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東望鞭芙縹緲,寒光如注。
去年夜半橫江夢,倚危檣,參差曾賦。
茫茫角動,回舟盡興,未驚鷗鷺。
情知道、明年何處。
漫待客黃樓,塵波前度。
二十四橋,頗有杜書記否。
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東路。
人間俯仰,悲歡何限,團圓如故。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吹簫的人已經(jīng)走了,但桂花樹的影子徘徊著。收成不好的年歲承接著甘露,向東望去縹緲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夢見橫在江上。依靠著高的桅桿,長短不齊的詩賦。茫茫地攪動著,盡興返回,沒有驚動鷗鷺。
誰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黃鶴樓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過前半生。二十四橋,還記得杜書記嗎?二個字,三個字,字字都是這樣,看看刺史,東路的布衣。抬頭低頭的人間,悲傷怎樣受到限制,團圓跟原來一樣。
注釋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簾淡月》。
桂影,桂花樹的影子。
使君:漢代稱“刺使”: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代以后用作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角巾:借指隱士或布衣。
俯仰:低頭和抬頭,比喻很短的時間。
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問答
問:《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的作者是誰?
答: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的作者是劉辰翁
問: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是宋代的作品
問: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吹1|1簫人去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吹1|1簫人去 出自 宋代劉辰翁的《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
問:吹1|1簫人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吹1|1簫人去 的下一句是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問:出自劉辰翁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辰翁名句大全
桂枝香(寄揚州馬觀復。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賞析
中秋節(jié)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期為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jié)”,也叫“仲秋節(jié)”;又因這個節(jié)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jié)”、“八月節(jié)”;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jié)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jié)”
《桂枝香·吹簫人去》是南宋劉辰翁的一首詞,在中秋佳節(jié)之際,回憶團圓,顯示出了詞人淡淡的憂傷。
中秋之日,月圓人離,不免傷懷。作者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宋亡不仕。本文通過寫景、抒情的雙重手法對這團圓之日進行描繪,通過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國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詞的上片寫景,描寫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聯(lián)想到明年到何處,進行了人與人的對比,寫出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對親人的思念,更是對親人團圓的一種渴盼。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十月之郊,造公室也。君子居公室,當思布德行化焉。)十月之郊,群木肇生。陽潛地中,舒達句萌。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乃熂蒺藜,乃夷荊棘,乃繇彼曲直,匠氏度思。登斧以時,澤梁蓁蓁。無或夭枝,有巨根蒂。生混茫際,呼吸群籟。萬人揮斤,坎坎有厲。陸遷水濟,百力殫弊。審方面勢,姑博其制,作為公室。公室既成,御燥濕風日。棟之斯厚,榱之斯密。如翼于飛,如鱗櫛比??澮灾苘?。墄以崇階。俯而望之,矗與云齊。石肅砆石肅砆,藻井旋題。丹素之燝兮,椒桂之馥兮。高閣高閣,珠綴結絡。金鋪爛若,不集于鳥雀。繪事告畢,賓筵秩秩,乃命旨酒琴瑟。琴瑟在堂,莫不靜謐。周環(huán)掩辟,仰不漏日。冬日嚴凝。言納其陽,和風載升。夏日郁蒸,言用于陰,涼風颯興。有匪君子,自賢不已,乃夢乘舟,乃夢乘車。夢人占之,更爽其居。炎炎則移,皎皎則虧。木實之繁兮,明年息枝。爰處若思,胡寧不爾思。
- 懷伊亭回環(huán)擁岡巒,澶漫分林塢??v目以怡情,信美疑吾土。
- 送唐次都門去馬嘶,灞水春流淺。青槐驛路長,白日離尊晚。望望煙景微,草色行人遠。
- 扇子詩上頭圓蓋下方盤,中夾癡憨白肉圓。九竅八骸渾不識,更來底處覓心安。
- 宮詞天申圣節(jié)禮非常,躬率群臣上壽觴。天子捧盤仍再拜,侍中宣過近龍床。
- 和仁仲春日十絕燕舞方酣鶯又啼,草堂春睡日平西。枝頭有酒尋花去,小雨冥冥漸作泥。
- 次韻可庵梅點雪非耶果是耶,紫千紅萬未曾芽。蒼苔有暈龍鍾樹,幽谷無人自在花。地暖孤鴻來索伴,天空雙鷺下通家。詩翁快整春風腳,山路霜泥踏馬牙。
- 山村書所見荒坡茫茫牧牛童,扳角上背捷如風;腰間一枝橫吹短笛過村東。
- 慈航寺渺渺煙波一釣舟,幾行歸雁白蘋洲。郭熙眼力今誰健,寫出江天煙雨秋。
- 鷓鴣天(石門道中)山上飛泉萬斛珠。懸崖千丈落鼪鼯。已通樵逕行還礙,似有人聲聽卻無。閑略彴,遠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廬。莫嫌杖屨頻來往,此地偏宜著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