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79-85
聲問答
問:《聲》的作者是誰?
答:聲的作者是崔涂
問:聲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聲是唐代的作品
問:聲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歡戚猶來恨不平,此中高下本無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歡戚猶來恨不平,此中高下本無情 出自 唐代崔涂的《聲》
問:歡戚猶來恨不平,此中高下本無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歡戚猶來恨不平,此中高下本無情 的下一句是 韓娥絕唱唐衢哭,盡是人間第一聲。
問:出自崔涂的名句有哪些?
答:崔涂名句大全
- 姑蘇宮行姑蘇宮,九層金臺(tái)半虛空。雕楹璇題斗皎潔,中有妖姬似明月。西見洞庭秋鏡開,水華百里盤宮來。越王采女能水戲,仙舟如龍旌曳翠。羽蓋晴翻橘柚香,玉笙夜送芙蓉醉。歸帆平靜君無勞,還從下下上高高。
- 竹坡舊隱路轉(zhuǎn)新塘曲,舟通別墅幽。覺華嚴(yán)佛地,梵放雜漁謳。秔稌連疇晚,菱渠四澤秋。竹坡今不作,清淚落菟裘。
- 李堅(jiān)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竹軒鐵石枝梢勁,冰霜節(jié)目圓。凈搖風(fēng)苒苒,閑映月娟娟。
- 頌古四十四首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山容雨過,松韻風(fēng)吟。橫眠倒臥無馀事,一任莓苔滿地侵。
- 渡蘆達(dá)磨贊二首江水無極,莖蘆可折。離了梁朝,未到魏闕。此恨波心向誰說。
- 同年春燕少年三十士,嘉會(huì)良在茲。高歌搖春風(fēng),醉舞摧花枝。意蕩晼晚景,喜凝芳菲時(shí)。馬跡攢騕褭,樂聲韻參差。視聽改舊趣,物象含新姿。紅雨花上滴,綠煙柳際垂。淹中講精義,南皮獻(xiàn)清詞。前賢與今人,千載為一期。明鑒有皎潔,澄玉無磷緇。永與沙泥別,各整云漢儀。盛氣自中積,英名日四馳。塞鴻絕儔匹,海月難等夷。郁抑忽已盡,親朋樂無涯。幽蘅發(fā)空曲,芳杜綿所思。浮跡自聚散,壯心誰別離。愿保金石志,無令有奪移。
- 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草色青青入燒痕,登臨何處暗銷魂。應(yīng)憐野老無拘縛,種竹栽花教子孫。
- 冬夜有懷柯田山人四首客里了無況,亂來何止貧。淹留頻換歲,老大更思親。泥飲思田父,供糧乏故人。自憐歸來得,不是白頭新。
- 相和歌辭。短歌行青天蕩蕩高且虛,上有白日無根株。流光暫出還入地,使我年少不須臾。與君相逢勿寂寞,衰老不復(fù)如今樂。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萬年。
- 別素質(zhì)(請(qǐng)浙江僧嗣宗住庵)一個(gè)茅庵,三間七架。兩畔更添兩廈。倒坐雙亭平分,扶闌兩下。門前數(shù)十丘罷稏。塍外更百十株桑柘。一溪活水長流,余波及、蔬畦菜把。便是招提與蘭若。時(shí)鈔疏鄉(xiāng)園,看經(jīng)村社。隨分斗米相酬,镮錢相謝。便闕少亦堪借借。常收些、筍干蕨鲊。好年歲,更無兵無火,快活殺也。
- 不是梅花不相外,囊猶未癭若為歸——— 曾豐呈羅叔異三首
- 更任公五十犗為餌——— 辛棄疾哨遍·池上主人
- 對(duì)初三微月,重到團(tuán)欒,鋪地水處處襪羅涼浸——— 朱彝尊洞仙歌
- 未忘雅志懷安石,長憶平生愧少游——— 李曾伯辛丑都司公廨與陳景清諸友小集作
- 差池宰兩邑,鶚立重飛翻——— 李白贈(zèng)宣城趙太守悅
- 郡人向晚爭歸舟,樹與江波相對(duì)愁——— 黃補(bǔ)韓木
- 為問竹西風(fēng)景,長空淡、煙水悠悠——— 趙以夫揚(yáng)州慢·十里春風(fēng)
- 醉里狂歌,花前起舞,拚罰金杯百——— 曾覿念奴嬌
- 忠臣還捧日,圣后欲捫天——— 李嶠奉和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
- 謂我此為覺,物至了不受。——— 蘇軾午窗坐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