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因有此贈
何悟非所冀,得君在扁舟。
目擊道已存,一笑遂忘言。
況觀絕交書,兼睹箴隱文。
見君浩然心,視世如浮空。
君歸潛山曲,我復(fù)廬山中。
形間心不隔,誰能嗟異同。
他日或相訪,無辭馭冷風(fēng)。
注釋
全唐詩:卷853-12
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因有此贈問答
問:《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因有此贈》的作者是誰?
答: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因有此贈的作者是吳筠
問: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因有此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因有此贈是唐代的作品
問:澆風(fēng)久成俗,真隱不可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澆風(fēng)久成俗,真隱不可求 出自 唐代吳筠的《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因有此贈》
問:澆風(fēng)久成俗,真隱不可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澆風(fēng)久成俗,真隱不可求 的下一句是 何悟非所冀,得君在扁舟。
問:出自吳筠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筠名句大全
- 臨江仙過眼紛紛遙集,來歸往往羝兒。草間塞口褲間啼。提攜都不是,何似未生時。城上胡笳自怨,樓頭畫角休吹。誰人不動故鄉(xiāng)思。江南秋尚可,塞外草先衰。
- 都梁亭下金塔青冥上,孤城蒼莽中。淺山寒帶水,旱日白吹風(fēng)。人事劇翻手,生涯真轉(zhuǎn)蓬。高眠待春漲,鮭菜伴南公。
- 鄭南夫云林隱居一來陪勝踐,再到惜蹉跎。記得山中景,行尋竹外坡。天寒梅信早,海近雁聲多。煙渚蒲洲外,時聞欸乃歌。
- 兵后西日溪行一從清氣上為天,仙叟何年見乾海。黃河幾度濁復(fù)清,此水如今未曾改。西尋仙人渚,誤入桃花穴。風(fēng)吹花片使我迷,時時問山驚踏雪。石梁丹灶意更奇,春草不生多故轍。我來隱道非隱身,如今世上無風(fēng)塵。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飯松得高侶,濯足偶清津。數(shù)片昔賢磐石在,幾回并坐戴綸巾。
- 代弟茝詠梅畫十景依松處子從來不世妝,老蒼相對本相忘。猶嫌曾受秦封污,冷笑無言只自香。
- 寄梁從善舊說舂陵郡,全如石作州。胸中飽丘壑,筆下剖琳球。遙想窗扉敞,多能磊落收。平生有余嗜,安得致林幽。
- 【中呂】喬捉蛇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蝎。閃的我無情無緒無歸著,幾時幾時捱得徹?愁一會悶一會,柔腸千萬結(jié)!將耳朵兒扌絕了把金蓮顛。
- 安禮以宏詞見勉奉寄吏部文章世所珍,終慚無補費精神。浮名膚外增余贅,薄宦戈頭寄此身。養(yǎng)志吾方同邴曼,談書誰復(fù)問山賓。自憐坐頃三遺矢,衰晚好壞能用楚人。
- 鷓鴣天(荊州別同官)又向荊州住半年。西風(fēng)催放五湖船。來時露菊團(tuán)金顆,去日池荷疊綠錢。斟別酒,扣離弦。一時賓從最多賢。今宵拚醉花迷坐,后夜相思月滿川。
- 菩薩蠻云,三秋桂子,山名載于圖經(jīng),余頃為郡掾,嘗見之晦庵老子修行久。問禪金粟曾回首。截竹是禪機。吹破粟玉枝。西湖秋好處。承得昭陽露。香透月輪低。來薰打坐時。
- 千林寂歷鳥聲少,萬嶺奔騰云氣聚——— 王之望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 殘水涓涓入野塘,菊花猶放數(shù)枝黃——— 陸游野興
- 此谷乃清淺,松江能覆舟——— 王安石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七華亭谷
- 行看漢月愁征戰(zhàn),共折江花怨別離。——— 朱放江上送別
- 鶴雛靈解語,瓊?cè)~軟無聲——— 王建題東華觀
- 老子老來心似水,肯教愁緒如麻。——— 梁寅臨江仙
- 新晴鳥鳴檐,微暑風(fēng)入席——— 陳與義開壁置窗命曰遠(yuǎn)軒
- 海風(fēng)蕭蕭天雨霜,窮愁獨坐夜何長——— 孟郊雜曲歌辭出門行二首
- 撫世獨余事,用舍何必同——— 陳與義貞牟書事
- 千古南陽,劉郎鄉(xiāng)國,依約楚俗秦風(fēng)——— 王以寧滿庭芳(鄧州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