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問答
問:《偈頌二百零五首》的作者是誰?
答:偈頌二百零五首的作者是釋正覺
問: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卻請和尚道,三世諸佛也靠倒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卻請和尚道,三世諸佛也靠倒 出自 宋代釋正覺的《偈頌二百零五首》
問:卻請和尚道,三世諸佛也靠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卻請和尚道,三世諸佛也靠倒 的下一句是 釋迦師,凈名老,毗耶摩竭心相照。
問:出自釋正覺的名句有哪些?
答:釋正覺名句大全
- 宿仲系上人房偶從支遁約,深夜宿閑房。窗靜燈遺燼,庭寒樹有霜。禪心論的的,塵事省茫茫。又說天臺去,林間掃石床。
- 田家春望出門何所見,春色滿平蕪??蓢@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 梅花七律冰氏根苗出涸陰,一團(tuán)玉雪縞千林。百年幽樹古香澹,數(shù)個(gè)疎花春意深。俗眼共憐西子態(tài),世人誰識廣平心。孤芳不入騷經(jīng)里,物色分留待我吟。
- 陪李監(jiān)稅飲劉園剩栽花木市低墻,滿刻詩文榜畫堂。郁李齊開枝尚弱,牡丹垂謝蕊猶香。書生野趣人間少,游子佳時(shí)客里忙。準(zhǔn)擬燈前兒女問,得君全不負(fù)春光。
- 送胡季昭謫象郡廬陵一小郡,百歲兩胡公。論事是小異,處心應(yīng)略同。有書莫焚稿,無恨豈傷弓。病愧不遠(yuǎn)別,寫詩霜月中。
- 古人鑄鑒標(biāo)簽:哲理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凹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仍復(fù)量鑒之小大,增損高下,常令人面與鑒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鑒,皆刮磨令平,此師曠所以傷知音也?! ∈烙型腹忤b,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謂鑄時(shí)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于光中現(xiàn)。予觀之,理誠如是。然余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別自有術(shù) 。
- 戊戌冬造化人難測,寒時(shí)暖似春。蛟龍冬不蟄,雷電夜驚人。四海瘡痍甚,三邊戰(zhàn)伐頻。靜中觀氣數(shù),愁殺草茅臣。
- 戲問山石榴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 相和歌辭。神弦曲西山日沒東山昏,旋風(fēng)吹馬馬踏云。畫弦素管聲淺繁,花裙繂(纟蔡)步秋塵。桂葉刷風(fēng)桂墜子,青貍哭血寒狐死。古壁彩虯金貼尾,雨工騎入秋潭水。百年老鸮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
- 兒餒嗔郎罷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詩也戲?yàn)楣{之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要知古圣賢,貴在素貧賤。父常煮字不成飯,夫??椢牟怀山仯麓植家慢[藜莧。去耕原上田,往種陌上桑。穫云秋穗重,繰雪春絲長。汝溫汝飽官征忙,翁出校書為汝償。
- 此君素以直節(jié)名,延風(fēng)揖月標(biāo)韻清——— 岳珂試廬陵賀發(fā)竹絲筆
- 不虞涉吾地,叫囂且突隳——— 何夢桂送野塘王經(jīng)歷三十韻
- 口道先生易,躬行君子難——— 魏了翁史致政挽詩
- 看山兼看月,登閣復(fù)登樓——— 張?jiān)?/a>水調(diào)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
- 遙望芙蓉影——— 庾信詠畫屏風(fēng)詩 三
- 春復(fù)加肺氣,此病蓋有因——— 杜甫寄薛三郎中(據(jù))
- 雜蘼蕪兮杜蘅,作叢秀兮欲羅生。——— 皇甫冉江草歌送盧判官
- 好雨徐來不倉卒,天公似欲救艱難——— 蘇轍喜雨
- 揚(yáng)鞭萬里去,幾許不銷魂——— 司馬光送何萬下第歸蜀二首
- 以此為良策,勸君歸舊廬。——— 王維送孟六歸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