氣覺偏滋。日落鳥歸去,秋高風勁時。吟馀下天籟,坐久凜冰肌。信是棲幽境,涼蟾照履綦。
- 寄題朝宗新樓昔時師友尚草創(chuàng),憶子諸父勤磨礱。春臺自令車馬絕,桂樹未厭鈴旗重。侵云切月絳一炬,擁坐排檐青幾峰。昔云空洞豈無物,讀遍五車江水東。
- 騎鸞引贈句曲山吳道士夜騎白鸞出琳闕,三萬仙官鏘佩玦。云雷帖妥過剛風,左推日九右扶月。一息瑤池翠水家,阿母迎謁龍驅車。青娥彈絲玉妃酒,坼盡蟠桃紅玉花。九天丈人來問道,太極之前天不老。丹霞一氣玉樞宮,寶笈繩金容探討。井君沐浴波五色,洞房光芒上奔日。天上傳呼六丁直,星斗離離礙鸞翼。
- 北望徒太息,歸歟尋故園——— 趙師秀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韻得尊字就送朱幾仲
- 卻思前所獻,何以豸冠稱。——— 喻鳧早秋寺居酬張侍御六韻見寄
- 明月飛來松嶺外,游人散落馬蹄間——— 蘇轍次韻子瞻有美堂夜歸
- 搖搖倚青岸,遠蕩游人思。——— 陸龜蒙奉和襲美酒中十詠·酒旗
- 寄語籜龍無傲主,主家今有似龍人——— 曾豐題陳宗元拂云軒
-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老子·德經(jīng)·第五十八章
- 長笑靈均不知命,江蘺叢畔苦悲吟。——— 白居易詠懷
- 近得山中信,山中頗寂寥——— 張弋得山中友人書
- 鴛瓦霜輕,玳簾風細,高門瑞氣非煙——— 晁端禮黃鸝繞碧樹
- 青衫一領縛閑身,飽識官街肥馬塵——— 李若水次韻倪巨濟春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