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
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
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
涌起白銀闋,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云冠。
漱水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
揮手從此去,翳風(fēng)更驂鸞。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山河是如此的雄偉壯麗,露珠點點,微風(fēng)輕拂,頓清微微寒意。托人傳話給種亮,能否借我鏡子讓我看清這種下美景。那深谷中的魚龍凄戚長鳴久久不絕,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隨著微波搖動,海面上水霧彌漫黑夜漫長。我我望去,種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猶如銀闕晶宮。
以飛霞為玉佩,頭戴高冠,遺世獨立俯視這人間大地。種光如冰雪般潔白,照耀的大地明亮透澈,那萬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回首遙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對我笑,邀我與他們同游。乘著那鸞鳥駕駛由鳳羽為車蓋的馬車,揮揮手揚長而去。
注釋
江山:借指國家的疆土、政權(quán)。
自雄:自豪;自以為了不起。
風(fēng)露:風(fēng)和露。
高寒:指種光;種亮。
寄聲:托人傳話。
種姊:原指傳說中的種中仙子、種宮、嫦娥,借指種亮。
玉鑒:鏡的美稱。
中看:好看;順眼。
幽壑:深谷;深淵。
魚龍: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
悲嘯:凄戚長鳴。
倒影:物體倒映于水中。
星辰:指列星。
搖動:搖擺,晃動。
海氣: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霧氣。
夜漫漫:黑夜漫長。比喻苦難歲種。
白銀:即銀。金屬的一種。古代也用作通貨。
紫金山:山名。一稱鐘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市區(qū)東。
獨立:孤立無所依傍。
霞佩:亦作“霞佩”。 仙女的飾物。借指仙女。
切云冠:高冠名。
眇(miǎo)視:仔細觀看。
毫端: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
回首:回頭;回頭看。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何處:哪里,什么地方。
聞道:聽說。
揮手:揮動手臂。表示告別。
從此:從此時或此地起。
翳(yì)鳳:本謂以鳳羽為車蓋,后用為乘鳳之意。
驂(cān)鸞:謂仙人駕馭鸞鳥云游。
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問答
問:《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的作者是誰?
答: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的作者是張孝祥
問: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是宋代的作品
問: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江山自雄麗,風(fēng)露與高寒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江山自雄麗,風(fēng)露與高寒 出自 宋代張孝祥的《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
問:江山自雄麗,風(fēng)露與高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江山自雄麗,風(fēng)露與高寒 的下一句是 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
問:出自張孝祥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孝祥名句大全
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賞析
詞的上闋描寫雄麗的長江夜景。“江山自雄麗 ”二句,既寫出江山雄偉、壯闊的氣勢,又點明夜間登臨時的風(fēng)露與春寒的感覺。
“寄聲月姊”二句,運筆不凡?!坝耔b”,指玉鏡。詞人置身于雄麗金山之中,馳騁著奇幻的想象:他對月傾吐心聲;欲借用她那珍貴的玉鏡來瞭望這美妙的景色 。“幽壑魚龍”三句,承上意而具體描繪登山寺所見的各種景象。也許是借助著寶鏡的神威吧,詞人的視角不僅能看到天上的無數(shù)星辰倒影在浩渺的江面上,隨著微波搖動,山下的煙霧,一片迷漫,而且還能窺視躲藏在深水溝壑里的魚龍在張口悲嘯 。《晉書·溫嶠傳》有燃犀燭照深水下怪物的記載,詞語巧用其意。
涌起“二句,由大江轉(zhuǎn)寫山景 ?!鞍足y闕”借指金山寺 。《史記·封禪書》說海山三神山“黃金銀為宮闕”,《藝文類聚》卷六十二引作“黃金白銀為闕”。
蘇軾游廬山作 《開先漱玉亭》詩云 :“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 。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寫金山上開先禪院等建筑物在月下的奇妙景象有如仙山上的銀闕晶宮,可以參讀?!拔qv”猶高駐,紫金山指金山。山在江中,寺在山上,亦如水中涌起。
下闋接前結(jié)山上意指,寫詞人在山頭觀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寫轉(zhuǎn)而抒發(fā)富有浪漫氣息的感情?!氨愍毩ⅰ比洌仁亲髡邔ψ约旱囊环孛璁嬒?,又是詞人心胸的袒露。“表獨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句意,表現(xiàn)出詞人屹然獨立在金山之巔的瀟灑出塵的神態(tài)。“飛霞珮”,韓愈《調(diào)張籍》:“乞君飛霞珮,與我高頡頏 。這是在服飾上來描繪。
“ 切云”,古代一種高冠的名稱 ?!冻o·涉江》 :“冠切云之崔嵬。”“漱冰濯雪”二句,承上進一層抒寫自然外景沁入詞人內(nèi)心的感受。作者完全沉浸在如冰雪一樣的月光里 。感到整個世界是那么廣闊潔凈,又是那么深高幽遠,似乎在萬里之外的細微景物也能看得清楚。
“回首三山何處”三句,由上面不同凡俗的氣象轉(zhuǎn)而,引出古代傳說中的三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但這里不是李清照《漁家傲》詞中“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象,而是把內(nèi)心濃郁的感情移進虛擬的物象中,轉(zhuǎn)化成心靈的情致創(chuàng)造出另一種美妙的藝術(shù)境界。聽說神山上的群仙,一個個都在向我打招呼滿面笑容地邀我去邀游那縹緲虛幻的世界。
最后二句分別化用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和韓愈《送桂州嚴大夫》“遠勝登仙去,飛鸞不暇驂”的詩意。借寫由不暇驂轉(zhuǎn)化為驂鸞騰飛,登仙而去了?!棒桫P”,以鳳羽作華蓋?!膀夳[”,用鸞鳥來駕車。詞中結(jié)尾的虛擬與首起的實景,首尾照應(yīng),構(gòu)成一個虛實相合、情景交融的整體。
陳應(yīng)行在《于湖先生雅詞序》中說:張孝祥“所作長短句凡數(shù)百篇,讀之泠然灑然,真非煙火食人辭語。予雖不及識荊,然其瀟灑出塵之姿,自然如神之筆,邁往凌云之氣,猶可以想見也 ?!彼^“非煙火食人辭語 ”,大體都指這一類詞作。但是這首詞的藝術(shù)構(gòu)思,獨具一格。詞人面對如此雄麗的江山、潔白的月色,心物感應(yīng)由外在的直覺,漸漸地發(fā)展到內(nèi)心的感受,相互滲透,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更為浪漫的飄然欲仙的藝術(shù)境界,顯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氣和曠達的心胸。
- 題公定兄滴翠亭數(shù)岫翠嵐?jié)庥危卉庫o境闃無塵。暑風(fēng)滿枕日高起,誰識羲皇傲世人。
- 綺寮怨忽忽東風(fēng)又老,冷云吹晚陰。疏琴下、琴鼎孤煙,斷橋外、梅豆千林。江南庾郎憔悴,睡未醒、病琴愁怎禁。倚闌干、一扇涼風(fēng),看平地、落琴如雪深。千曲囊中古琴。平泉金谷,不堪舊事重尋。當(dāng)日登臨。都化作、夢銷沈。元龍丘墳無恙,誰喚起,共論心。哀歌怨吟。問何似、啼鳥枝上音。
- 經(jīng)咸陽北原秦山曾共轉(zhuǎn),秦云自舒卷。古來爭雄圖,到此多不返。野狖穴孤墳,農(nóng)人耕廢苑。川長波又逝,日與歲俱晚。夜入咸陽中,悲吞不能飯。
- 夜聞居人喊虎猛虎豈云猛,潛藏何天昏。行行出叢薄,稍稍入孤村。孤村何所利,所利犬與{左犭右屯}。誰知仁者勇,去惡義自敦。
- 享太廟樂章。大基舞猗與祖業(yè),皇矣帝先。剪商德厚,封唐慶延。在姬猶稷,方晉逾宣。基我鼎運,于斯萬年。
- 送河中司馬待制從祀天壇歇翠薰,西門征軷愴離群。暫違冊府三重閣,先過樓船一曲汾。賨炙擊魚開左席,戲壺爭馬宴中軍。鸛樓西北懷都思,盡日憑高不礙云。
- 樵夫行晨征已輸行者早,紛來斂避樵夫道。樵夫辛苦刈樵歸,昏莫結(jié)束更起炊。夜半出門星月暗,崎嶇露草寒濡衣。入市博得升合糧,歸來分與妻兒嘗。依前剝剝上山去,不住朝朝莫莫忙。樵夫樵夫休懊惱,世路艱難勤亦好?;认x四起米價高,憐汝饑勞我未飽。我苦閑愁雪滿顛,烹葵煮藜過年年。夜枕欹傾半眠醒,或起浩嘆窺星天。逢人說事只憂國,長哀無告窮已極。天下奸弊紛如麻,虎狼搏攫殫麋麚。愁眠忍餓不敢出,羸瘠膏髓堪推撾。冤氣干天天垂災(zāi),連年禾稼同枯荄。斯人每恨不速死,樵夫縱苦未及此。安得人仁公且剛,一掃蠆螫完民瘡。感動和氣時覆斗,樵夫飽食我醉酒。待與樵夫齊高歌,昔談王道今如何。
- 和張秘監(jiān)閣老獻歲過蔣大拾遺因呈兩省諸公并見示二賢同載筆,久次入新年。焚草淹輕秩,藏書厭舊編。竹風(fēng)晴翠動,松雪瑞光鮮。慶賜行春令,從茲佇九遷。
- 過秦樓柳拂鵝黃,草揉螺黛,院落雨痕才斷。蜂須霧濕,燕嘴泥融,陌上細風(fēng)頻扇。多少艷景關(guān)心,長苦春光,疾如飛箭。對東風(fēng)忍負,西園清賞,翠深香遠??瞻祽?、醉走銅駝,閑敲金革登,倦跡素衣塵染。因花瘦覺,為酒情鐘,綠鬢幾番催變。何況逢迎向人,眉黛供愁,嬌波回倩。料相思此際,濃似飛紅萬點。
- 生查子朝路進賢歸,厭聽歌金縷。不念玉堂花,豹隱南山霧。漉酒未巾時,暑檻披風(fēng)處。子夏不兼人,并與詩筒付。
- 風(fēng)流云散令人瘦,忍看麴塵昏錦綬——— 秦觀和王通叟琵琶夢
- 噉飯一簞不盡,結(jié)廬環(huán)堵猶寬。——— 陸游六言
- 丁生怨在朝——— 曹植贈丁儀王粲詩
- 咫尺不得見,心中空嗟嗟——— 孟郊至孝義渡寄鄭軍事唐二十五
- 玉斝浮菖虎,金盤饋鰁魚——— 王之道南歌子
- 一朝有天運,春華未萎絕——— 晁補之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
- 物應(yīng)陽和施,人知雨露私。——— 蘇颋扈從鳳泉和崔黃門喜恩旨解嚴罷圍之作
- 仰瞻倍扆天人容,天威只赤下地通——— 楊維楨玄妙觀重建玉皇殿詩
- 巖空寒溜滴,壁靜候蟲吟——— 喻良能夜宿浮石山崇福寺上方題壁
- 昔燒大藥青牛谷,磊落玉床收箭鏃——— 陸游燒丹示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