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問答
問:《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的作者是誰?
答: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的作者是曹彥約
問: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是宋代的作品
問:詩才清不羨滄浪,曾向歐曾接瓣香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詩才清不羨滄浪,曾向歐曾接瓣香 出自 宋代曹彥約的《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
問:詩才清不羨滄浪,曾向歐曾接瓣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詩才清不羨滄浪,曾向歐曾接瓣香 的下一句是 萬里相逢書遜志,百年幾見易含章。
問:出自曹彥約的名句有哪些?
答:曹彥約名句大全
- 次韻和馬子虛學士感事見贈與君中山時,心樂得樂土。未始厭耳聞,寧或刺眼睹。風雨喜分散,樂事亡難補。看君青云編,翅墮不得舉。榮滯正相半,田園馀幾許。前年白馬亂,不保使君詛。去從竟陵謫,竟陵人何慕。妻兒思北歸,耕桑失寒暑。邂逅怪我存,魂招來奚數。強欲布露之,愧君健能賦。
- 貽傅逸人少年名節(jié)動人群,避俗深居積水濆。幾為典衣留遠客,半來欹枕看閒云。門連酒舍青苔滑,路近沙汀白鳥分。誰道無心活黎庶,數篇新制詠南薰。
- 聞兩河用兵因貽友人(茅山兼寄李叢時兩河用兵)故人日已遠,身事與誰論。性拙難趨世,心孤易感恩。秋悲憐宋玉,夜舞笑劉琨。徒有干時策,青山尚掩門。
- 郊壇聽雅樂泰壇恭祀事,彩仗下寒坰。展禮陳嘉樂,齋心動眾靈。韻長飄更遠,曲度靜宜聽。泛響何清越,隨風散杳冥。徹懸和氣聚,旋退曉山青。本自鈞天降,還疑列洞庭。
- 遙酬袁使君高春暮行縣,過報德寺見懷江春行求瘼,偶與真境期。見說三陵下,前朝開佛祠。停舟仰麗剎,繡組發(fā)香墀。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時。盛游限羸疾,悚踴瞻旌旗。峰翠羨閑步,松聲入遙思。素高淮陽理,況負東山姿。迨此一登覽,深情見新詩。
- 劉伯山寄隱寄隱幽蹤何處尋,春風十里薜蘿深。青山不說是非呈,黃鳥自賡長短吟。百折畏途休著腳,十分明月是知心。不就誤放桃花出,惹得漁翁話古今。
- 上封登高今朝的的是重陽,獨步崔巍覓醉鄉(xiāng)。飽日山楓千樹赤,絢秋巖菊一枝黃。幽禪出應耶城供,倦客來迎宴寢香。閒讀舊題嗟歲月,功名回首鬢毛蒼。
- 宿上真宮贈朱道士棲真必是朱癡后,結宇元因法善孫。人在地靈治病速,山村討藥夜敲門。
- 八月二十日曉起夜闌不能寐,雞鳴垂欲三。起步秋月影,寒發(fā)何毿毿。斗柄落山北,參旗掛庭南。三五忽四五,蛙蚓眾喙緘。獨有絡緯聲,催織何喃喃。祿仕心已息,愧未任桑蠶。昨暮缺薪米,質以衾及縑。七年為此郡,忍人所難堪。焉知窘至此,不給石與甔。獨坐老樹下,暗捻霜須髯。墻外行人動,喪事很小鼓酣。生之必有死,如歲代涼炎。但頗訝薄俗,不復甄廉貪。鄙誚采芝餒,歆羨膾肝饞。想見攫奪子,櫪馬已就銜。豈識有幽人,茹苦如飴甘。念雖乏智計,識度終不凡。兒女亦可割,深山建茅庵。
- 秋色佳甚未能一至覺際像景謾賦二絕藕花萬柄斂春妝,剩駐霜荷葺芰裳。水路想通漁艇入,我來月下要鳴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