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
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半怯1-1春1-1寒,半便晴色,養(yǎng)得胭脂透。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
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戴,嬌艷波雙秀。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日還相守。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巒疊翠的綠葉影里,遍地的千葉海棠宛如燦爛的錦繡明霞。紫膩紅嬌的花兒仿佛永遠也扶不起的嬌弱美人般惹人憐愛。所謂好花看到半開時,此時正是最美好的觀賞時節(jié)。嬌巧的花朵因春寒而沒有完全綻放,卻被溫柔的春光滋養(yǎng)白里透紅,仿佛白凈的美人涂抹了胭脂紅一般。小亭分外寂靜,沒有人聲,可這春日的寧靜又被那幼小的黃鶯一聲婉囀的啼鳴打破。
還記得當初與心愛的人兒攜手游于花叢中的情景,我不時為她擷取一枝美艷的海棠簪于鬢發(fā),風韻在她的神采之間流蕩。我們每一個軟語溫存的細節(jié)都沒有逃過花兒的眼睛,然而冬去春來,花兒在不斷地輾轉(zhuǎn)開放,我們那軟語相憐的情景卻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淺斟低酌,現(xiàn)在只是微微有些醉意,怎么能夠就此歸去呢?夜深之時我還要與花同眠,即使到了明日我也還要在這里與花兒相守。要不然等春歸去之后,又到哪里去尋找詩料呢?恐怕到時即使是愁腸寸斷,也寫不出什么詩篇來。
注釋
念奴嬌: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該調(diào)雙調(diào)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
宜雨亭:亭名,在張鎡的南湖別墅里。
千葉海棠:海棠的一個品種。千葉:指重迭的花瓣。
綠云:喻指海棠枝葉的茂密。
明霞:形容海棠花的鮮艷美麗。
文繡:繡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形容花葉色彩之美。
紫膩紅嬌:指深淺不同的海棠花。
扶不起:這里用擬人手法,寫出海棠嬌嫩之態(tài)二據(jù)《明皇雜記》載,唐玄宗曾贊楊貴妃的醉態(tài):“豈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耳二”此處暗用其意。
好是:正好在于。
胭脂透:指花蕾尖紅透。
芳陰:花叢中。
雙波:指雙目含情。
小語:細語。
爭得:怎得。
相守:相伴。
詩瘦:為吟詩而使人瘦。
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問答
問:《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的作者是誰?
答: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的作者是張鎡
問: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是宋代的作品
問: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 出自 宋代張鎡的《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
問: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 的下一句是 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
問:出自張鎡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鎡名句大全
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賞析
南宋的詠物詞講究工巧尖新,富于文人化的情趣,集中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士大夫階層的審美趣向和生活情調(diào) 。這在張鎡的《念奴嬌》詞中體現(xiàn)地尤為鮮明。
張鎡這首詞,作于南湖別墅的宜雨亭上。在宋人海棠詞中雖非冠冕之作 ,卻也寫得清麗秀逸,婉轉(zhuǎn)有致,富有文人化的情趣。
上片,首起三句“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 ”,總寫海棠花葉之美。在這三句中,詞人連用三個比喻,渲染出紅花綠葉交相輝映的秀美景色?!熬G云”喻寫其枝葉之密,綠陰之濃,點出千葉海棠枝葉茂盛的特征 ?!懊飨肌倍?,極喻海棠花紅艷亮麗之色?!拔睦C”則形容花葉色彩組合之美。前面加上“千重”二字,又描繪出綠葉紅花重重疊疊,色彩斑斕的畫面。同時,綠云與明霞,又是明暗亮度的對比,還是冷暖色調(diào)的對比,實寫與虛想結(jié)合,構思立意,顯出詞人的匠心獨運。接下去的兩句 ,“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寫海棠花嬌嫩慵懶之態(tài) 。因花開有遲早之分 ,故色澤有深淺之別。深者紫而含光,淺者紅而嬌艷。后面以“扶不起”三字承接,以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地描繪出海棠花嬌而無力的情態(tài),使人聯(lián)想到睡美人和醉美人的韻致。“好是未開時候”,是由鄭谷《海棠》詩的“ 嬌嬈全在欲開時”變化而來。詩人都愛欲開未開的海棠花 ,是因為那深紅的蓓蕾,在青枝綠葉的映襯中顯得格外嬌美。含苞未放的花朵蘊藉含蓄 ,生機無限,有一種蓬蓬勃勃的青春活力,最易引發(fā)人們美好的情思 。“半怯春寒 ,半宜晴色,養(yǎng)得胭脂透”三句,解釋了海棠含苞未放的原因,具體而細膩地形容出海棠花欲開未開時的特殊美感。那點點蓓蕾,一半因春寒而不肯芳心輕吐,一半因映晴色而展露秀容,羞怯嬌嫩,直養(yǎng)得蕾尖紅透,艷麗動人。當此際,詞人完全沉浸在美的追索中,為花的幽姿秀色而陶醉 。“小亭人靜 ,嫩鶯啼破清晝”兩句,筆波一折,而且一轉(zhuǎn)即收,轉(zhuǎn)得好也收得好,恰到好處。這歇拍處的一轉(zhuǎn)一收,使整片詞靈氣活泛,不僅很好地兜住了上片,而且為下片另辟詞境作好了過渡。
下片由寫花轉(zhuǎn)而寫人。在詠物詞中,人就是龍的眼睛,缺少了人的點綴,就會缺乏生氣和靈動感。換頭以“猶記”逆入,連寫五句,記昔日與情人賞花情景開拓出一片新的境界。前三句“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戴 ,嬌艷雙波秀”,回憶芳陰下攜手同游,她鬢邊斜插著一枝嬌艷欲滴的海棠花,雙眸明秀,秋波含情 。后兩句“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寫兩人在花前小語,輕憐密愛,此情當日,海棠花正是我們海誓山盟的見證人。如今花開依舊,而伊人何處?深覺情緣之事,“爭(怎)得似花長久”!這是詞人的感傷 ,一句又轉(zhuǎn)回現(xiàn)在。“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日還相守”三句,詞人又愛屋及烏,把對情人的眷戀移情到海棠花上。蘇軾《海棠》詩 :“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夜深”句,字面用蘇詩,而又另創(chuàng)新意?!巴?,連下句言相伴守而睡。這幾句寫得纏綿悱惻,婉曲細膩 ,詞人眷戀的是花?是人?還是兼而有之?估計詞人此刻也迷離難辨了吧?末兩句,“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緊承上三句寫出解釋詞人與花“同睡”、“相守”的原因。乃在于深恐韶光倏逝,花與春同去。這樣就在愛花情中又加上惜春之情,感情份量更重,詞意也隨之打進了一層。意謂若教春去,就要為之斷腸,就要作詩遣懷,就要因詩而瘦?!霸娛荨北居诶畎讘蛸浂鸥υ姡骸敖鑶柡蝸硖萆?,總為從前作詩若?!保ㄒ娞泼蠗ぁ侗臼略姟じ咭荨罚┻@兩句機杼自出,翻出新意,技巧亦高,深刻而細膩地揭示了一位詞人不能辜負韶光的心理活動。讀來真摯懇切,直語感人。
- 雪竇宗長老茲寫師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龕而掛之妙藏絕鄰,畢竟無身也清虛之理真。幽靈獨神,須臾返色也自照之智親。云寒有雪意,天遠連秋津。緣起佛種,覺生幻塵。語細音柔,丹山鳳雛之韻;目深眉重,檀林師子之顰。借位途中賓主,借功門里君臣。洞水逆流,望云巖而半肯;曹山顛酒,知清稅未全貧。曲木床頭握麈尾,心傳一句付其人。
- 落花怨十首昨日十分春,今朝幾聚塵??蓱z傍輦者,有愧墜樓人。
- 早梅香北帝收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粉蕊瓊苞,擬將胭脂,輕染顏色。素質(zhì)盈盈,終不許、雪霜欺得。奈化工、偏宜賦與,壽陽妝飾。獨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別。為報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須攀折。醉賞吟戀,莫辜負、好天風月??值崖暠娂姳闼?,亂飛香雪。
- 以詩句詠梅朔云為斷蜂蝶信風月本無窮,臺觀亦□惡。妙處吾能言,卻恐兒輩覺。
- 蝶戀花新草池塘煙漠漠。一夜輕雷,拆破夭桃萼。驟雨隔簾時一作。余寒猶泥羅衫薄。斜日高樓明錦幕。樓上佳人,癡倚闌干角。心事不知緣底惡。對花珠淚雙雙落。
- 訴衷情荷花風細竹娟娟。新浴晚涼天。鉤簾坐期素月,相對理朱弦。歌扇底,舞裙邊。舊因緣。忔憎模樣,別沒包彈,只欠心堅。
- 郊居值雨愁云覆西郊,氣象棲以冽。夜雨朝不止,冰霰相纏結(jié)。南堂何蕭條,散秩坐超忽。頹然附爐炭,兩髁冷如鐵。俯念田家苦,罹此寒事切。此風卷平野,茅屋左右穴。驅(qū)牛入門去,爨下火明滅。場功始去畢,貧不具衣褐。況無酒與羔,歲時相勞悅。高詠七月討,傷哉愁心折。
- 秋懷 十一庭前碧梧樹,上有幽棲禽。養(yǎng)成五彩雛,鳴動黃鐘音。擬之簫韶間,葉彼圣賢心。夫何失其所,委置荊杞林?
- 和孟世功秋日吳江見寄扁舟西去氣凌云,坐看魚龍躍浪紋。風起白蘋初日晚,霜雕紅葉欲秋分。忘機鷗鷺情相狎,入筆江山句不群。正恐功名來追逐,煙波深處未留君。
- 賀陳基載重陽日文酒尋常不厭求,坐中須得買長頭。幸逢九日稱佳節(jié),宜對三嵎賞素秋。歲月但看隨葉落,利名當信與云浮。憑君且學龍山飲,一醉能令萬事休。
- 10年輪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