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金陵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fēng)檣遙度天際。
風(fēng)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舊跡,郁蒼蒼、霧沈半壘。
夜深月過女墻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向?qū)こO锬叭思蚁鄬?,如說興亡斜陽里。
西河 金陵問答
問:《西河 金陵》的作者是誰?
答:西河 金陵的作者是周邦彥
問:西河 金陵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西河 金陵是宋代的作品
問:西河 金陵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出自 宋代周邦彥的《西河 金陵》
問: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的下一句是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fēng)檣遙度天際。
問:出自周邦彥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邦彥名句大全
西河 金陵賞析
上片一開始就突兀橫空而出,點明六代故都金陵是一個“佳麗地”,這一句是從謝朓《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中來,既切金陵,又令人渾然不覺。結(jié)尾卻又言簡意賅的描寫燕子的呢喃話舊,時間、地點是在“斜陽里”的故都。以繁華始,以蕭瑟終,全詞情景的基調(diào)就這樣顯示了。經(jīng)過詞人運用了峰回路轉(zhuǎn)、若斷若續(xù)的手法,金陵的一幅滄桑圖景刻畫得深切感人 。陳廷焯評周邦彥有云:“美成詞有前后若不相蒙者 ,正是頓挫之妙?!保ā栋子挲S詞話》卷一)頓挫的特色,在這篇懷古詞中最為明顯。作者在懷古,著眼點是六朝舊事,歷史興亡之感總括于“南朝感事誰記 ”一句中。下面分別作點染?!吧絿彼木浠脛⒂礤a《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詩意。“莫愁艇子曾系”從古樂府《莫愁樂》“艇子打兩槳 ,催送莫愁來”句中化出,也切合金陵之地。曾經(jīng)系過曾愁佳麗的游艇,斷崖倒樹,觸目荒涼,“空余舊跡”。接著,詞人化用劉禹錫“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墻來”的詩境,傷心東望,淮水蒼茫,不禁回想起昔時盛事,如酒簾飄飄,樂鼓咚咚,當(dāng)時長街的一片喧鬧景象,如今“酒旗戲鼓甚處市 ”這正是續(xù)而又斷 。最后,詞人化用了劉禹錫“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的詩境 ,借燕子的訴說興亡,表現(xiàn)了“盛事 ”也許仍然可記,“舊跡”也許仍然可憑。這便是斷而再續(xù)。
詞的第二部分以密為主,在前面基礎(chǔ)上做了進一步的勾勒 :“從前面圍繞“故國”的山峰,引出了后面的“斷崖樹”,以至想象中的“莫愁艇子”;從前面的“清江”,引出后面的“淮水””再從前面的孤城”,引出后面的霧中“ 半壘”和月下“女嬙”。鏡頭漸次拉近,到了第三部分 ,畫面突出的就只是特寫鏡頭:一對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正在相對呢喃。小小飛禽的的對話,可以說刻畫入微,密而又密。“相對”,是指燕子與燕子相對,盡管它們的呢喃本無深意,然而在詞人聽來看來,卻為它們的“不知何世”而倍增興亡之感。
此詞與王安石《桂枝香》堪稱雙璧,為懷古詞中的佳作。全詞不直寫歷史事件,不加些許議論,純以景寫情 。作者寫景時疏密相間 ,既有烏瞰,又有特寫;既有遠景、中景,又有近景,整首詞疏朗而又細密,藝術(shù)效果極佳。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靈源洞徹,真照無邊。萬機旋復(fù),十方目前。圣中圣,天中天,最尊貴,復(fù)何言。文明齊北極,睿算等南山。
- 十月桃東籬菊盡,遍園林敗葉,滿地寒荄。露井平明,破香籠粉初開。佳人共喜芳意,呵手剪、密插鸞釵。無言有艷,不避繁霜,變作春媒。問武陵溪上誰栽。分付與南園,舞榭歌臺。恰似凝酥襯玉,點綴裝裁。東君自是為主,先暖信、律管飛灰。從今雪里,第一番花,休話江梅。
- 讀諸家詩辭賦文章能者稀,難中難者莫過詩。直應(yīng)吟骨無生死,只我前身是阿誰。
- 遣興療饑惟恃粥,動步已須人。欲午猶支枕,經(jīng)旬不過鄰。鵲棲寒自穩(wěn),鷗沒遠難馴。莫笑謀身拙,黃冠學(xué)季真。
- 次韻奉酬通判姚郎中宴望湖樓過昭慶院暮歸偶山半樓臺繞曲堤,水風(fēng)當(dāng)夏卻炎威。常思遍覽前朝跡,自恨勞生暇日稀。偶到上方憑檻久,怳如員嶠躡云飛。白蓮舊社空遺址,有幾人從此路歸。
- 范宰登瑞峰塔續(xù)蒙寵寄古篇輒次來韻平明眺遠目,蒼波吐紅暾。已瞻大鰲網(wǎng),復(fù)矚鸕鶿門。宿酲雖已解,衫襟猶酒痕。憑陵不可羈,往往天欲捫。卻憶去年時,舟役勞朝昏。幼婦帶桎梏,嚼飯不敢吞。今年復(fù)此役,溪山恣討論。為有陶元主宙,心胸如阜坤。
- 九月朔晨起憶故園晚易晚易圖書燼,篆畦花木新。承平三世積,喪亂一朝貧。清曉憑欄意,空山袖手人。平生欲學(xué)杜,漂泊始成真。
- 十離詩。鏡離臺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裴回。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 呈折子明丈十首相逢幾說李端公,未報舒州謝表通。要識淮南佳絕地,灊山皖水莫之同。
- 流水一章一溪之水,可涉而航。人不我直,我猶力行。二章一溪之水,不杠而涉。濡首中流,汝嗟何及。三章湯湯流水,可以休兮。嗟行之人,則濯足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