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已經(jīng)遠遠地離開了巫峽,一再瞻望著走下章華臺。
分盡了巴國的山山水水,荊門在濛濛煙霧中敞開。
城邑分布在蒼茫田野外,樹林蒼翠茂密,一望無際。
今天我這狂傲的行客,誰知竟會走進這楚天中來。
注釋
荊門:山名。《水經(jīng)·江水注》卷三十四說:“江水又東歷荊門、虎牙之間。荊門在南,上合下開,山南;有門像虎牙在北;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清統(tǒng)志》說:“湖北荊州府:荊門山在宜都縣西北五十里,與虎牙山相對?!?br />遙遙:形容距離遠。《左傳·昭公二十五年》:“鴝鵒之巢,遠哉遙遙?!蔽讔{:長江三峽之一。一稱大峽。西起四川省巫山縣大溪,東至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因巫山得名。兩岸絕壁,船行極險。
望望:瞻望貌;依戀貌。《禮記·問喪》:“其封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编嵭ⅲ骸巴?,瞻顧之貌也。”章臺:即章華臺。春秋時楚國離宮?!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凹凹次唬瑸檎屡_之宮,納亡人以實之?!倍蓬A注:“章臺,南郡華容縣?!?br />巴國:周姬姓國,子爵,封于巴,即今四川巴縣。漢末劉璋又更永寧名巴郡,固陵名巴東,安漢名巴西,總稱三巴。
煙霧:泛指煙、氣、云、霧等。南朝宋鮑照《吳興黃浦亭庾中郎別》詩:“連山眇煙霧,長波迥難依?!?br />隈(wēi):山水盡頭或曲深處。“白云隈”,即天盡頭。
狂歌客:春秋時期楚國人陸通,字接輿,是位隱士,平時“躬耕以食”,佯狂避世不仕??鬃觼淼匠?,他唱著“鳳兮”之歌譏諷孔子,所以被人們稱為楚狂接輿。后常用為典,亦用為狂士的通稱。
度荊門望楚問答
問:《度荊門望楚》的作者是誰?
答:度荊門望楚的作者是陳子昂
問:度荊門望楚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度荊門望楚是唐代的作品
問: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 出自 唐代陳子昂的《度荊門望楚》
問: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 的下一句是 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
問:出自陳子昂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子昂名句大全
度荊門望楚賞析
這首《度荊門望楚》約作于詩人入楚的途中,詩中洋溢著年輕的詩人對楚地風光的新鮮感受。
荊門,山名?!端?jīng)·江水注》卷三十四說:“江水又東歷荊門、虎牙之間。荊門在南,上合下開,山南;有門像虎牙在北;此二山,楚之西塞也?!薄肚褰y(tǒng)志》說 :“湖北荊州府:荊門山在宜都縣西北五十里,與虎牙山相對?!笔窃娙顺龃?,乘流而下的必經(jīng)之地 。這一帶 ,水勢湍急,山勢險峻,郭景純《江賦》說 :“虎牙桀豎以屹卒,荊門闕竦而盤薄。圓淵九回以懸騰,湓流雷呴而電激 ?!庇纱丝梢娗G門山景觀之勝。
詩首句“遙遙去巫峽”,“遙”遠也,“遙遙”,遠之又遠。遠遠離開了巫峽,巫峽居三峽之中,西起四川巫山縣大寧河口,東抵湖北巴東縣渡口,全長九十里。過官渡口,至秭國,即“楚子熊繹之始國,而屈原之多里也 。”因此陳子昂詩中說 :“望望下章臺”,“望 ”,遠看,“望望”,一再瞻看。詩人以兩組疊字生動地表現(xiàn)他此時心情,巫峽已相去遙遙,家鄉(xiāng)更遠隔重山。初離故鄉(xiāng),乍入楚境,急切地要飽覽楚國風光,因此望之又望?!跋隆保瑢懗隽碎L江水勢,從李白詩句“千里江陵一日還”就不難理解“下”字的意義和力量 ?!罢屡_”,《左傳·昭公七年》:“楚子城章華之臺 ?!背氯A臺在今湖北監(jiān)利縣西北離湖上,也是陳子昂必經(jīng)之地。“章華臺”表明已入楚境。
“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 ?!眱删浞殖衅鹗讓?,“巴國”,周姬姓國,子爵,封于巴,即今四川巴縣。漢末劉璋又更永寧名巴郡,固陵名巴東,安漢名巴西 ,總稱三巴。詩中說巴楚相連,巴國山川盡處,也指已入楚境。
《水經(jīng)注 》謂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敝坌腥龒{之中,山巒相連,峽中云水之氣,如煙如霧。過四陵峽,出南津關,度荊門,煙寒霧霽,天寬地闊,別具一番情趣。
“城分蒼野外,樹斷白云隈”兩句,對“煙霧開”三字,作具體形象的描繪。城邑分畛域于蒼野,可見人煙稠密,城邑不孤;樹木斷蒼郁于白云,足見遠樹連天,碧野無際?!摆瘛保剿M頭或曲深處 。“白云隈 ”,即天盡頭,詩人極目縱覽,楚天遼闊,氣象開闊舒展 !因此詩人興奮地、情不自禁地要歌唱起來:“今日狂歌客,誰知入楚來!”
- 東居 七秋千院落月如鉤,為愛花蔭懶上樓。露濕紅渠波底襪,自拈羅帶淡蛾羞。
- 靖安北街贈李二十榆莢拋錢柳展眉,兩人并馬語行遲。還似往年安福寺,共君私試卻回時。
- 玉樓春風前簾幕沾飛絮。家在垂楊深處住。倚樓無語憶郎時,恰是去年今日去。帝城簫鼓青春暮。應有多情游治處。爭知日日小闌干,望斷斜陽芳草路。
- 送臺州沈虞卿使君入朝鼓聲霜曉寒,冠蓋滿街路。詔書日邊到,使君朝天去。攀車愿公留,稚耋紛無數(shù)。信哉慈父母,赤子中心慕。七州浙江東,此邦變蕃庶。使君手拊摩,白發(fā)緣汝故。明時急良猷,此行那能駐。眷眷公豈忘,江城一回顧。
- 陽晶頌全清絕點號陽晶,才有纖瑕便屬陰。多少神仙緣不說,誰人肯向此留心。
- 贈山寺僧慵飽浮圖世共憎,蓬蒿師獨養(yǎng)牛耕。田驅白石年常過,林印青薪歲旋生。竹似子孫憐筍茁,樹添松柏補風聲。眉頭怪得春來喜,雨起蔬苗粒粒成。
- 紀游東觀山(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瑰奇龜恣搜討,龜貝闕青瑤房。才隘疑永巷,俄敞如華堂。玉梁窈浮溪,瓊戶正當龜。仙佛肖仿佛,鐘鼓鍧擊撞。赑赑左顧龜,狺狺欲吠尨。丹灶儼亡恙,芝田靄生香。搏噬千怪聚,絢爛五色光。更無一塵涴,但覺六月涼。玲瓏穿屢折,詰曲通三湘。神龜若剜刻,乾坤真混茫。入如深夜暗,出喜皦日光。隔世驚瞬息,異境難揣量。
- 長庚紹興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嘗游陽華后十有二陽華近七里,不到余十年。乃知聲名鎖,能障山水緣。今日與鄰曲,勝游追斜川。瘦藤穿犖確,一葉弄潺湲。巖扃隱翠竹,梵宇凈青蓮。一笑躡飛虹,毛骨清欲仙。婆娑寶瓔珞,放浪玉壺天。曲肱臥盤石,滌耳聽流泉。片云飛雨來,更覺秋凜然。酒盡與歸去,千林昏暝煙。
- 熙寧蠟祭十三首靈之來下,擴景乘光。靈之回御,景龍以驤。鑒我休德,降嘏產(chǎn)祥。大田多稼,以惠無疆。
- 枕上風竹無時靜,月窗終夜明。時時聽驚鵲,一一數(shù)殘更。吳楚民猶困,燕齊虜未平。功名天所命,吾志固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