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曲
嬌郎癡若云,抱日西簾曉。
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zhǎng)于人。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shí)。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薔薇沾露如在哭泣幽居寒素,綠色的蔓條綴著花兒如錢小。
嬌郎癡能像天空無依的浮云,擁抱白日在西簾下待到破曉。
枕頭是龍宮的神石,能分得秋波的顏色。
素席上已不見她柔美的體膚,只見到鋪著的羅被一片慘碧。
憶起前年春天分別,共薔相語已含悲辛。
歸來再也不能見面,唯有錦瑟橫躺長(zhǎng)存。
今日像澗底的青松,明日像山頭的黃檗。
真怕到那天翻地覆之時(shí),彼此相見再也不能相識(shí)。
注釋
房中曲:樂府曲名?!杜f唐書·音樂志》:“平調(diào)、清調(diào)、瑟調(diào),皆周房中曲之遺聲也?!?br />薔薇:落葉灌木,亦指這種植物的花。幽素:幽寂,寂靜。
翠帶:指薔薇的綠色枝蔓。花錢:花冠細(xì)如錢狀。
嬌郎:詩人自指。
抱日:形容白天癡情悼亡。
龍宮石:這里把妻子用過的枕頭比作龍宮寶石,以示遺物之可珍。
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
玉苦(diàn):光潔如玉的竹席。柔膚:指王氏的玉體。
蒙羅碧:罩著碧綠的羅衾。
錦瑟:漆有織錦紋的瑟。
澗底松:澗谷底部的松樹。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
檗(bò):即黃蘗,一種落葉喬木,樹皮可入藥,味苦。常以喻人的心苦。
天池:一作“天地”。天地翻:指巨大的變故。
房中曲問答
問:《房中曲》的作者是誰?
答:房中曲的作者是李商隱
問:房中曲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房中曲是唐代的作品
問:房中曲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出自 唐代李商隱的《房中曲》
問: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的下一句是 嬌郎癡若云,抱日西簾曉。
問:出自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房中曲賞析
這是一首明確被指認(rèn)為的悼亡詩,是李商隱悼念其亡妻王氏的詩。大中五年(851年)春夏間王氏病重至死,李商隱罷官歸京時(shí)竟未見愛妻最后一面,房中唯有王氏生前彈奏的錦瑟。物在人亡,睹物增悲。哀悼之情中致以身世之慨,沉痛感人。
“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薔薇枝條細(xì)長(zhǎng)柔軟,有如綠色的衣帶,圓圓的小花又有如衣帶上的錢紋;素淡的花朵混動(dòng)著晶瑩的露珠,仿佛正在哭泣流淚一般,給人幽冷之感。除幕歸來,但見往日非常逗人喜愛的薔薇,如今也和自己一樣無精打彩,流淌淚珠,凄凄楚楚,打迭不起精神來。愛妻亡故,詩人把自己哀愁的情感,無意中移到庭院的薔薇,使本無情感的花朵也染上了哀傷的色彩,創(chuàng)造出一種凄愴悲涼的氛圍。再說,薔薇細(xì)長(zhǎng)柔嫩的枝條,也使詩人聯(lián)想起王氏織有錢紋的綠色衣帶,使他仿佛又見到王氏的倩影麗姿。然而,妻已亡故,庭院的景物只能加深他的悲哀。首句“泣幽素”三字,已為全篇定下凄涼冷艷的基調(diào)?!皨衫砂V若云,抱日西簾曉?!笔變删浜熗猓@兩句由簾外寫到簾內(nèi),由花而人。日高簾卷,嬌兒幼小無知,還不懂得失母之哀,只是無憂無慮地抱枕而眠。詩人《楊本勝說于長(zhǎng)安見小男阿袞》有“失母鳳雛癡”,也以“癡”狀小兒失母的無知。此詩“癡”字后綴以“若云”——像云霧一樣迷離恍惚,更見小兒的不懂事。這里,以小兒的不能為大人分憂加倍寫出大人之憂,這種寫法,與韋應(yīng)物悼亡詩《出還》所云“幼女復(fù)何知,時(shí)來庭下戲”同一機(jī)杼。首二句以素花同愁渲染,次二句以嬌郎無知反襯,一簾外一簾內(nèi),從不同角度寫出妻亡之悲。
次四句寫內(nèi)室的枕、簟。人亡物在,睹物生悲?!罢硎驱垖m石,割得秋波色?!饼垖m石,傳說為龍女所有。詩人《西溪》:“鳳女彈瑤瑟?!痹娙藰O愛妻子,故以龍女或鳳女加以比擬。“秋色”,形容女子明亮的眸子。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贝嗽姟案睢弊炙剖芷溆绊?,且更生新。枕石如明眸,比喻亦新奇。睹枕如見亡妻雙眸,炯炯明亮,含情脈脈,仿佛正在和自己交流情感,仿佛正在用眼神說話。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詩人不能不倍感凄愴傷懷。“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簟席上已不見王氏的玉體,只有一床翠綠的羅衾在上而已??梢韵胍?,孤燈長(zhǎng)夜,詩人多少次在夢(mèng)中與王氏相見,“背燈獨(dú)共余香語,不覺猶歌《起來夜》”(《正月崇讓宅》),不僅與她留下的余香共語,而且仿佛聽見她的歌聲。然而一夢(mèng)醒來,玉簟羅碧依舊,伊人已杳,孤獨(dú)凄涼,何其難堪。這四句,一得一失,得非真得,失為真失,以非真得襯真失,更見慘痛。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歸來已不見,錦瑟長(zhǎng)于人。”想起前年春天,當(dāng)時(shí)王氏一語未出,臉已帶悲辛之容,現(xiàn)在看來,并非事出無原,原來她那時(shí)已經(jīng)預(yù)感將不久于人世,自己卻是那樣粗心,竟然沒能覺察出來。今日憶及前事,真是后悔莫及。徐幕歸來,人已不見,但睹伊人平日喜愛的錦瑟而已?!伴L(zhǎng)”,久;“錦瑟”之長(zhǎng),正見人生之短、王氏年壽之短,見瑟思人,愈感銘骨悲痛。此四句一昔一今,一人一物,寫昔事更見今情的悲愴,物長(zhǎng)在而人已亡更見感傷。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蘗?!薄皾镜姿伞保Z出左思《詠史》其二:“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以澗底松喻有才能而地位低下、困窮的士人。李商隱浮沉仕途,一生坷坎,故亦有此嘆。黃蘗味苦,古樂府常以雙關(guān)手法,以黃蘗隱指苦,如:“黃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zhǎng)。”此詩“山頭蘗”,有苦辛日長(zhǎng)之意。這兩句看似詩人自嘆身世,實(shí)則仍與悼亡有關(guān)。詩人與王氏結(jié)婚十四年,伉儷情篤。王氏是李商隱生活中的伴侶,更是他生活中最大的知己。李商隱在政治上屢遭挫折和打擊,而王氏能相濡以沫,與之分憂,給詩人莫大的慰藉。商隱應(yīng)試落第,王氏便捎信安慰他,故詩人有詩云:“錦長(zhǎng)書鄭重,眉細(xì)恨分明”(《無題》)。如今王氏已不在人世,在險(xiǎn)惡的人生道路中,又有誰能給他以溫暖,又有誰能和他同濟(jì)風(fēng)雨!念及此,詩人就不能不感到來日苦多了。今日苦辛,明日更加苦辛,這一切都由王氏亡故所引起,寫的雖然是己身的不幸,用意卻在悼亡。最后兩句,“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識(shí)?!睘樵O(shè)想之辭。漢樂府《上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薄疤斓胤保瑯O寫其愁,此一;二,即使天翻地覆,亦不與君絕,反用《上邪》之意,真可謂“天長(zhǎng)地久有時(shí)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現(xiàn)在是一死一生,將來在天國(guó),或在來世,該會(huì)有相見的一天吧!不過,滄海桑田,宇宙茫茫,即使相逢,也不一定相識(shí)。歸來“人不見”,將來“不相識(shí)”,將悲愁又翻進(jìn)一層。錢良擇評(píng)這兩句說:“設(shè)必?zé)o之想,作必?zé)o之慮,哀悼之情,于此為極?!边@四句一今日一明日,一現(xiàn)實(shí)一未來,明日、未來所設(shè)想的愁苦,無疑加深了今日現(xiàn)實(shí)的愁苦。明日未來為虛擬,今日現(xiàn)實(shí)為實(shí)寫。人們?cè)诒钜褬O時(shí)常將希望寄于未來,寄于來世,在詩人看來,未來與來世無希望可言,真是愁絕。
人亡物在,借物寄慨,在悼亡詩中很常見。潘岳《悼亡詩》云:“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沈約《悼亡》云:“簾屏既毀撤,帷席更施張。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李商隱此詩也不例外,觸物生情,最為感傷。但此詩和潘、沈二詩也有不同處。潘、沈二詩用筆直樸,頗有古風(fēng)。此詩“玉簟”、“羅碧”等語,冷中有艷,意象鮮明。此詩的枕、簟與潘詩的“幃屏”、“翰墨”,沈詩的“簾屏”、“帷席”等都與各自的亡妻有關(guān),但商隱不僅寫了物,而且由枕聯(lián)想到王氏的眼神(秋波),由簟寫及王氏的體態(tài)(柔膚),亡妻的形象具體,歷歷在目,較潘、沈二詩似有情韻。結(jié)構(gòu)上,“已不見”是其主旨,“泣幽素”定其基調(diào)。先空間后時(shí)間,空間則先室外后室內(nèi);時(shí)間則先眼前后往昔,接著又是眼前,最后寫未來。全詩十六句,四句一轉(zhuǎn)韻,為一節(jié);每節(jié)悼亡的角度不盡相同,但相互關(guān)聯(lián)、補(bǔ)充。如前所述,一節(jié)之中又有兩層安排得極為巧妙的意思,或正或反,或得或失,或今或昔,或虛或?qū)?,以反寫正,以得寫失,以昔寫今,以虛寫?shí),環(huán)環(huán)相扣,脈絡(luò)清晰可按。
- 杜城茅齋二首多謝村人亮素貧,墻垣雖設(shè)不關(guān)門。一杯藜粥茅亭上,臥看南山飛白云。
-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詔出鳳凰宮,新恩連帥雄。江湖經(jīng)戰(zhàn)陣,草木待仁風(fēng)。豪右貪威愛,紆繁德簡(jiǎn)通。多慚君子顧,攀餞路塵中。
- 理宗朝享三首帝德之休,恭斂淵懿。三十一年,謹(jǐn)終如始。升袝在宮,祖功平美。民懷有仁,何千萬世。
- 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肅肅鴇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 書事本來只道千鈞重,看破元無一羽輕。日月光明天廣大,不妨嘯傲過平生。
- 草飲招表臣才臣彥文道夫愧匪屠門嚼,且無金屈卮。人生難得醉,我輩不須辭。山迥云生谷,林空鳥并枝。前溪天欲雪,為報(bào)戴逵知。
- 高宗郊前朝獻(xiàn)景靈宮二十一首齊居皇皇,瓊琚鏘鏘。承祭之初,其如在旁。挹彼注茲,儲(chǔ)禧迎祥。神之聽之,欣欣樂康。
- 酬李郎中侍御秋夜登福州城樓見寄辛勤萬里道,蕭索九秋殘。月照閩中夜,天凝海上寒。王程無地遠(yuǎn),主意在人安。遙寄登樓作,空知行路難。
- 沁園春(春寒)水榭春寒,梅雪漫階,竹云墮墻。數(shù)花時(shí)近也,采芳香徑,舊情著處,看月西窗。十二樓中,玉妃臥冷,懶掬胭脂放海棠。層堤外,渺歸鴻無數(shù),江樹蒼蒼。席藑夜禮東皇。剪蕙葉為箋當(dāng)綠章。道杏晴三月,等鶯啼曉,草煙萬里,待鴂鳴芳。九十日春,三千丈發(fā),如此愁來白更長(zhǎng)。江南岸,正柳邊無路,沙雨微茫。
- 至和雜書五首八月十九日潮頭出海卷秋風(fēng),風(fēng)豪潮起蒼海空。弄潮船旗出復(fù)沒,騰身潮上爭(zhēng)驍雄。沙頭萬目注江水,晴雷乾雹來無窮。窗外簾旌飛獵獵,新醅翠斝行坐中。欲作吳歌弄清晝,回看滿眼西陽紅。六曲屏深映云母,珠盤縷縷青鴉茸。山移海轉(zhuǎn)有變化,生緣長(zhǎng)短須相逢。
- 翁頭酒熟常留客,象外詩成頗類仙——— 仇遠(yuǎn)雨余
- 生別展轉(zhuǎn)不相見,胡塵暗天道路長(zhǎng)———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 未聞胡折北,誰復(fù)將征西——— 黃公度次韻宋永兄傷時(shí)二首
- 毀譽(yù)千年定,窮通一死均——— 劉子翚過楚懷王廟
- 熊虺食人魂,雪霜斷人骨。——— 李賀公無出門
- 滕王閣下昔相逢,此地今難訪所從。——— 黃滔鐘陵故人
- 流離見更化,邂逅奉除書——— 蘇轍司馬溫公挽詞四首
- 莫訝空中能卓立,亭亭一柱拄乾坤——— 曾晞?lì)?/a>重游臨武秀巖
- 遂令無遠(yuǎn)邇,士民盡歸仁——— 陳宓送鄒給事
- 石氏窺三川,荒唐誰與謨——— 鄭獬奉使過居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