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史十伯強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仰豈隱者耶觀其詩卷贈以絕句二首
史十伯強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問答
問:《史十伯強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的作者是誰?
答:史十伯強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的作者是韓元吉
問:史十伯強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史十伯強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是宋代的作品
問:頭上塵冠豈易彈,匣中長劍篋中丹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頭上塵冠豈易彈,匣中長劍篋中丹 出自 宋代韓元吉的《史十伯強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
問:頭上塵冠豈易彈,匣中長劍篋中丹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頭上塵冠豈易彈,匣中長劍篋中丹 的下一句是 放懷風月真余事,好向朝廷策治安。
問:出自韓元吉的名句有哪些?
答:韓元吉名句大全
- 書郭子度壁禁苑精廬是切鄰,衣巾雖舊不沾塵。鐘魚聲里吟連晚,花柳香中醉過春。和玉重泥燒藥灶,買絲新接釣魚綸。繞湖十萬人家住,如此清閑有幾人。
- 答歐陽宅之安流咫尺異逾淮,有興何妨疊棹來。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豈難哉。談鋒不怕通宵直,燕席寧辭逐日開。況是上元佳節(jié)近,華燈萬點看蓮孩。
- 秋暮北門楊柳葉,不覺已繽紛。值鶴因臨水,迎僧忽背云。白須相并出,清淚兩行分。默默空朝夕,苦吟誰喜聞。
- 菩薩蠻云,三秋桂子,山名載于圖經(jīng),余頃為郡掾,嘗見之晦庵老子修行久。問禪金粟曾回首。截竹是禪機。吹破粟玉枝。西湖秋好處。承得昭陽露。香透月輪低。來薰打坐時。
-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山谷弟貶宜州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發(fā),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樽罍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 張仁溥寄游滄浪詩用韻一首非為滄浪作也卉木萋萋二月寒,杏垂紅雨涕浪浪。無司花女太幽絕,有索酒郎多醉狂。弄影莫陪張子野,斷腸空憶賀橫塘。春來亦欲尋詩社,卻怕詩工與道妨。
- 雨晴小雨初增氣慘凄,新晴差解病沉迷。虛廊靜院聽松籟,細草甘泉養(yǎng)鹿麛。寒靄細分山遠近,野歌相應(yīng)路高低。孰知倦客蕭然意,水品茶經(jīng)手自攜。
- 余寓汀州沙縣,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zhèn)舉薦…感悟也莫恨當年入用遲,通材何處不逢知。桑田變后新舟楫,華表歸來舊路岐。公干寂寥甘坐廢,子牟歡抃促行期。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悵沙堤別筑基。
- 偈頌十八首即心即佛,山無得數(shù)。非心非佛,水無重數(shù)。不是心不是佛,白云又無重數(shù)。薦福恁麼告報,灞陵橋上望西川。
- 石室庵夜坐青燈寒焰弄微明,燈與幽人一樣清。案上黃庭渾嫩看,時聞敗葉打窗聲。
- 2冬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