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但使閭閻還揖讓,敢論松竹久荒蕪。
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
五馬舊曾諳小徑,幾回書札待潛夫。
處處青江帶白蘋,故園猶得見殘春。
雪山斥候無兵馬,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兒童延俗客,不教鵝鴨惱比鄰。
習(xí)池未覺風(fēng)流盡,況復(fù)荊州賞更新。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
過客徑須愁出入,居人不自解東西。
書簽藥裹封蛛網(wǎng),野店山橋送馬蹄。
豈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飲醉如泥。
??嗌潮罁p藥欄,也從江檻落風(fēng)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
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在還思歸。
昔去為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
側(cè)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fēng)塵甘息機。
共說總?cè)衷气B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釋
全唐詩:卷228_29
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問答
問:《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的作者是誰?
答: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的作者是杜甫
問: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出自 唐代杜甫的《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問: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的下一句是 但使閭閻還揖讓,敢論松竹久荒蕪。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賞析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
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因徐知道據(jù)成都叛亂,杜甫曾一度離開成都草堂,避難于梓州、閬州等地。廣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攜家由梓州赴閬州,準備出陜謀生。二月,聞嚴武再為成都尹兼劍南節(jié)度使,同時,嚴武也來信相邀,詩人于是決定重返成都。于閬州還成都途中作詩五首,此為其中第四首。詩題中的“嚴鄭公”,即嚴武,廣德元年嚴武被封為鄭國公。
首四句是設(shè)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卻給人以啟迪世事的聯(lián)想:“??嗌潮罁p藥欄,也從江檻落風(fēng)湍?!贝笠馐钦f:自離草堂,常常焦慮沙岸崩塌,損壞藥欄,現(xiàn)在恐怕連同江檻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這雖是遙想離成都之后,草堂環(huán)境的自然遭遇,但它不也是對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社會現(xiàn)狀的焦慮嗎?“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想當(dāng)年,詩人離開草堂時,自己親手培植的四株小松,當(dāng)時才“大抵三尺強”(《四松》),詩人是很喜愛它,恨不得它迅速長成千尺高樹;那到處侵蔓的惡竹,有萬竿亦須芟除!詩人喜愛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隨時態(tài)而變,詩人痛恨惡竹,是因惡竹隨亂而生。玩味這兩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應(yīng)須”四字上。楊倫在《杜詩鏡銓》旁注中說:此二句“兼寓扶善疾惡意”,這是頗有見地的。亂世之歲,匡時濟世之才難為世用,而各種丑惡勢力競相作充分表演,詩人怎能不感慨萬分!這二句,深深交織著詩人對世事的愛憎。正因為它所表現(xiàn)的感情十分鮮明、強烈而又分寸恰當(dāng),所以時過千年,至今人們?nèi)杂靡员磉_對于客觀事物的愛憎之情。
詩的后四句落到“贈嚴鄭公”的題意上?!吧碇粦{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鄙?,即生計。黃閣老,指嚴武。唐代中書、門下省的官員稱“閣老”,嚴武以黃門侍郎鎮(zhèn)成都,故稱。金丹,燒煉的丹藥。這兩句說,自己的生計全憑嚴武照顧,衰老的身本也可托付給益壽延年的丹藥了。這里意在強調(diào)生活有了依靠,療養(yǎng)有了條件,顯示了詩人對朋友的真誠信賴和歡樂之情。最后兩句忽又從瞻望未來轉(zhuǎn)到回顧過去,似有痛定思痛意:“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痹娙俗詫殤?yīng)元年(762)七月與嚴武分別,至廣德二年(764)返草堂,前后三年。這三年,兵禍不斷,避亂他鄉(xiāng),飄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頭了。過去常讀古樂府詩《行路難》,今身經(jīng)其事,方知世路艱辛,人生坎坷,真是“行路難”啊!“行路難”三字,語意雙關(guān)。一個“信”字,包涵著詩人歷經(jīng)艱難因苦后的無限感慨。
全詩描寫了詩人重返草堂的歡樂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真情真語,情致圓足,辭采穩(wěn)稱,興寄微婉。歡欣和感慨相融,瞻望與回顧同敘,更顯出了此詩思想情感的深厚。
(傅經(jīng)順)
- 江行浪蹙青山江北岸,云含黑雨日西邊。舟人偶語憂風(fēng)色,行客無聊罷晝眠。爭似槐花九衢里,馬蹄安穩(wěn)慢垂鞭。
- 謁金門春已半。繡綠新紅如換。燕子還來簾幕畔。閑愁天不管。翠被曲屏香滿?;ㄈ~彩箋人遠。鵲喜蛛絲都未判。連環(huán)空約腕。
- 隨師東東征日調(diào)萬黃金,幾竭中原買斗心。軍令未聞?wù)D馬謖,捷書惟是報孫歆。但須鸑鷟巢阿閣,豈假鴟鸮在泮林??上俺丝?,積骸成莽陣云深。
- 題南鑒公山房竹房開處峭,迥掛半山燈。石磬敲來穴,不知何代僧。講歸雙袖雪,禪起一盂冰。唯說黃桑屐,當(dāng)時著秣陵。
- 再用韻曉看紅日上霜威,夜按蒼龍運九畿。獨抱孤衷竟誰識,前山陰斂又揚揮。
- 閨怨別恨迢迢千里余,天涯何處覓音書。花間羞見雙雙蝶,水上愁尋六六魚。
- 留題云門寺秦峰千古寺,豈易得躋攀。一夢幾回到,片心長此間。溪光涵石壁,秋色露松關(guān)。靜室孤禪后,寒鐘夜?jié)M山。
- 又二首不謂斯人夭,堂堂在目中。曾參黃面老,肯戀黑頭公。性理天淵徹,榮華露電空。獨馀章奏在,圣主記遺忠。
- 八月三十日曉晴高樹號風(fēng)始欲丹,秋晴詩老試憑欄。食貧破硯驚猶在,身瘦寒衣覺漸寬。家里兒孫音問好,客中僮仆使令難。雪前霜后歸吾圃,瘦菊疏梅盡耐看。
- 皇帝上平上皇帝壽樂曲五舉酒用老人星見之奕奕南極,應(yīng)期曜靈。祥暉昭衍,次丙躔丁。事垂?jié)h史,名著甘經(jīng)。錫符祚圣,億萬斯齡。
- 影動漁邊火,聲遲話后鐘——— 曹松九江暮春書事
- 巢由不愿仕,堯舜豈遺人——— 范仲淹寄西湖林處士
-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 且將一笑悅豐年,漸老那能日日眠——— 施肩吾代農(nóng)叟吟
- 紆余檀溪水,黯慘蔡州路——— 李廌劉表廟
- 船人謹維笮,何暇思掛席——— 黃庭堅阻風(fēng)銅陵
- 遂登舞雩堂——— 石崇贈棗腆詩
- 關(guān)防驅(qū)使節(jié),花月眷離筵。——— 錢起奉送戶部李郎中充晉國副節(jié)度出塞
- 芙蓉王儉府,楊柳亞夫營——— 李商隱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
- 玉斧難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絕——— 方岳酹江月(八月十四,小集鄭子重帥參先月樓。是夕無月和朱希真插天翠柳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