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
水溶溶。
揚殘紅。
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
望斷江南山色遠。
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
粉香融。
淡眉峰。
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
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杏花村館酒旗迎風。江水溶溶,落紅輕揚。野遠無人舟自橫,兩岸楊柳綠蔭濃。遙望江南山色遠,人影不見。
惟有芳草連碧空。樓外夕陽晚煙籠。粉香四溢淡眉峰。記得去年,紅你相見畫屏中。今夜關山萬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紅君共。
注釋
“江城子”:詞牌名也有稱《江神子》。
“杏花村館”:即杏花村驛館。據(jù)說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鎮(zhèn)?!熬破祜L”──使酒旗擺動的和風。
“溶溶”:指河水蕩漾、緩緩流動的樣子。飏:意為飛揚,此指飄散的樣子?!皻埣t”:喻指凋殘的花。
“野遠”:村野遠口。
“望斷”:指一直望到看不見。
“人不見,草連空”:意為不見所懷念的故人,唯見草色接連到天際。
“晚煙籠”:指黃昏時煙氣籠罩的景象。
“””:”合,勻”,勻合。此句另有解釋為:粉香”,是描寫景物中空氣之美;淡眉峰,是描寫煙氣籠罩遠山之美。愚不以為然,倒傾向理解為寫人。因為此句亦賓屬于后面的“記得”“相見”語句;其中既有倒置,又有省略,卻會意淺明。煉句精湛如此,不遜神來之筆。
“年時”:此指“當年那時”。“畫屏中”,應指“如詩畫一般的景象中”,而非指樓上擺放的有畫圖題詩的屏風或屏障。
“關山”:據(jù)《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三引《復齋漫錄》所云,應指黃州關山。
“素光”:此指皎潔清素的月光。
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問答
問:《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的作者是誰?
答: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的作者是謝逸
問: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是宋代的作品
問: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杏花村館酒旗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杏花村館酒旗風 出自 宋代謝逸的《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
問:杏花村館酒旗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杏花村館酒旗風 的下一句是 水溶溶。
問:出自謝逸的名句有哪些?
答:謝逸名句大全
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賞析
【評解】
楊柳濃陰,碧水溶溶。野渡無人,山色淡遠。杏花村館,環(huán)境清雅。這首詞由寫景到懷人;由眼前到過去,又由過去寫到現(xiàn)在。通過景物描寫,抒發(fā)作者懷人的幽思。全詞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饒有韻致。
【集評】
《復齋漫錄》:無逸嘗過黃州杏花村館。題《江城子》于驛壁。過者索筆于館卒。
卒苦之,因以泥涂焉。其為賞重如此。
薛礪若《宋詞通論》:其婉約處不亞少游矣?!爸挥嘘P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等句,清新韻藉,婉秀多姿。
此詞抒寫了異地思鄉(xiāng)懷人的情懷。全詞風格清麗疏雋 ,寫景抒懷自然天成,寫得情意蕩漾 ,凄惻感人,似肺腑中流出。
起首一句源于杜牧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時節(jié)在春暮夏初的時候,地點在野外村郊臨水的路邊。這時,映入眼簾的,首先是輕風中微微飄揚的酒旗。目光下視,才看到杏花村酒館。以下的寫景抒情,都從此生發(fā)開去。
接著兩個三字短句寫眼前景象 :“水溶溶,飏殘紅 ”。一句寫水,一句寫風。溶溶,流動貌。碧波粼粼 ,是令人心清氣爽的美景 。可是后句便迥然不同了 :“飏殘紅”?!凹t”本已“殘”,何況又“飏”!此時見“殘紅”,詞人興起的思緒是傷春即逝的悲情。
“野渡舟橫”用韋應物《滁州西澗》詩“野渡無人舟自橫 ”。原詩雖寫景如畫,野趣盎然,但詩人的寥落之感 ,悠然可見。宋初的寇準把韋詩衍為兩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意境仍出一轍??傊?野渡舟橫 ”四字,暗示“杏花村館”前的凄清冷落,給予詞人的感受,應與“飏殘紅”同。但接下去一句 ,“楊柳綠陰濃”情趣又迥異了:一灣江水,兩岸楊柳 ,綠葉成陰,遮蔽天日,別有一番幽美情趣。
“水溶溶 ”以下四句,在這幅用淡墨掃出的畫圖中,前兩句是近景 ,后兩句是遠景;一、四句使人鼓舞,二、三句使人神傷;以景襯情,巧妙地透視出詞人感情上泛起的微波。
至“ 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幾句,詞中才正面顯現(xiàn)出人物來。江南山色,連綿無際,如何能望盡(“望斷”)呢?這個“遠”字,如王維寫終南山峰接連不斷 :“連山接海隅”(《終南山》),也如杜甫寫泰山的綿亙曠遠 :“齊魯青未了”(《望岳》)。
山遠,路遙,所思之人,望而不見,所能望見的,只是“ 草連空”。這三個字,如秦觀的“天連哀草”意味。不過謝詞的三句是連成一氣的:所見者是山色煙云,芳草樹木,一片大自然景色,所不見者是人!于是,詞人鋪敘直陳,把滿腔心事和盤托出了。
過片三句寫“人不見”之后,詞人腦海中展現(xiàn)出樓外夕陽西下,不久,暮靄漸深,晚煙朦朧這樣一幅往日見貫的溫馨旖旎的畫面。在這充滿神奇色彩的環(huán)境里 ,一位“ 晚妝初了”的美人出現(xiàn)了。詞人用借代手法,不正面寫人的豐姿神采,花容月貌,只聞到她暖融融的脂粉香,只看到她那淡掃的蛾眉。這三句寫環(huán)境用實筆,寫人則虛中寓實,用側(cè)筆。接著,又回到眼前的現(xiàn)實中來 ,直述其事,加以補敘:“記得年時 ,相見畫屏中?!狈巯忝嫉?,那是在去年,是相見在畫屏中的時候 。這五句都是記敘往事?!跋﹃枴比渲饩持噩F(xiàn)腦際 ,空靈超脫,而“記得”兩句,則完全是寫實之筆。既見清空,又復質(zhì)實,虛實方可相生。
最后以感嘆作結 :“只有關山今夜月 ,千里外,素光同 ”。萬水千山,芳草連天,“人不見”,是肯定的了。人在陷入難以解脫的苦悶中時,常常會作自我慰藉 ,強求解脫 。這個結尾便是。南朝宋謝莊《月賦 》云:“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 ,川路長兮不可越?!贝嗽~末韻雖只化用其中一句,實亦包孕全部四句之意。以此收尾,稱得上是“ 如泉流歸海 ,回環(huán)通首源流,有盡而不盡之意”(江順詒《詞學集成·法》)的一個較好的結尾。
傳說,作者過黃州關山杏花村館驛時,曾題此詞于壁 ,觀者如云??梢姶嗽~名重于當時。究其妙處,合用清麗疏雋四個字。
- 風流子(和桐城魏宰)扁舟南浦岸,分攜處、鳴佩憶珊珊。見十里長堤,數(shù)聲啼F774,至今清淚,襟袖斕斑。誰信道,沈腰成瘦減,潘鬢就衰殘。漫把酒臨風,看花對月,不言拄笏,無緒憑闌。相逢復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應念馬催行色,泥濺征衫。況芳菲將過,紅英婉娩,追隨正樂,黃鳥間關。爭得此心無著,渾似云閑。
- 下山雨驟連宵風雨太飄搖,頗訝龍吟意氣豪。三座危橋過不易,一溪湍水漲能高。棲遲王事嗟何及,咫尺威顏敢告勞。袖取豐年天上去,洗泥淮擬醉香醪。
- 泛潩水早歲南遷恨舳艫,歸來平地憶江湖。半篙春水花千片,八尺輕船酒一壼。徐轉(zhuǎn)城陰平野闊,稍通竹徑小亭孤。前朝宰相終難得,父老咨嗟今亦無。
- 和三司晏尚書秋詠溪滣水凈蓮莖倒,林杪風乾栗罅開。迥眺獨吟俄夕景,畢逋鴉尾過墻來。
- 寒食后寒具油乾火已新,流觴水暖酒初醺。薔薇半樹花孤注,杜雨一聲春分二。薄晚草心先浥露,久晴山意欲生云。老來尚費閒精力,自種窗前辟蠹蕓。
- 端門聽赦詠雪云葉垂雞竿,雪花眩鸞旗。一天豐年意,飄入萬壽卮。茫茫玉妃班,影亂千官儀。也知樓頭喜,舞態(tài)方自持。教坊可憐女,面赤婆娑時。天公一笑罷,未覺風來遲。小儒驚偉觀,到笏不敢吹。歸家得細說,平分遺妻兒。茅檐玉三尺,坐玩可樂饑。生活太陽能冷淡,侑以一篇詩。
- 蕨初生一拳打破地皮穿,拿住春風不放拳。直待子規(guī)啼夜月,放開青掌始朝天。
- 緣識促軫調(diào)弦急,碎聲用意彈。指頭輕妙處,鶯舌五音端。
- 題沖沼上人院劚石種松子,數(shù)根侵杳冥。天寒猶講律,雨暗尚尋經(jīng)。小殿燈千盞,深爐水一瓶。碧云多別思,休到望溪亭。
- 呂不韋謀立儲君誰孕姬,巨商販鬻巧觀時。十年富貴隨輕覆,奇貨元來禍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