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357-28
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問答
問:《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的作者是誰?
答: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的作者是劉禹錫
問: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是唐代的作品
問: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 出自 唐代劉禹錫的《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
問: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 的下一句是 知名四海內(nèi),多病一生中。
問:出自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 祭方丘樂章。舒和玉幣牲牷分薦享,羽旄干戚遞成容。一德惟寧兩儀泰,三材保合四時邕。
- 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秋半紅橋路。是曾孫、幾塵夙幸,此生奇遇。天上人間同宴集,仙樂風(fēng)飄處處。遍紛郁、非煙非霧。光近玉皇顏咫尺,共歡呼、鰲*霞觴舉。高會散,碧云暮。至今瑞鶴猶能舞。幾千年、同亭祠下,賽神簫鼓。再拜乞靈三奠酒,小駐霓旌容與。半隱約、如傳好語。為送維魚來入夢,向龍?zhí)?、時灑紛紛雨。齊和曲,踏歌去。
- 再游玉泉觀金魚曾見金鱗已十年,重來鬐鬣尚凄然。忍從蝦蟹常為侶,好作蛟龍飛上天。古木聳云尊梵宇,靈源疏滴潤農(nóng)阡。商霖已得真賢佐,旱暵何勞吁玉泉。
- 南山下行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聞叫號。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橫林皋。鳥喧犬噪沙草白,酸風(fēng)十里吹腥臊。中有一人稱甲族,蔽膝尚著長孺袍。不知嬰觸為何罪,但惜貴殘同所遭。妻求抱尸諸子哭,魂氣滅沒埋蓬蒿。人言殺身由貨寶,山村豈得皆權(quán)豪。一言不酬兵在頸,性命轉(zhuǎn)眼輕鴻毛。龍爭虎斗尚未決,六合一阱何所逃。振衣坐石望太白,寒林夜籟聲溞溞。
- 姑蘇城南湖陪曹使君游水蓼花紅稻穗黃,使君蘭棹泛回塘。倚風(fēng)荇藻先開路,迎旆鳧鷖盡著行。手里兵符神與術(shù),腰間金印彩為囊。少年太守勛庸盛,應(yīng)笑燕臺兩鬢霜。
- 和楊舍人詠中書省花樹花萼映芳叢,參差間早紅。因風(fēng)時落砌,雜雨乍浮空。影照鳳池水,香飄雞樹風(fēng)。豈不愛攀折,希君懷袖中。第四十卷
- 和用之題剡雪鱸魚未上夜潮回,吹備蓬窗古岸隈。誰遣戴公山上住,兩回牽帥子猷來。
- 寒食日寒食悲看郭外春,野田無處不傷神。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來哭人。
- 出真州揚(yáng)州昨夜有人來,誤把忠良按劍猜。怪道使君無見解,城門前日不應(yīng)開。
- 偈頌一百零二首拽轉(zhuǎn)十二時,不與諸塵對。飽和羅飯,瘦策閑嬉。三個成團(tuán),四個作隊(duì)。向云坳磵曲,采蕨蕈煎茶,縷筍芹為膾。彌勒不知,釋迦不會。剛被春風(fēng)透密機(jī),高林破曉鶯吟碎。眼里聞聲,且居門外。
- 拜官將近親,不畏千里險——— 梅堯臣送李殿丞通判處州
- 漢庭碌碌公與侯,畏禍憂誅先白頭——— 張耒少年行三首
- 古往人何在,年來草自春——— 陳潤賦得池塘生春草(一作陳陶詩)
- 刺桐花謝芳草歇,南國同巢應(yīng)望歸。——— 李郢孔雀
- 側(cè)身西南望,安得陵風(fēng)翰——— 范祖禹寄題蒲氏清風(fēng)閣
- 漾舟晴川里,掛席候風(fēng)生——— 戴叔倫江行
- 六月因山葬,三年率土哀——— 蘇頌宣仁圣烈皇后挽辭五首
- 為此堪攀折,芳蹊處處成——— 孫逖和詠廨署有櫻桃
- 今形雖隱幾,昔訓(xùn)尚銘紳——— 宋庠余臥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見
- 東風(fēng)一樹玉胭脂,雙燕子,曾見正開時。——— 徐再思陽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