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
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
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不見南方的軍隊去北伐已經很久,金人就胡說中原的人才已一掃而空。當場大事,只手可了,畢竟我還是萬夫之雄。我們堂堂漢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遠東流那樣,年年向金廷求和?這次遣使往賀金主生辰,是因國勢積弱暫且再讓一步,終須發(fā)憤圖強,戰(zhàn)而勝之,獲彼王之頭懸于藁街。
那本就是我漢族所有的國土,堯、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那里總有幾個有骨頭,以向異族俯首臣稱為恥的!萬里河山充斥著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氣,千古以來,英雄們所發(fā)揮的浩然正氣,幾時才有人能和他們的精神相通呢!金國的命運用不著多問,宋王朝的國運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將獲得最后勝利。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臺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 “歌頭”就是大曲中的開頭部分。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陳亮的友人章森,字德茂,當時是大理少卿,試戶部尚書,奉命使金,賀金主完顏雍生辰(萬春節(jié))。
大卿:對章德茂官銜的尊稱。使虜:指出使到金國去。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稱為“虜”。
北群空:語出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指沒有良馬,借喻沒有良才。
當場只手:當場大事,只手可了。
畢竟還我萬夫雄:畢竟我還是萬夫之雄。我:指章德茂。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我們漢使哪肯年年去朝見金廷。得似:哪得能像。
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且去再拜你一拜,將來必將把你抓到我們的國家來。穹廬:北方少數(shù)民族居住的圓頂氈房,這里借指金廷。
藁街:漢朝長安城南門內給少數(shù)民族居住的地方。漢將陳湯曾斬匈奴郅支單于首懸之藁街。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那本就是我漢族所有的國土,堯、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都:定都。壤:土地。封:疆界。
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那里總有幾個有骨頭,以向異族俯首臣稱為恥的!
恥臣戎:指以投降敵人為恥辱的愛國志士。戎:指戎狄,這里就是指金人。如許:如此的意思。
腥膻:代指金人。因金人膻肉酪漿,以充饑渴。
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千古以來,英雄們所發(fā)揮的浩然正氣,幾時才有人能和他們的精神相通呢!磅礴:這里指的是浩然的氣勢。
胡運:金國的命運。赫日自當中:宋王朝的國運如赤日之在中天,前途光明。赫,光明的樣子。
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問答
問:《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的作者是誰?
答: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shù)淖髡呤顷惲?br>問: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是宋代的作品
問: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出自 宋代陳亮的《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問: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的下一句是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問:出自陳亮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亮名句大全
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賞析
有人批評陳亮的這首詞并非“高調”,也就是說,這首詞寫的太直,不含蓄,因而談不上上乘之作,其實,這種評價十分片面。一般情況下,詩詞應寫得含蓄,力戒平鋪直敘,但不能一刀切。沒有真情實感的詩詞,既使寫得再含蓄 ,也浮泛無味,直中有深情,直而有興味,直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美感。因此,炙手可熱,氣勢逼人的披文入情的直接感染力量,仍能使讀者耳目一新。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自與金簽訂了“隆興和議”以后,兩國間定為叔侄關系,常怕金以輕啟邊畔相責,借口又復南犯,不敢作北伐的準備。
每年元旦和雙方皇帝生辰,還按例互派使節(jié)祝賀,以示和好。雖貌似對等,但金使到宋,敬若上賓,宋使在金 ,多受歧視;故南宋有志之士,對此極為惱火。
淳熙十二年(1185)十二月,宋孝宗命章森以大理少卿試戶部尚書銜為賀萬春節(jié)(金世宗完顏雍生辰)正使,陳亮作詞送行,便表達了不甘屈辱的正氣,與誓雪國恥的豪情。對這種恥辱性的事件,一般是很難寫出振奮人心的作品,但陳亮由于有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對詩詞創(chuàng)作的獨特見解,敏感地從消極的事件中發(fā)現(xiàn)有積極意義的因素,開掘詞意,深化主題,使作品氣勢磅礴,豪情萬丈。
詞一開頭,就把筆鋒直指金人,警告他們別錯誤地認為南宋軍隊久不北伐,就沒有能帶兵打仗的人才?!奥f北群空 ”用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的字面而反其意,以駿馬為喻 ,說明此間大有人在?!爱攬觥眱删?,轉入章森出使之事,意脈則仍承上句以駿馬喻杰士,言章森身當此任,能只手舉千鈞,在金廷顯出英雄氣概?!斑€我”二字含有深意,暗指前人出使曾有屈于金人威懾,有辱使命之事,期望和肯定章森能恢復堂堂漢使的形象。無奈宋弱金強,這已是無可諱言的事實,使金而向彼國國主拜賀生辰,有如河水東流向海,豈能甘心,故一面用“自笑”解嘲 ,一面又以“得似⋯⋯依舊”的反詰句式表示不堪長此居于屈辱的地位。這三句句意對上是一跌 ,借以轉折過渡到下文“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榜窂] ”,北方游牧民族所居氈帳,這里借指金廷?!稗唤帧北臼菨h長安城南門內“蠻夷邸”所在地,漢將陳湯曾斬匈奴郅支單于首懸之藁街。這兩句是說,這次遣使往賀金主生辰,是因國勢積弱暫且再讓一步;終須發(fā)憤圖強,戰(zhàn)而勝之,獲彼王之頭懸于藁街 ?!皶弊钟袑⒈厝绱酥?。兩句之中,上句是退一步,承認現(xiàn)實 ;下句是進兩步,提出理想,且與開頭兩句相呼應。這是南宋愛國志士盡心竭力所追求的恢復故土、一統(tǒng)山河的偉大目標。上片以此作結,對章森出使給以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是全詞的“主心骨 ”。下片沒有直接實寫章森,但處處以虛筆暗襯對他的勖勉之情 ?!皥蛑肌蔽寰?,轉而激憤地提出:在堯、舜、禹圣圣相傳的國度里,總該有一個、半個恥于向金人稱臣的人吧!“萬里腥膻如許”三句,謂廣大的中原地區(qū) ,在金人統(tǒng)治之下成了這個樣子,古代杰出人物的英魂何在?正氣、國運何時才能磅礴伸張?最后兩句,總挽全詞,詞人堅信:金人的氣數(shù)何須一問,宋朝的國運如烈日當空,方興未艾。
全詞不是孤立靜止地描寫人和事,而是把人和事放在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中加以表現(xiàn)。這樣的立意,使作品容量增大,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從本是有失民族尊嚴的舊慣例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從本是可悲可嘆的被動受敵中,表現(xiàn)出打敗的必勝信心。馬卡連柯說過:過去的文學,是人類一本痛苦的“老賬簿 ”。南宋愛國詞的基調,也可這樣說。但陳亮這首《水調歌頭》,由于立意高遠 ,在同類豪放作品中,似要高出一籌。它通篇洋溢著樂觀主義的情懷,充滿了昂揚的感召力量,使人仿佛感到在暗霧彌漫的夜空 ,掠過幾道希望的火花。這首詞盡管豪放雄健,但無粗率之弊。全篇意脈貫通,章法有序。開頭以否定句式入題,比正面敘說推進一層,結尾與開頭相呼應而又拓開意境。中間十五句,兩大層次。前七句主要以直敘出之,明應開頭 ;后八句主要以詰問出之,暗合開篇。上下兩片將要結束處,都以疑問句提頓蓄勢,形成飛噴直瀉、欲遏不能的勢態(tài),使結句剛勁有力且又宕出遠神。詞是音樂語言與文學語言緊密結合的特殊藝術形式 。詞的過片,是音樂最動聽的地方,前人填詞都特別注意這關鍵處。陳亮在這首思想性很強的《水調歌頭》中,也成功地運用了這一藝術技巧。
他把以連珠式的短促排句領頭的、全篇最激烈的文字:“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適當?shù)匕膊逶谶^片處,如高山突兀,如利劍出鞘,因而也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火一般的感情,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品的主旨。
以論入詞而又形象感人 ,是本篇又一重要特色。陳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書 》中說 :“南師之不出,于今幾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氣抑郁而不得泄,豈以堂堂中國,而五十年之間無一豪杰之能自奮哉?”在《與章德茂侍郎》信中說 :“主上有北向爭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使此恨磊磈而未釋,庸非天下士之恥乎!世之知此恥者少矣。愿侍郎為君父自厚 ,為四海自振!”這首《水調歌頭》便是他這些政治言論的藝術概括。葉適《書龍川集后》說陳亮填詞“每一章就,輒自嘆曰:‘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可見他以政論入詞,不是虛情造作或抽象說教,而是他“平生經濟之懷”的自覺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熱情的自然噴發(fā)。梁啟超《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xiàn)的情感》一文認為這類作品“都是情感突變,一燒燒到白熱度,便一毫不隱瞞,一毫不修飾,照那情感的原樣子,迸裂到字句上。我們既承認情感越發(fā)真,越發(fā)神圣;講真,沒有真得過這一類了。這類文學,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開 !”這些話 ,可能有過甚其辭之處,但對理解和欣賞這首詞還是有啟發(fā)的。陳亮此詞正是他鮮明個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種表現(xiàn)。在抒發(fā)愛國豪情壯志、促進詞體發(fā)展的大合唱中,陳亮高亢雄壯的歌喉征服了千百年來的“ 聽眾”。在陳亮所有的愛國詞中,這首送章德茂(名森)的《水調歌頭》獨樹一幟 ,寫的頗具特色。整篇立意深遠,章法整飭。
- 滿庭芳(壽通判七月二十二日)星昴呈祥,山川鐘秀,果然生此真賢。精神瑩澈,秋水共長天。況值西風初起,中元過、七日涼先庭院爽,稱觴賀客,車馬看駢闐。開筵。稱壽處,紅袖歌舞,脆管繁弦。愿公與椿松,對閱天年??v使平分風月,不容暫、吟醉苕川。龍光近,行看鳳詔,促入秉鈞權。
- 客行上山下山去,千里萬里愁。樹色野橋暝,雨聲孤館秋。南北眼前道,東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無金徒遠游。
- 郭有道先生知命錄喜其擺落世塵去來自在真神高標百世可廉頑,喧處亡心心自閒。小院客來風掃地,涼宵人靜月窺關。了知游戲夢蝴蝶,聊學逍遙歌泰山。須信先生今未死,青冥鶴駕眇難攀。
- 再游天風吹我落人間,暫入青山又促還。待得霜林收柿栗,卻來重扣白云關。
- 水調歌頭(送叔永文昌)才惜季方去,又更別元方。驚心天上雙鳳,接翅下高岡。萬里瞿塘煙浪,一片昭亭云月,渺渺正相望。夜雨連風壑,此意獨凄涼。杜鵑聲,猶不住,攪離腸。黃雞白酒,吾意歸興動江鄉(xiāng)。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何處問穹蒼??下鋬翰軠I,一笑付滄浪。
- 送考功武員外學士使嵩山署舍利塔懷玉泉,戀仁者,寂滅真心不可見,空留影塔嵩巖下。寶王四海轉千輪,金曇百粒送分身。山中二月娑羅會,虛唄遙遙愁思人。我念過去微塵劫,與子禪門同正法。雖在神仙蘭省間,常持清凈蓮花葉。來亦好,去亦好,了觀車行馬不移,當見菩提離煩惱。
- 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勸農詩掇拾于川,搜捕于陸。俯鞠婦子,仰薦昭穆。閩乘其偷,載耒逐逐。計無百年,謀止信宿。
- 寄贈三門漕運卞寺丞二首威權自與轉輸同,仆從衙庭事事雄。十郡山河關職務,一門忠孝是家風。圖書半在仙舟里,碑板多留禹廟中。閑想春堤游賞處,桃花浪照舞筵紅。
- 偶成畏日得涼才涉愜,因秋感歲卻成悲。君看八萬四千劫,只在爐熏起滅時。
- 沁園春白帝司權,炎宮回馭,一葉報秋。正銀河高瀉,金風作扇,冰輪將滿,火傘初收。吳越傳芳,斗牛鍾秀,間世生賢誰與儔。那堪更負,過人才氣,濟世謀猷。風流花縣優(yōu)游,有善政廉名達郡侯。鶚書朝薦,泥封暮召,榮登閨籍,平步瀛洲。歌駐行云,舞翔回雪,壽酒深傾碧玉甌。從今愿,愿齡齊鼻祖,名在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