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聞兄持缽問答
問:《送聞兄持缽》的作者是誰?
答:送聞兄持缽的作者是釋道生
問:送聞兄持缽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送聞兄持缽是宋代的作品
問:聞聲悟道烏投籠,只麼無聞道未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聞聲悟道烏投籠,只麼無聞道未充 出自 宋代釋道生的《送聞兄持缽》
問:聞聲悟道烏投籠,只麼無聞道未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聞聲悟道烏投籠,只麼無聞道未充 的下一句是 和劍拂開慳悋穴,全身輥入是非叢。
問:出自釋道生的名句有哪些?
答:釋道生名句大全
- 水天月歌朝立寒溪東,暮立寒溪西。一到神頓領(lǐng),熟視眼更迷。水光不見水,但見青天無表裹。天光不見天,但見一片清煙涵無邊。水中有天天不濕,天中有水水不入。天耶水耶墮渺茫,只是天光與水光。月來水天中,水天裹月如不裹。月去水天中,水天鎖月如不鎖。明月不來不去時(shí),琉璃泡中珠中顆。先自水天莫分別,更添月包更親切。水色天色月色擘不開,水光天光月光拈不來。夢中酒渴不可忍,一口吸下驪龍腮。
- 景德中朝會十四金奏在庭,群后在位。天威煌煌,鄉(xiāng)明負(fù)扆。高拱穆穆,弁冕端委。盛德日新,禮容有燁。
- 走筆送濟(jì)翁弟過浙東謁丘宗卿二首出省還家思巳昏,答書見客腹仍煩。政愁獨(dú)酌無佳客,家里詩人忽扣門。
- 登嵩山十首 啟母石神夫化黃熊,神母化白石。嬰兒剖還父,涕泣何暇恤。爾來三千歲,往事誰復(fù)識。惟有少姨存,相望居二室。
- 六言詩十首 其六名行顯患滋。位高勢重禍基。美色伐性不疑。厚味臘毒難治。如何貪人不思。
- 次韻在伯夏夜獨(dú)坐見懷之作暑氣侵人抵病中,闕然求舊管城公。相逢共說山中月,有贈忽來天未風(fēng)。君向離騷熟蘭芷,我于爾雅昧魚蟲??v令酒盞能頻把,孰若詩筒得屢通。
- 偈頌六十七首參禪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只如雪覆千山,孤峰不白,作麼生判。上元定是正月半。
- 松江別詩明月垂虹幾度秋,短蓬長是擊人愁。暮煙疏雨分?jǐn)y地,更上松江百尺樓。
- 十一月二十二日夜待子聿未歸寒爐火半銷,壞壁燈欲死。人行籬犬吠,月出林鵲起。吾兒信偶非長路,老子可憐煎百慮。人人父子與我同,立朝勿遣交河戍。
- 辛未立春彩勝耀朝日,歡言立新春。朝陽披宿靄,頗覺天地溫。蔬盤簇細(xì)甲,相勸御芳辛。誰云冰霜底,微綠還陳根。我居雙老槐,對聳蒼龍鱗。歲窮益慘淡,何以慰老人。
- 欲留風(fēng)月守花枝,卻不道、而今遠(yuǎn)。——— 毛滂一落索
- 孤臣憂國淚,東首落余潸——— 楊冠卿壬午雜詩
- 定遠(yuǎn)未隨班——— 庾信反命河朔始入武州詩
- 聽聲靜復(fù)喧,望色無更有。——— 李華仙游寺
- 蜀中謂田無水利者為雷鳴田——— 蘇轍次韻子瞻過淮見寄兼簡孫奕職方三首
- 龐眉宣道人,緬想骨已枯舊炊玉粒飯,洗缽獨(dú)我呼——— 吳則禮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歸朱方遇
- 便作武陵溪上看,春來何處不開花——— 劉仲達(dá)小桃源用張師夔韻
- 衲敝蘆花冷,爐存葑火深——— 釋文珦水鄉(xiāng)聞雁
- 午醉初醒羅袖薄。——— 袁去華謁金門
- 豈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王昌齡與黃侍御北津泛舟