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陽光映照下的萬丈瀑布從山間落下,四周呈現(xiàn)半紅半紫的霧氣。
飛流而下的瀑布奔騰著流過層層雜樹,飄飄灑灑穿過重重云煙。
陽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樣絢爛,在這晴朗有天氣里,又好像聽到風雨的聲響。
這廬山的景色多么的壯美,煙云與水氣融成一片。
注釋
湖口:即鄱陽湖口,當時歸洪州大都督府管轄。湖口遙對廬山,能見山頭云霧變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閃耀的色彩。廬山,在今江西省。
紅泉:指陽光映照下的瀑布。
迢迢(tiáo):形容瀑布之長。紫氛:紫色的水氣。
雜樹:瀑布巖壁邊雜亂的樹木。
重云:層云。
虹霓(ní):陽光射入竄的水珠,經(jīng)過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現(xiàn)象。
天清:天氣清朗。聞:聽到。
靈山:指廬山。秀色:壯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氤氳(yīn yūn):形容水氣彌漫流動。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問答
問:《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的作者是誰?
答: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的作者是張九齡
問: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是唐代的作品
問: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出自 唐代張九齡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問: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的下一句是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云天。
問:出自張九齡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九齡名句大全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賞析
第一句中“萬丈洪泉落”,萬丈有多高,實在讓人難以想象,詩人要表達的正是心中那種不可確鑿道出的對匡廬飛瀑雄奇險壯之氣勢的深深折服與崇愛之情。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為泉,詩人以泉喻瀑,言飛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將泉跟倒置了過來,任其泉水噴涌而下、源源不絕,所述情狀極為形象,令人嘖嘖生嘆。“迢迢半紫氛”一句狀寫的則是伴隨著瀑布飛落而升騰起的縹緲水氣。李白七絕《望廬山瀑布水》開篇就說高峭挺拔的香爐峰在旭日紅光的映照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如同幻境一般,張九齡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這種“日照香爐生紫煙”的神奇氣象。迢迢,寫霧靄之高;半,寫紫霧似將色瀑截斷。高高漂浮的水霧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萬丈的源頭,自然是深隱于一派迷蒙與虛無之中了。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第二聯(lián)著重于展現(xiàn)瀑布飛瀉云天的動感之美。廬山峰青巒秀,嘉木成陰,噴雪鳴雷般的銀瀑從幾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蕩著嶙峋的山巖,穿越過層疊的古木,義無反顧地墜入深密的澗谷,這壯景所帶來的強烈視覺震撼富有藝術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瀟灑的超凡手筆令人欽佩。廬山有景如此,無怪乎自古就贏得”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了。
第三聯(lián)意在描繪飛瀑在陽光照耀下呈現(xiàn)來的奇幻風采,“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轉(zhuǎn)寫瀑布的色彩和聲響。瀑布本如素練,但在晴日陽光的照射下,卻幻化出虹霓般七彩繽紛的顏色,絢麗瑰奇;天清氣朗之時,本無風雨,但萬丈洪泉直瀉而下時發(fā)出的巨大聲響,卻使人有急風驟雨雜沓的聽覺感受。詩人繪聲繪色,以自己獨到的感受營造出那亦真亦幻、瑰麗迷人的美妙畫面。在湖口遠望廬山瀑布,是否真能聽到它所發(fā)出的巨大聲響,并不重要,關鍵是詩人從萬丈洪泉直瀉而下的氣勢中,仿佛聽到了風狂雨驟般的雜沓聲響。句末的“聞”字與上句的“似”字對舉互文,本身就包含了“似聞”的意蘊。這是一種似真似幻的聽覺感受,其傳神處正在亦真亦幻之間。若認定“聞”字是幾十里外清晰聽到瀑布的巨響,反而拘泥而失語妙。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最后一聯(lián)以山水總括之筆收束全篇。詩人喜愛廬山之毓秀鐘靈,故以“靈山”稱謂之?!翱账币痪溆赡铣x靈運《登江中孤嶼》一詩化用而來。謝詩云:”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意指空氣和水色都清澄新鮮,詩人此處易“澄鮮”一詞為“氤氳”,重在凸顯廬山水瀑霧氣繚繞、與晴空漫成一片的融融氣象?!疤斓仉硽?,萬物化醇”(《易經(jīng)·系辭》),廬山水正是乾坤交合而孕育出來的人間勝境。
總起來看,詩中所寫瀑布水,來自高遠,穿過阻礙,擺脫迷霧,得到光照,更聞其聲,積天地化成之功,不愧為秀中之杰。形象的比喻詩人遭遇和情懷,所以他在攝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選擇什么語言,表現(xiàn)什么特點,實則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懷來取舍的。這也是此詩具有獨特的藝術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詩人自我化身,則比喻與被比者一體,其比興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鑿痕跡。
相對于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水》而言,張九齡的這首五律有著四十字的篇幅,其鋪展才思的空間更大。詩人善于運用繁筆,其言瀑布之雄險,以巍峨“靈山”為背景。先直抒“萬丈”“迢迢”之豪嘆,后輔以“雜樹”“重云”為襯托;其言瀑布之絢麗,先描繪“洪泉”“紫氛”的真實所見,后生發(fā)出“虹霓”隱隱約約的奇妙幻覺;不僅如此,詩人還以“天清風雨聞”壯其聲威,以”空水共氤氳”顯其渾然。濃墨重彩而又繁簡得當,毫不繁冗,正是詩人技法嫻熟的體現(xiàn)。
作為一首山水詩,這首詩的藝術是獨特而成功的。這首詩表面上只是在描寫、贊美瀑布景象,有一種欣賞風景、吟詠山水的名士氣度。但其中蘊激情,懷壯志,顯出詩人胸襟開闊,風度豪放,豪情滿懷,其藝術效果是奇妙有味的?!霸娧灾尽保剿慈?,這首山水詩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 童謠吳王出游觀震湖。龍威丈人名隱居。北上包山入靈墟。乃造洞庭竊禹書。天帝大文不可舒。此文長傳六百初。今強取出喪國廬。
- 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三攜琴繞碧沙,搖筆弄青霞。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宴游成野客,形勝得山家。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 中秋對月有懷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 臨終偈來亦無所從,去亦無所至。來去既一如,春風滿天地。
- 偈頌一百零二首良宵三月十五,依舊神歌鬼舞。未須三四吐吞,且看七八吞吐。臨濟瞎驢倒跨,云門正法眼普。三人證鱉成龜,一任衲僧氣鼓。休氣鼓,甜者甜兮苦者苦。偃月長蛇不用呈,發(fā)機自有千鈞弩。
- 虞美人修眉刷翠春痕聚。難翦愁來處。斷絲無力綰韶華。也學落紅流水、到天涯。那回錯認章臺下。卻是陽關也。待將新恨趁楊花。不識相思一點、在誰家。
- 政黃牛贊屈膝跨牛腰,山遙水更遙。有詩吟未就,白鷺下溪橋。
- 窺開吟物理窺開后,人情照破前。止堪令執(zhí)筆,不可便持權。
- 鷓鴣天兩兩臺符映昴躔,南薰披拂壽爐煙。寶圖繼統(tǒng)千齡會,金鉉調(diào)元一相賢。蘭玉滿,慶蟬聯(lián)。天教世有魯山川。霞觴更對瑤池,共看蟠桃著子年。
- 燕歸梁(送別)拂拂春風入馬蹄?!躐v綠楊堤。綠楊堤上乳鶯啼。聲聲怨、怨春歸。而今一似花流水,蹤跡任東西。利成名遂在何時。早贏得、兩分飛。
- 斜分半艙月,滿載一篷霜。——— 陸游舟中曉賦
- 已刳匏瓜代杯飲,愿君持此比窊尊——— 李廌王彥溫多恕許惠葉縣石方尊將以貯酒作詩取之
- 青燈對白酒,相勖敦暮景——— 何夢桂題林同舍初心詩集
- 人世花開花落,山光湖北湖南。——— 葉子奇岳陽晚興·暮雨漁村春溟
- 客有經(jīng)年別故林,落日啼猿情脈脈。——— 許堅游溧陽霞泉寺限白字
- 少狂老方悔,焉用一科登——— 方回至后承元煇見和復次韻書病中近況十首
- 巾邊白發(fā)已星星,霜底黃花猶粲粲——— 吳則禮已至都梁簡介然時介然欲至城北而食言
-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佚名氓
- 宴樂以俟時,雞鳴當開關——— 方回再用恢大山韻三首
- 彷佛凌波步影,露濃佩冷衣涼——— 周密木蘭花慢(平湖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